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癌症为什么难以被治愈?

总的来说有四个原因:

第一,是身体内部无法区分。免疫系统并不会把癌细胞当做敌人对待,那么免疫细胞就不会攻击癌细胞。所以,癌细胞才会不受限制的生长很多年以上,形成恶性肿瘤。

短视频简述:免疫系统大战癌细胞

那么,为什么免疫系统不能区分癌细胞呢?

因为每天都有变异的细胞产生,但还不叫癌细胞,变异的细胞都给免疫系统给清除了。但有一些变异的细胞,变异出了绕过免疫系统的检查机制。这些变异的细胞才有机会成为癌细胞。

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有些变异细胞开始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但慢慢进化出了反识别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热肿瘤会有癌细胞和免疫细胞生长在一起的情况,免疫细胞开始是过去清除癌细胞的,但是过去了却识别不了了。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所以事实上,变异出免疫系统反识别能力的癌细胞,对我们的身体来说,与正常的细胞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复制增殖过快,不会自我凋亡,但依然算“自己人”。而免疫系统没有理由去清除自己正常的细胞。

第二,是身体外部无法区分。身体外部就是指医学,目前医学科技水平还无法找到精准有效方法,区分人体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但正在向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

细菌感染容易治愈,是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果,对身体正常细胞影响极小。这样就可以高剂量,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直到细菌都死光光。

免疫系统不管癌细胞,那么只有外部手段对付癌细胞。传统的化疗、放疗,都是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伤害。如果像抗生素那样,高剂量、长时间使用,癌细胞是可以杀光光,但人也死了。

可见,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对人体正常的细胞没有影响,只杀癌细胞,那么癌症就可以简单的治愈了。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第三,容易产生抗药性。医药研发并不是没有发明一些药物,对特定的癌细胞很有效果。但是癌细胞变异的很快,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只要不够彻底,再次复发的癌症,再使用开始的有效药,就无效了。在癌细胞这个微观尺度上,天知道有没有几个癌细胞在治疗中幸存活了下来,也检测不出来。

那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答案,是因为变异,变异是进化的一种方式,而进化可以对抗不利的环境因素。对癌细胞来说,药物就是不利环境因素。而最重要的是,癌细胞分裂复制的速度很快,每次复制就有变异的概率,就有产生抗药性的概率。所以,复制的越快越多,产生抗药性的概率就越高。

也就是说,癌细胞因为其快速复制和变异的特性,让它拥有了快速适应不利环境因素的能力——就是容易产生抗药性。

第四,容易转移。癌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可以去到身体任意部位,甚至可以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密不透风”的大脑——可见癌细胞真的是被当做了“自己人”了。

那么,可怕的是在转移的路上,并没有定居生长,这是很难被检测到的。都不知道在哪里,又如何去治疗呢?还有一种情况是转移到全身都是,目前的医疗手段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的。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最后,由以上可见,癌症是不会传染的,就算把患者的癌细胞注入一个人的血液,这个人也不会因此而得癌症。因为这个人的免疫系统,会视这些外来的癌细胞为“异己”,从而自发的快速清除。

再者很多私信到我询问病情的病友最担心的,靶向药会出现耐药,这是其最大的弊端,很多癌症病人在靶向治疗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判断是否耐药,耐药了该怎么处理。

1.患者如发作癌胚抗原(CEA)指标升高,能否应停用换药?

2.患者如发作无症状的病灶增大是否应该换药?

3.患者如有症状或多器官呈现病情进展时,能否应该换药?

那么怎样知道靶向药是否耐药了呢?有哪些判别依据呢?

靶向药的耐药总结起来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迟缓耐药、局部耐药、完全耐药。对于不同的耐药情况,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1.缓慢耐药

假如在服用靶向药的进程中,发现肿瘤没有减小,肿瘤标志物有升高,那麼这时则可能已经出现缓慢耐药。仅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是停用靶向药的标准。不赞成有一些病友在CEA上升后,影像学没有证明耐药,就急于停靶向药换其它医治方案。

因而,关于缓慢耐药,建议定期复查,多察看。具体应对方案,请一定听从主治医生的建议。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2.部分耐药

服用靶向药物时肿瘤控制的很棒,肿瘤有见减少,但是发现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如罕见的脑转移、骨转移,那麼这种状况就是呈现了局部耐药了。

即便,有化疗无效病史,也要留意患者用过什麼样方案,假如化疗药都用差不多了,一线二线化疗方案都用过了,这时也要慎重完全停用靶向药。

3.全面耐药

这时病人在复查时会直观的发现肿瘤会有增长,标志物有升高,甚至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体感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比方疼痛、咳嗽、头晕等。

这时不必再犹豫,立即改换其他治疗方案,否则只会延误治疗时机。

另外肿瘤化疗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

化疗虽然对癌症患者有效,但是这个不是多功能的,不仅仅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只是为什么会产生耐药性呢?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早在2012年,美国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化疗在定位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刺激周围正常的正常细胞释放一种能够激发肿瘤细胞生长的化学物质,最终导致治疗耐受(治疗反复)。

专家们希望他们的这一发现能够催生出更好的疗法并为癌症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人体内的肿瘤细胞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肿瘤细胞所处的位置及其附近的细胞都会影响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和抗性。

因此在治疗癌症患者时候化疗往往被舍弃,因为为了消灭肿瘤对患者使用的化疗剂量足以杀死患者。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如果耐药该咋办?

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儿,就是分析到底是什么新突变导致耐药。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知道耐药的新肿瘤,到底咋的了。

因为每个病人对第一代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不尽相同,因此后续治疗方案也截然不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免疫细胞治疗在肺癌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EGFR、ALK突变的患者却成了免疫治疗的钉子户。

多项研究证实,不建议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将免疫细胞治疗作为首选方案。但是靶药耐药后,患者能否接受免疫细胞治疗呢?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案例分享

如此看来,EGFR/ALK突变阳性患者与免疫细胞治疗并非绝缘。在此,给大家分享下面1个靶向耐药后使用细胞免疫治疗有效的案例。

EGFR突变

一位72岁男性患者,既往吸烟(48包/年),诊断为局部晚期肺腺癌(cT1bN2M0,IIIA期),EGFR19del阳性,在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多西他赛+顺铂+46Gy放疗)后做了右肺上叶切除手术。

术后12个月脑部出现多发转移灶,遂行伽马刀治疗。13个月后,肺部出现多发病灶。由于EGFR19阳性,患者先后接受了多种治疗方案,包括EGFR一代TKI厄洛替尼(特罗凯),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

其中,厄洛替尼(特罗凯)作为二线治疗达到了持续7个月的部分缓解,耐药后穿插了多西他赛化疗,进展后再次用厄洛替尼治疗了4个月。疾病再次进展时,由于当时3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泰瑞沙)尚未获批用于临床,因此患者拒绝活检做基因检测。

虽然手术标本的表达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对患者肿瘤组织进一步做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组织中浸润了CD8阳性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68巨噬细胞。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最终,影像学CT显示肺部转移灶、纵膈及锁骨下淋巴结肿瘤都几乎消失。患者用免疫药物治疗已经持续了2年以上,并且未见肿瘤复发及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图A为免疫治疗前,图B为免疫治疗两年后。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在靶向耐药之后不可盲目地选择细胞免疫治疗。突变阳性的患者也要考虑细胞免疫治疗超进展的发生。真实世界中不乏靶向耐药后细胞免疫治疗有效的案例,但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别人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参考学习,万万不可照搬套用。

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最热门的治疗方法,肿瘤免疫疗法有多个研究方向。细胞疗法是从患者体内抽取免疫细胞,提高活性后,再输回到体内,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近来来,美国、日本等医疗水平领先的国家,都在癌症的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美国细胞免疫取得最大突破的就是CAR-T疗法,2017年8月,全球第一款细胞免疫疗法CAR-T(Kymriah)获得FDA批准震撼上市,这在癌症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日本最新一代Alpha-Beta T细胞疗法,可以使对癌细胞具有攻击力的T细胞全面恢复。接着通过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将癌细胞的攻击标记提示给T细胞,使其能够精确打击癌细胞。此外,还会通过繁殖/激活具备最强细胞杀伤力的NK细胞,以提升对癌细胞的攻击力。

在日本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不断研发升级更有效的细胞免疫疗法,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中国的卫生部)也已经官方宣布将细胞免疫疗法列入A级先进医疗技术,并已用于上万例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从其最适合的个性化免疫治疗中获益。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日本有多家医疗机构获得医疗资质可以进行临床应用的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有CAR-T疗法,a・βT细胞疗法,γ・ΔT细胞疗法,NK细胞疗法,DC细胞疗法等,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近期也有很多患者私信问到:能不能用,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病情、基因筛查、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衡量。

目前中国已有相关实验室正在正规的进行前沿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的多靶点复合抗原肽免疫治疗技术,但还没有进入临床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癌症患者前往日本接受细胞免疫治疗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对于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已是广为人知,以往许多患者在接受一线化疗效果不明显或二线化疗无效后,就已经对生命彻底绝望,抱有往生的决心。

然而,近年生物治疗的发展,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当代肿瘤治疗技术的最新成果--细胞免疫疗法,在逆转化疗耐药性上具有显著疗效。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细胞免疫疗法在2011年就已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它是对手术、放化疗不能清除干净癌细胞的一个重要补充,临床实践证明对肿瘤细胞和其他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他不仅能清除手术不能清除的微小残留灶,能杀灭化疗药物不能杀灭的休眠期肿瘤细胞,并且在逆转化疗耐药性方面有突出作用。

为什么癌细胞会容易出现抗药性 ?哪些依据判别靶向药是否已耐药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中,细胞免疫疗法是最终提高肿瘤治愈率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

对于细胞免疫疗法,肿瘤多药耐药仍然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预防和降低肿瘤耐药,决定着免疫治疗能走多远。而免疫疗法在降低肿瘤耐药性上的突出表现,让它成为癌症辅助治疗的首选,配合放化疗、靶向治疗、手术形成联合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我把这个分享给大家,希望和大家一起坚持,当然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病急乱投医。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日本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相关疑问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私信咨询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