“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理論學習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基礎,是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的關鍵,是提高一個單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當前,每個人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都很高,道理上可以說人人知曉,都有"豐富知識、提高素質"的共識。

但在實際中,卻滿足於說在嘴上、記在本上,就是沒有放在心上。

有的認為現在是信息社會,只有學習好才能工作好。我認為這是主流。有的是想取得更高學歷文憑,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還有的感到學習是件苦差事,很枯燥,只要能勝任本職,沒必要給自己定指標、壓任務,不學習也能幹好工作。

由於理念上的偏差,學習自覺性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我感到,學習不僅僅是個人的事,而是關乎一個單位科學發展的大事。

作為黨員幹部,要自覺把加強學習定位於一心為公、履行使命上,建立在自覺學習的理念上。

殊不知,所有腐敗分子在懺悔時,第一句話就是忽略了學習,沒有注重自己的思想改造。

為此, 如果不自覺、不主動地加強學習,就會產生"本領恐慌"和"知識饑荒",勢必要落後於時代,勢必要面臨被現實無情淘汰的危險。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首先要用腦。用腦,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習中進行思考。這個道理誰都明白,可是做起來並非易事。

有的說,我也進行思考了,可是就是沒有收穫。那是你還沒有進行深入思考。

思考,並不是你背會了幾個詞語,記住了幾句話就Ok了,而是要對你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總體把握,也就是常說的主題思想,它說了啥?觀點是什麼?你學了後有什麼收穫,等等。

這個收穫最好及時地記到本上,並加上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入腦。

不能學完了什麼收穫也沒有,只是滿足於說在嘴上,記在本上,真正有什麼感悟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總之一句話:學習不思考,等於白學了。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其次要用心。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中,思想上要重視,要用心來對待,不能當任務來完成,也不能用來裝點門面。

有時候在學習會上,特別是集體學習,你會見到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在低著頭認真聽,仔細一看,都在玩微信、刷微博、選商品……。

這不是個別現象,現在已經是普遍問題。上邊講的熱火朝天,下邊聽的靜聲一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看似坐在那裡認真在聽,實則心早就跑到了九霄雲外了。絕大多數就是如此。

如若不信,您再參加學習時仔細看看,是不是我說的這個情況。

所以,用沒用心學,真的很重要。我們要常懷學習之心,堅持修身求知。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再次要用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子。事實真是如此。學習中,如果不記,不是超強大腦,學過了可能記住一陣、感悟一會,過段時間就全忘了。明智之舉還是要把主要內容、主要觀點記在本上,以備複習時翻看。

記筆記也有會記和不會記之說,會記的記觀點,不會記的記標題。標題記的很好,裡面什麼內容沒記住,這種記法等於浪費時間和精力。要做到邊學、邊記、邊思,這樣才有學習效果。

記,就是為了用時再看,所謂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聽到和看到知名學者,在臺上一講就是幾個小時,而且沒有稿,他的知識量是哪來的呢?就是記住、記憶、記牢。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四是要用力。用力,就是自己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獨。學習是個苦差事,如果缺乏一種韌勁和耐性,學習的效果就無從談起。

要培養良好的學習慣,從自身嚴起,從自覺性做起。我們老誇獎別人的肚裡有貨,說他人知識淵博,自己呢?羨慕沒有用,一切靠自己。

我們要自己給自己加壓,給自己動力,沒壓力就沒有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切實做到往深裡學、往實裡學、往心裡學,才能成為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起來能幹的職場精英。

因為,你學的知識成就了你。

“五用”讓理論學習入心入腦

五是要用到實踐。要結合實際學,立足崗位學,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學習就是為了應用,學了不用,只能是繡花的枕頭,中看不中用。

從大多數人的學習質量和效果來看,理論聯繫實踐不緊密,仍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有的改造和解放思想不刻苦,搞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有的運用理論指導工作不經常,學歸學,用歸用,生搬硬套、形而上學。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可能參加的集中學習也比較多,但大多數的集中學習還是傳達傳達文件、讀讀書、看個報的老套路,新穎一點的是看看學習錄像,學習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有時參加集中學習也是為完成任務式的走了過場。

所以,學習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還是要靠自學,要做到"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