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包”來襲 今年動力電池仍將高增長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政策“红包”来袭 今年动力电池仍将高增长

新冠疫情由黑天鵝演化成灰犀牛,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仍然在持續。中國市場經歷了今年前兩個月的停滯,進入3月份開始逐漸復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在1-2月都交出了非常差的“答卷”,但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上下正在穩步推進各產業的復工復產。根據工信部提供的數據,自2月19日到現在,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目前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力神電池、國軒高科、孚能科技、中航鋰電等國內主流涉動力電池企業的復工率已達到90%以上,各項生產正有序恢復,預計3月份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環比都會明顯回升。

事實上,當前面臨的難題是需求恢復。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當前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短期內部分企業的達產率可能還恢復不到正常水平。

為刺激需求 政府近來信號頻頻

當前,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眾多領域都面臨著需求低迷的狀態。近來,為刺激汽車消費,國家各主管部門正討論刺激汽車消費政策:

  • 3月26日,國家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介紹,商務部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 3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表示,將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消費升級;

  • 3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為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工信部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他還透露,近期,工信部還會協調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目前廣東、山東、吉林、海南和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市區已經出臺了一些具體的政策,預計後續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

“可以預見,各地的汽車消費政策重點將向新能源汽車傾斜,”一業內人士在接受電池中國網採訪時表示,“比如北上廣深等限行限牌地區,汽車消費的刺激政策將主要給新能源汽車,既可改善環境,也與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相符。”

事實上,除了主要限行限牌地區,國內其他省市區也將消費重點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傾斜。電池中國網認為,隨著各地鼓勵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產銷將迎來一波高峰對於動力電池需求帶動效應將會比較明顯

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替代 潛力巨大

一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都將公共領域用車率先實現電動化視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2019年8月,財政部下發通知,

要求各地制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新能源公交車替代目標和時間表。據電池中國網瞭解,目前全國多地已經制定了公共交通領域電動化時間點及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共交通領域,目前從中央到地方,也在力推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的電動化替代。近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就曾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聽取行業機構、企業代表對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的意見建議,深入研究分領域、分區域、分車型電動化的目標、方式及政策措施,參會企業包括北汽集團、比亞迪汽車、寧德時代等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企業。

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一直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而各級政府也制定了公共領域電動化的目標和時間節點。其中2020年對於很多地區都是推動這些領域電動化的重要一年,預計這塊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以及動力電池的需求今年有望集中爆發。電池中國網認為,對於這一領域,一些企業不妨重點關注,蛋糕實際上也不小。

疫情結束後車企將增大銷售力度

除了政策利好外,車企為緩解壓力,完成年度目標,在社會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後也會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促銷力度。今年1季度,我國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產銷都出現斷崖式下滑,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購車需求幾乎停滯;另一方面,車企生產也處於停擺狀態。連續幾個月的生產、銷量受限,對於車企來說壓力很大,尤其是部分車企的年度目標沒有調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勢必會加大汽車銷售力度。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特斯拉自今年開始,上海工廠產能快速恢復,產量也在大幅爬坡,預計自3月份開始其將加大產能釋放及銷售力度。此外,國內電動汽車知名品牌如比亞迪、小鵬汽車等眾多車企今年將有明星車型推出,如比亞迪·漢、小鵬P7等都將在不久後上市。車企的蓄力疊加,使得被抑制的正常需求,在市場恢復正常後將會快速釋放,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銷的爆發。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優質電動車型推向市場,也將吸引眾多潛在消費者關注和購買。

國際車企巨頭將把中國作為今年主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汽車市場正在復甦,國外車企也將中國市場作為主力市場。近日,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德國ZDF電臺採訪時透露,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該公司可能不得不裁員,因為現在公司每週仍要花費約20億歐元的高額固定成本。“除了中國市場外,大眾在其他地區並未進行任何新車銷售,因為該公司將在保證員工安全的情況下在其他地區恢復工廠生產。”

大眾的情況並非個例,目前國際主流車企幾乎都因新冠疫情而被迫關停產線以及銷售。但中國情況恰恰相反,疫情得到控制,市場逐漸恢復活力,預計國際車企巨頭今年將把重點放在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加大銷售力度可能性也非常高。

此外,由於松下、LG化學、三星SDI和SKI等外資涉電池企業也因疫情影響被迫停產,或許國外車企針對中國市場,會加速動力電池本土化採購合作。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