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详细的读过《论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聿剑培训师


用平常的语速,《论语》读一遍大概是70分钟,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早晨起来,诵读一遍。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子路有闻,未知能行,唯恐有闻。”第二个“有”读四声,通“又”。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听到一个道理,如果没能践行和体会,唯恐又听到一个道理。


《论语》中阐述的道理,是价值观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相征伐,人民困苦。乱世之中,有儒家等诸子百家兴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确立了此后近2500年的核心价值观。


《论语》,和其他诸子所探讨的,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


人类如何才能幸福?社会应当如何治理?个人应当如何修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生命和所奉行的“道”冲突的时候,当如何取舍?这些都是很严肃的问题,事关中华文明后来的高度和深度。


闻道而行,知行合一


听到一个道理,这是“知”;知道了之后去实践,去亲身体悟,这是“行”。


“知”是不容易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子路是个勇于“行”的人,他在没有遇到孔子之前,形如野人,遇到孔子之后,慢慢变成谦谦君子。因此,“行”需要“知”的引导。


“知”了,并不一定能“行”。鸟窠禅师说:“三岁小孩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前人的实践和体认,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行动,就是纸上谈兵,终无益处。子路的难能可贵,就在于此。


在“知”与“行”的循环中,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对世界的认识。


借用鲍鹏山教授的一句话: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近几十年来,我们专注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专注于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个伟大的文明,绝不仅仅如此。


在西方整体衰落的今天,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为人类寻找前进的方向,是当今“知”与“行”的方向。


雨彤文武烩


读《论语》对我最深的印象就是2500多年前的古人对人类社会问题考虑的那样广阔,对人性思考那样深刻,对人的管理和治理方法设计的那样复杂那样全面,对上层下层人的思想影响那样久远。


淡淡一掬水


  • 前言
多年前读过《论语》。因为它是当年导师列出的必读书目,精读、课堂讨论、论文输出都曾做过。但事过多年,也只余雪泥鸿爪,希望今日简短回答能有稍许助力。
  • 阅读版本推荐

读《论语》的版本,以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好。但如果对古文阅读有困难,可以先读今日学者们的解读。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在勇的《见仁见智—论语一日一语》,浙江文艺出版社;一本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

  • 《论语》思想特色和今日意义

《论语》是对话体哲学经典,在书中,孔子言简意赅,充满了对人性的通透认识。今日有很多人对孔子思想有误解,认为它禁锢个人自由与创造性,认为它是阻碍中国两千年来社会进步的根源。

其实不然,孔子学说从来都是从个人出发,反求诸己,推己及人。他承认社会复杂,承认人人都有理智和情感上的挣扎,告诉我们如何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实实在在地从内心出发,找到合适的应对态度和方式。

在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理解不同的人种、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更可以提醒我们从了解自己开始,换位思考、关注他人、环境等等。

  • 印象最深的话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正坐在出租车上。司机师傅调的电台正在播放老歌《伤心太平洋》,想起唱歌的歌手“任贤齐”,决定说一说《论语》里这一句话。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一般我们会读到这样的译文: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圣人之言不远人。

我们听到、看到医护人员在疫情初期即逆行入鄂,看到志愿者们为抗疫做出的努力,我们由衷地理解、称赞,并因此自发减少外出,居家自我隔离,这就是一种“见贤思齐”。

说远一点,我们一直认同“孟母三迁”,极力追求学区房,认同环境对孩子成长很重要,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我们从心底认同“见贤思齐”。

至于“不贤”,我个人的理解是,不仅仅是“不贤之人”,也包括“不贤之事”。见到不文明现象,比如随地吐痰、随意插队,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厌恶、谴责,更有热心人会直接制止,这都是我们“见不贤内自省”的过程。

再深入一点,若是周围都是不贤之人或事,该怎么办?比如很多人都抱怨“大环境不好”,声称“举世皆浊我独清”,是否也该警省:是不是自己的态度、认知出了问题?

这正是孔子反诸求己、推己及人的精髓。





青山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论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教学的过程中,不到苦思冥想时,不要去提醒学生;不到欲说无语时,也不去引导他。已举一例却不能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多说了,先让他自己想想。

1、作为学习者,一定要让自己的大脑苦思冥想,学习效果才最佳。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著名的心理学书籍《认知天性》的学习方法一样,要想真正学到新知识,就要让大脑产生碰撞,学完知识后,要考考自己,学会检索,这样才能巩固新知识。

我们有很多人学习方法不得当,比如看书时习惯在书中勾勾画画,然后反复的看一本书,好像很认真,其实效果往往不如人意,而且书中的内容也是短期记忆,时间长了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完一遍书,记下知识点,放几天不去理它,然后再努力回忆书中的内容,就算是忘记了也没关系,只要努力想过了,再看看书,这种方法可以让大脑产生长期记忆,不管学习什么知识,原理都是一样的。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曾经说过自己的学习方法,误打误撞的做对了。

他上学时,每当考试前,会拿出一张纸,把书中的知识点自己回忆一遍,回忆不起来的再看书。

然后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现在讲书的方法和上学时一样,看完一本书,不去管它,讲书前,拿出一张纸,回忆书中的内容,开始画脑图。

2、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要耐心的点播他。

所有的教育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而学生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往往和老师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孔子这句话一语道破的教育者最关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

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就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不断打磨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认知,当自己苦思冥想还是不能解决时,老师再点播一二。

我们以前很多老师急性子,孩子如果学不会所教内容,就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恐吓,所以很多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对学习排斥,在他们眼里,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习都是被迫的。

我们要让孩子爱上学习,才能真正的做到终身学习,而要做到这点,是需要耐心的。

结语:

我们不管是自己学习时,还是作为教育者教授他人时,最主要的是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孔子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并没在意,但实际上非常具有可行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不要再埋头苦干了,找到对的学习方法最关键。

关于《认知天性》我曾经写过几篇解读这本书的微头条,想要详细了解可以点击链接:


在此,欢迎大家关注我,更多书籍影视解读文章不断更新中!


甄冉的书影部落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话教会我“活在当下”;另一句话让我明白“放下执念”。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句话告诉我要“活在当下”。


送给刚刚大学毕业工作的我们。



大学四年,有的人自律而专一,早早就定下了清晰的目标。因此,大学期间,便努力提高自己,不仅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更积极与导师探讨相关领域知识和前景,虽身在校园,但履历上已经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经历或论文。


更多的是普通人,直到大三快结束,都未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打算。那便进入社会试一试吧!但是现实总会让人负累。这时候,追悔自己的大学生活便成了面对压力的发泄口。



“如果我当时……那我现在说不定都出国了……”


但以前的事情,既然过去了,就不要在评说了,徒增烦恼罢了,如果觉得学历不够,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如果觉得工作不好,换一个也无所谓。


至于逝去的大学生活,记住最开心和最疯狂的时候,才是无悔的青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要“放下执念”。


送给成家立业的我们。



爱情是浪漫的,但婚姻总显琐碎。无论是对爱人,还是对孩子,我们总会因为距离太近而无意间越了线。


苇草虽总是一簇簇出现,但根根分明,很少纠缠,何况人呢?


对于爱人,我们可以提出建议,但建议是否被采纳需要对方自己进行衡量取舍。



对于孩子,即便在尚未成长起来之前,也应尊重他的主观意志,没有人的童年应该被继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放下对于“为完成心愿”的执念,还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


席文书斋


读过。

印象最深的是卷一的《学而篇》开篇,即大家张口就来的《论语》开篇几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看到了现代人对这几句话的误读而记忆颇深。

比如,有人说:“学而时习之”是孔子教导他的学生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其理由是这个“时”字左边是“日”,右边是“寸”,连起来不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吗?

也有人将“有朋自远方来”用于欢迎远方朋友的到来,表达对其到来朋友的一种热情欢迎,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还有人说:“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是说“别人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

关键是这样的理解居然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即很多人表示赞同,并还认为这些人很有文化。

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才让我对这几句话的印象如此之深刻,很多我们大家所谓“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是错误的。

所以,在此,我想来普及一下对这几句话的正确理解。

1.所谓“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即我们今天所说“温习、复习”。即“学习要经常按时复习,从旧知识中领悟出新知识,使学习无所懈怠,所以是一件愉快的事儿。”

2.古人所谓“同门为朋”,即师出同门者也。并非我们今日所说“朋友”。

3.同时,这几句也并非是各自孤立的内容,它们是共同联系的。一起构成所谓“君子之道”。“学者按时温习已有的知识,从旧知识中领悟出新知识,使学无废业。待学业稍成,能招致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自己一起研究学习。已经形成了这种品德,对于不懂的人们也不会因此而生气,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木子小又又


我是艾佳,我来回答。

我详细读过《论语》。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主张、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文学理论、伦理观念、礼乐品德这六个方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名语。

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其书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儒学文本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经典。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主张、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文学理论、伦理观念、礼乐品德这六个方面,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及思想。《论语》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以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巨大,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


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名语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5.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0.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艾佳之城


全文抄写过一遍,最深刻的印象是孔子对改错的态度。他50岁的时候,能知道49岁之前下的全部过错,并且在50岁绝不会再犯二次错。


精神食粮喂养者


最近重读《论语》,又有不少新的感悟,也发现了很多从前忽略的细节,比如在《雍也》章里,孔子高度赞扬了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以前不太理解,现在来看其人确实高明,加深了我对世事和人性的理解,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个人叫孟之反,是鲁国大夫,此人的事迹不见于以后的正史,在《论语》里也只出现了一次,原文如下: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说:孟子反不夸耀自己,军队打了败仗溃逃,他留下来殿后,快进城门时,他却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殿后啊,是我的马不肯快跑。’

事情很简单:鲁国军队打了败仗,孟子反身为统帅之一,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而且留下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

了解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胜仗容易打,败仗很难打。战场上的胜败是多种因素决定的,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能打胜仗是一个将领的水平,但当败局已定,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士气瓦解,更能考验将领的智慧和勇气。

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项羽和刘邦。项羽是英雄盖世的常胜将军,打胜仗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刘邦相反,一辈子老吃败仗,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刘邦,因为他是一个打败仗的“高手”,这一点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得有点辩证思维才行。

说回孟子反,军队溃败之际,他能组织军队有序撤退,自己还能亲自殿后,这个很不容易,不是能力和勇气兼备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更难得的是,军队撤到安全地带后,他却快马加鞭赶到军队前面去了,然后还告诉别人,可不是我有多勇敢,是我的马太不给力了!

孟子反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很值得深思!孔子说他“不伐”,其实我看境界比这还要高。孟子反不光是不居功,他还主动要“低”下来,让自己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功劳。这说明他对世事、对人性都太了解了,俗话说得好,“不遭人忌是庸才。”一个能力、品德突出的人,即便不自我夸耀,也一样会受人嫉妒,给自己带来烦恼,甚至祸患。

人生在世,要是没有能力、没有成就,自己觉得窝囊。有了能力、有了成就,又难免遭人嫉妒,每走一步都要小心……做人,实在不容易!

那些做了很多事情、有了很大成就,还能不受人嫉妒,能像《道德经》说的那样,“和其光、同其尘”的人,其实是最最难得的。虽然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凤毛麟角,但是能接近一点,不也是人生的进步吗?

“孟之反不伐”的典故,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究极正能量


子书文心来答。曾经有幸阅览《论语》,印象深刻的东西很多,摘取部分与君共赏。

1. 子曰:“君子不器。”

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当时读到这句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就是四个字:醍醐灌顶。忽然觉得孔子说的这句话说的仿佛就是自己,身为君子,应该通才,而非只是工具而已,其实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君子人格,既能修身齐家,也能治国平天下,方为真君子。

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这里的“好”“恶”都是动词,分别是喜欢和厌恶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孔子提倡“仁爱”,可是从这句可以看出,“仁”并不是以为的爱人,也有“恶人”,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仁,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有好有坏,而不是以为的爱人。

3.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出自《论语》里仁篇,当时读到的时候,仿佛中了魔咒,有一种英勇牺牲的大义凛然袭上心头,好像是人生得到了升华一般。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是一种真理之上的大义感,体现了对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尊重。现在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情怀和心境了,且行且珍惜吧。

《论语》一书堪称经典,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如果真的想深入了解的话,还是建议自己亲自阅读一遍,希望对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