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我們賣過一款小花被,當時一個讀者特別想買,但苦惱於被子只有一個單人的尺寸。

我跟她解釋,因為我們用的是服裝面料,沒有床品的幅寬,如果兩幅拼接,擔心中間的接縫影響舒適度,所以只做了單人尺寸。

“小花被適合裹在身上,一人蓋一床才舒服。”

“夫妻怎麼能蓋兩床被子呢,艾老師你也真是……” 她當時可能有點生氣,如果不看我是女作家,說不定“無良商家、只想賣貨”的帽子早就扣我頭上了。

其實我也挺驚訝的,沒想到在我看來十分平常的事,卻可能讓顧客誤解我,為了賺“黑心錢”,不惜影響人家夫妻感情。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那時候我剛開始賣貨,內心極其忐忑,一直放不下這件事,就特意問了身邊很多朋友,夫妻分被窩是不是特別不正常。

調查結果是,大多數結婚兩年以上的夫妻,可以接受各蓋一床被子,當然,也有死活不接受的。但有趣的是,不接受各蓋一床被子的夫妻,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和諧,而是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原來夫妻可以各蓋一床被子。

有個朋友接受了我的調查後,當天晚上就給自己找了床被子,她老公還挺生氣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她是不是有外遇了,為啥要分被窩。朋友回答:“我今天才知道很多夫妻都分被窩,咱們也試試,說不定越分越親呢。”

第二天早晨,男人睜眼說:“昨天睡得真舒服,你咋沒踹我呢?”

“你又沒搶我被子,我踹你幹啥?”朋友回答。

從此,他們開啟了分被窩之旅。今年搬了大房子,開始商量要不要分床睡。我說你不怕分床不親熱嗎?她說:“害,什麼親熱不親熱的,只要能解決矛盾,就是親熱!”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我在文章裡,跟大家強調過很多次婚姻的多樣性。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覺得婚姻更是。我們曾經受到的婚戀教育裡,有太多的“你應該”,而鮮少“我可以”。

其實婚姻這兩個字,放在每對夫妻身上,可能都不同。這才是婚姻的最人性之處,它是一個契約關係,也就是說,

只要夫妻雙方同時認可,婚姻可以容納任何條款與形式。

有一個讀者跟我傾訴她的恐婚。從小家裡房子小,一直跟弟弟擠在一間房。初高中開始住校,4人間,大學變本加厲,成了6人間。大學畢業,與人合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單間。30歲,首付買了兩居。她跟我形容,說住進新房那天,才覺得自己終於長大成人了,可能比結婚還開心。

結婚這件事,讓她覺得最可怕的是,此生漫長,一如婚姻,打嗝放屁都要跟一個人擠在一個被窩、一張床上。

有人覺得她恐婚恐得矯情,還有人說她是沒遇到合適的人,只要遇到喜歡的人,就想一輩子跟他睡一起。我不這麼認為,我對她說:“找個跟你一樣注重隱私、愛自由的人,買個大房子,結婚以後分床睡,多大事兒啊……”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寧願晚上搶被子,也要堅持睡一起;寧願天天晚上吵架,也不願意分床,這種年輕人的自虐親熱風格,人到中年欣賞不來。

中年最大的好處,是慢慢活得任性起來,對於規則有了很多的懷疑,用黃磊老師的話,叫“萬事萬物皆可原諒”。

艾小羊:中年夫妻,分床沒有回頭路

中國人真正找到自己,或者說多少擁有一點當家作主的自由,可能是從中年開始。我們的童年、少年、青年,揹負了太多的規矩和枷鎖,在學校老師管,在家父母管,到了單位,職場新人更是誰都能管你。

人到中年,父母耄耋;工作上有了話語權;曾經被壓抑的對於自由、懶散的渴望,像春天的小草抬起頭來;只要有機會,大家一定願意選擇懶散、閒適、做自己的生活方式。

分床或者至少分個被窩,是我們這些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掛滿鑰匙的中年人,幾乎唯一能夠想到、不傷筋動骨做自己的方法了。

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中年人哪有半日可偷?最寶貴的、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是睡前那一兩個小時。在這些個短暫而寶貴的自我時刻,真的不想再聽到誰問:“你在看啥”,或者說:“趕緊睡吧”。

這時候,老孃只想翻著白眼,翹著胯子,愛幹啥幹啥。

不活在任何人的視線下、不被任何人關心,像某個假期,父母忽然遠行,自己在家撒歡的野孩子,這就是分床後,中年人所體會到的重回青春,“忽爾少年”。

當然,這裡要友情提醒一下,分床沒有回頭路,只要開始分了,沒啥重要事兒,真不想再睡到一張床上了。

我們需要愛,但我們更需要自由。人到中年,擁有適當自由、放鬆的空間,有助於讓我們找回愛的能力與勇氣。

離婚會不會也是這樣,一試就愛上,沒有回頭路?不知道。但好奇害死貓,我勸你別試,千萬別試〜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