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為“逆行”做好準備

■戰疫教育人

全船4806人,17人發熱,24小時內撤離,零感染——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天津面對“歌詩達賽琳娜號”遊輪上的緊急情況迅速作出排查處置,最終交上的答卷。

1月24日,除夕夜,一條消息引起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高度重視:承載著3706名乘客與1100名船員的“歌詩達賽琳娜號”遊輪即將停靠東疆港,船上十幾名乘客出現了發熱症狀。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經過緊鑼密鼓的佈置,1月25日一大早,10名醫學專家登上游輪對乘客進行排查。很快,17名發熱病人全部排查出來,17份採集到的樣本被直升機迅速送往實驗室進行病原體檢測。當天下午,17例樣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隨後,專家們完成了乘客數據的複核。

天津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吳琦帶領專家組經過分析研究,建議遊輪解除隔離,船上發熱乘客被妥善安置並進一步觀察。至此,此次遊輪疫情警報解除。“這個決定是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作出的,當時也是頂著很大的壓力。如今可以證明,當初的判斷沒有錯。”吳琦說。

58歲的吳琦是天津市呼吸與危重症領域著名專家,天津市海河醫院原院長,現任天津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綜合內科主任。非典、H1N1、H7N9、新冠肺炎……17年間,呼吸科醫生出身的吳琦一路走來,從未缺席。

疫情發生後,天津市海河醫院成為全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海河醫院集中全市技術優勢,以市級救治專家組為核心,組建了強大的醫療救治團隊,包括呼吸、重症、感染、心內等專業。吳琦作為天津市新冠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呼吸內科專家,再次成為抗擊疫情的關鍵角色。

吳琦帶領市級救治專家團隊進駐海河醫院,24小時值班,充分發揮多學科合作優勢抗擊疫情;設立重症與危重症救治病區,實行集中救治,對危重患者一人一策,重點管理;配備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等專業科室業務骨幹組成的應急醫療救治團隊,確保每位患者隨時得到充分救治。

疫情期間,從清晨忙碌到半夜是吳琦的工作常態。他每天主持兩次醫療救治專家組會診,就重症、危重症病例,分別從病情研判、用藥效果、影像學變化等方面進行認真研討;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下一步治療提出具體指導性意見。他對新入院患者討論指導分型,對已住院患者的病情走勢進行預判,討論患者轉歸情況,進行出院評估。

在吳琦心中,醫生是神聖的職業,也是有風險的職業。“身上的白大褂到底意味著什麼?護士有南丁格爾誓言,醫生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後來還有了醫學生誓言,這是時時刻刻叮囑你——你的專業和別人不一樣。你需要在別人經歷苦難的時候,用專業的知識、內心的責任感和善念去幫助他們。”

多年來,吳琦一直在給天津醫科大學的學生講授肺炎和肺栓塞課程,而不明肺炎是他必講的內容。每學期上肺炎課,他都會講2003年的非典,以增強學生的公共衛生意識,希望他們未來在臨床中能夠始終保持警惕。不久前,隨著天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清零,吳琦開始為天津醫大七年制學生在線授課,講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以及經驗教訓。

在吳琦看來,把醫學生培養成為綜合型人才至關重要。“我們面對的病人雖然患的是新冠肺炎,但他有可能還有心臟病等其他基礎疾病。所以除了呼吸科知識,你還要對其他疾病知識有所涉獵。此外,面對病人的焦慮,你還要給予心理醫學關懷,讓病人配合治療。所以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養非常重要。”吳琦還建議,醫學院校在學生入學軍訓中加強公共衛生事件培訓,讓學生到定點醫院學習怎麼穿脫防護服,讓他們在心理上有所準備——我是未來的醫生,是一名白衣戰士,要隨時做好加入戰鬥的準備。

近幾日,隨著天津國際輸入病例的增多,吳琦再一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為保衛抗擊疫情的成果而廢寢忘食……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31日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