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一道“堵住境外输入”大题 我们离标准答案还差几分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又迎来防疫“加试题”——境外输入病例。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不断强调外防输入的严峻性。

此前,一张上海浦东机场救护车“组团”接机的照片曾在网上刷屏,其霸气曾让网友们松一口气。但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由于排查、对人员流动的管理衔接等环节仍有“漏洞”,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不断被发现,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甚至出现境外输入性关联病例。由此,答好这道“复试题”就成了当前防控的重中之重。

加试一道“堵住境外输入”大题 我们离标准答案还差几分

第一题:全面入境筛查导致口岸不堪重负

策略:大规模压缩入境人员数量

由于北京已经难以承受巨大的入境重负,3月23日起,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天津、石家庄等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这只是分摊一部分北京的医疗压力,却并未减少输入性病例。

日前,外交部、国家移民局宣布,3月28日起暂时停止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此外,民航局要求,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

这两项国家级举措直接从根源减少人员入境。经民航局测算,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目前的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

第二题:居家隔离时缺少监管

策略:从居家隔离到集中隔离

在“闭环式管理”过程中,居家隔离成为一大扩散途径。起初,大部分省市并未强制集中隔离,允许符合条件的入境人员居家隔离,隔离场所不够也是未能强制集中隔离的原因之一。

以上海为例,居家隔离需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居家隔离对象和非居家隔离对象绝对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二是进入社区居家隔离前,必须先通过核酸测试;三是居家隔离人员绝对不能离开住所。

在入境人员居家隔离期间,部分社区出现缺少监管、全凭自觉的现象,并出现外籍人员不配合的情况,如引起热议的“澳籍跑步女”“英国洋女婿”等事件。自此,多地强调不论国籍,一视同仁的原则。

正式由于居家隔离监管不到位,北京还出现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

境外输入病例李某宇由英国抵京后,并未遵守居家隔离规定,曾在小区和永辉超市活动,3月12日被确诊。

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刘某某于3月23日确诊,他与李某是邻居关系,发病前两周无武汉、湖北、其他有病例持续传播地区及境外旅行史或居住史。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两人近期均有走楼梯的情况,刘某某可能接触了李某所污染的楼梯环境致病,目前感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3月19日,北京不再受理独居入境人员居家观察申请。此后,四川、山东等省市陆续提出对所有入境人员一律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

上海由于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与其他省市有所区别,对除苏浙皖外的入境人员一律在上海实施为期14天的隔离。从上海前往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人员,将继续由三省派驻上海的工作组直接从机场送至目的地。

第三题: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导致病毒扩散

策略:入境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

各地海关明确,已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口岸检疫措施,即全面开展健康申明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对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做后续处置。

但是,此前各地入境口岸通常是检测体温,并未对全部入境人员实施核酸检测,这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扩散风险。

近日,河南一例新增本地病例让“无症状感染者”再次引发关注,尤其在境外输入的压力之下,引起部分人恐慌。

不仅如此,还有入境口岸在核酸检测结果未出时就放行。3月20日,河北省发布通告,一名由美国飞往沈阳入境的河南籍旅客刘某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却于当日离开沈阳,经北京乘火车前往河南许昌。从刘某某入关做完核酸检测至从邢台东站下车的约28小时内,先后活动于沈阳桃仙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北京西站等人口密集场所。

结果未出就允许入境人员离开,核酸检测只能起到事后追查的作用。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乘坐其他交通工具,途径人员密集场所,增加扩散风险。对此,山东省要求,入境来鲁人员一律转乘飞机入鲁,不得擅自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这在一定程度内降低扩散风险。

第四题:转机时存在“漏洞”

策略:转机前进行核酸检测

虽然北上广等多地要求对入境人员一律实施核酸检测,不过在转机中仍然存在“漏洞”。部分机场并未将转机人员视为入境人员,仅测量入境人员的体温,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是在最终目的地完成。

3月21日,娄某某从北京乘国航航班CA1716回浙江,3月25日出现发热咳嗽症状,3月26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由于娄某某近期一直在国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认为,他是在从北京到杭州的航班上被境外输入病例感染。

由于天气原因,当日CA1716所有乘客在飞机上停留时间长达8小时。娄某某所乘坐的飞机上共有25名经北京转机至杭州的境外入境人员,其中留学生章某的座位29C与娄某某的24J,中间相隔四排。娄某某被确诊后,章某接受了咽拭子检测,结果阳性,但并没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被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事实证明,无症状的境外转机旅客可能成为防境外输入的漏洞,入关后的境外人员与境内人员同乘一架国内航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当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及地区限制转机入境,如何弥补转机存在的漏洞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比之下,深圳市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可以说不给病毒可乘之机,从转机到省市内目的地,均有核酸检测的措施。

加试一道“堵住境外输入”大题 我们离标准答案还差几分

另外,与北京上海不同,广东还存在一定特殊性,入境人员可落地港澳,经由深圳、珠海口岸通关。曾有入境人员向媒体反映广东口岸入境存在一个盲点:自己在抵达香港后,持港澳通行证从深圳口岸入关,仅要求填写健康申明书、测量体温,并未要求做核酸检测。对持护照的入境人员检查相对更加严格。

3月27日6时起,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集中隔离食宿费用自理。

对保障港澳正常生产生活的特定人员和承担粤港澳急需物资运输的跨境司机、船员等,暂不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但全部实行核酸检测,并对其严格加强全流程健康管理,确保闭环运作。

不仅如此,福建多地已下发通知,开始严防水路偷渡入境。

不少人担心境外输入病例会造成国内二次暴发,随着防控力度加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仍表示,“这一波控制比第一波控制好的多,是有把握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