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又出臺“意見”,將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家庭

昨天,新京報官方賬號全文刊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0日)。這是國家最高層面出臺的教育新舉措,必將影響到每一個學生,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好。

下面,試對這個《意見》(對該意見簡稱)進行解讀,以幫助大家瞭解其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意見》共五個部分十六條內容,對中小學實施勞動教育做出了全面具體的部署。

教育又出臺“意見”,將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家庭


一、充分認識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加強勞動教育的新要求。這部分指明瞭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勞動教育)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

勞動教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不能一說到教育,就認為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

勞動教育要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採取多種方式,避免“一刀切”。

勞動教育不攀比,不搞整齊劃一的運動,各地各校要創造性地開展勞動教育。

教育又出臺“意見”,將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家庭


二、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這部分闡釋了勞動教育基本內涵、總體目標、教育課程、內容要求和評價制度。

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

“出力流汗”寫進意見,可見學生缺少勞動流汗。以前那種坐在教室裡的勞動課,旅遊式的勞動課,是該改一改了。勞動,要出力流汗,必須讓學生身體力行,記憶深刻。

體認勞動不分貴賤

一些家長和老師動不動教育學生,“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去收破爛,到建築工地搬磚”。這是勞動歧視,不利於學生成長。要教育學生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勞動都是光榮的。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

每週1節勞動課,早就排進課表了,只是老師學生都不重視,經常被上成語數外。校外勞動,家長有的沒有時間監督,有的不願意孩子參加勞動。需要家長引起重視。

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如果不計入升學成績,勞動課還是得不到重視。計入升學成績,必須保證記錄真實,評分公平。這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拿出具體的實施辦法來。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

教育又出臺“意見”,將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家庭


三、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這部分強調了勞動教育家庭的基礎作用、學校的主導作用、社會的支持作用。

家長要給孩子分配他力所能及的勞動,不要包辦代替。學校可以組織適合學生實際的勞動,當年的學工學農,其實是有一定價值的。社會要提供勞動場所和技能指導。

教育又出臺“意見”,將影響每一個學生和家庭


四、著力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這部分要求從場所、人才、經費、安全方面保障勞動教育。

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和勞動實踐基地。

據說上海的普陀區一直有中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各學校分批安排中學生去基地勞動體驗,在那裡吃住勞動幾天。這種做法很好。也有與農場、工廠合作,建立學生勞動實踐基地的。

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為學校配備必要的專任教師

這一點非常重要,沒有專業的勞動課教師,怎麼能上好勞動課?現在學校基本上沒有勞動課教師,語數外老師兼課,往往把勞動課上成語數外了。

我所在的學校,四年前專門招聘了一個勞技課教師,當時還引起小小的震動,許多學校教師都驚訝,“你們還招聘勞技教師?”一臉的不理解。

現在看看還是對的。不過,因為學生增多,師資緊張,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招聘過勞技教師。

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保障勞動教育正常開展

看來又要掏出一筆錢,勞動保險必須買。誰出錢,沒有具體規定,看來是家長買單的。班主任又要多一個收費的任務。

五、切實加強勞動教育的組織實施。強調加強領導、督導、宣傳,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

勞動教育,必須開展,事關下一代健康成長,全社會都要重視起來。讓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