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北方敗局已定,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遷都南京?

在大家印象中,崇禎帝是一位亡國之君,應該為大明的崩潰承擔全部責任。事實上,正如前人所言,明朝的滅亡在萬曆年間就已經註定了,國祚傳到崇禎帝手裡只是苟延殘喘而已。

樊樹志先生通過豐富的史料證明,崇禎帝並非無所作為、耽於享樂的昏君,相反,他是一位勵精圖治、節儉勤政的皇帝。

他17歲登基稱帝之初,毅然拿下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魏忠賢,就顯示著他力圖挽狂瀾於既倒的決心和膽略。

明朝在北方敗局已定,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遷都南京?


但遺憾的是,崇禎帝的努力未能挽救明朝國運,大明帝國終於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轟然倒塌,他本人及其家人也都慘然死去。

明朝滅亡的根源埋藏於萬曆年間,是不是說崇禎帝就可以不負責任了呢?那當然不是,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和決策失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甚至喪失了別開生面的機會。

關於崇禎帝治國的得與失,樊樹志先生在書中均有紮實的論述,小編在本文中只聚焦於一點:崇禎帝在大事面前太糊塗,優柔寡斷。在此舉兩個典型的事例加以證明。

第一個大問題:要不要與皇太極和談?

明朝的處境可謂四面楚歌,內有張獻忠、李自成等掀起的農民起義,外有八旗兵的頻繁襲擾。相比之下,朝廷國庫空虛、明軍兵力不足,根本無法同時應對內外兩場戰爭,守外則失內,擊內則失外。

1638年,內外交困日亟,崇禎帝不得不向朝臣提出先安內還是先攘外的問題。兵部尚書楊嗣昌作了回答,他明確主張與八旗兵“互市封賞”,即和議。以和議爭取北邊三年無事,集中精力平定內亂。

在崇禎帝心中,他非常認同楊嗣昌的建議。

其實,與八旗和議並非新話題。崇禎帝即位之初,皇太極通過蒙古方面和直接給薊遼督師袁崇煥寫信,表示了通好的願望,終因朝中大臣激烈反對而作罷。

明朝在北方敗局已定,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遷都南京?


這一次,崇禎帝打算往前邁一步。在楊嗣昌主持下,遼東巡撫方一藻與皇太極開始了接觸。

雙方經過幾個回合的試探,表明了誠意,尚未談及細節,朝中大臣已經炸鍋了,楊嗣昌差點被口水淹死。

對於特別看重夷夏之辨的大臣來說,和議絕對難以接受。他們紛紛提交奏章,彈劾楊嗣昌,斥其別有居心。

他們的言論大多站在道德或黨爭的立場,既無視嚴峻的現實,也故意忽略隆慶年間明廷與蒙古俺答汗和議的歷史,對於如何解決當前的困境更是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計劃。

如果崇禎帝乾綱獨斷,果斷地將和議政策執行下去,“以練兵為正道,開市(和議)為權宜”,爭取東北邊疆三年和平,未嘗不能獲得一線生機。

不過,崇禎帝十分顧忌洶洶朝議,雖然他也認為和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猶豫不決,致使明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永遠喪失主動權。

第二個大問題:要不要南遷留都?

歷史上,大宋朝廷南遷,偏安東南,國祚再延續150多年。當北方局勢糜爛之際,崇禎帝不難想到遷都問題。要知道,在留都南京,有一套完整的、現成的六部班底,只要過去,朝廷即時可以運作。

明朝在北方敗局已定,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遷都南京?


1644年大年初三,明廷的敗局已不可收拾,崇禎帝與左中允李明睿商談國事,李提到:“惟有南遷,可緩目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

崇禎帝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

這句話透露出,崇禎帝很想南遷,無奈大臣們都不同意。所謂“諸臣不從”,指以內閣首輔陳演、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為代表的大臣反對南遷。他們把南遷之議斥為“邪說”,甚至揚言“不斬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後來,左都御史李邦華又提出一個太子監撫南京的方案,在朝堂激辯一陣子之後也不了了之。

死守北京明顯毫無勝算,崇禎帝為什麼就不能力排眾議,果斷南遷呢?畢竟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啊。

臣子吳偉業看得清楚:“上意非不欲南遷,自慚播越,恐遺恨於萬世,將俟舉國請而後許。”

原來如此!南遷有逃跑之嫌,崇禎帝怕在歷史上留下負面評價,所以他等著朝野上下達成一致意見,紛紛要求南遷的時候再實行。

明朝在北方敗局已定,崇禎帝為什麼沒有遷都南京?

不過,要讓那些大臣們在南遷問題上達成一致,真比登天還難。就在崇禎帝搖擺不定的時候,李自成的大順軍兵臨北京城下,大明帝國和崇禎帝的厄運降臨了。

無論與八旗議和,還是南遷留都,都不乏支持者,絕非“無人贊襄”。作為一國之君,如果崇禎帝一言九鼎,奮勇推行自己的規劃,1644年的歷史存在改寫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