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未必是以为的国企

以前看文章说中国主要的纳税大户都是那些国企。不是很明白,国企不是一直存在着竞争不足的大毛病吗?

等自己看过《大国重器》后终于明白了,中国的主要基建、主要大型设备和主要的国际订单都是由国企负责,国企慢慢在积累这些经验技术,都难怪它们才是经济的主要力量。

相对于私营企业所谓的高工资而言,国企的岗位做更加稳定,薪资福利会更加的好。

总算有点明白中国为什么能够不断进步,技术快速发展了,因为有国营企业!有国营经济,而且在经济中发挥了占大头的作用!

不管国营经济现有哪些弊病,但是支撑更多重要行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的岗位稳定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岗位稳定性才能够坚定人们的心思足够安安稳稳,人们才有更多富余心情去去生活。所谓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安安稳稳的生活才能够支撑人们不断提高技术和用心积累。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安稳和踏踏实实地积累和重复,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尽心地去努力学习,但是无所谓,总会有个百分比的。

哪怕只有50%的人能够做到这么安心的去搞技术,几十年下来,那国家也积累了不少了高新科技。总比没有任何一个安稳的工作,每个人都经常忧心自己的工作,无心去积累各行各业的技术要好得多了。

所以,中国式计划经济在某个层面而言,对个人和更加广泛的个人,都是作用巨大的!国企给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稳定岗位,30年不变或终身不变,让人们能够安安心心地积累一辈子的专业技能,从而积累了国家的高新科技和独特技能。

某些国企在报纸上面曝光的时候,往往都是说经济经营不善或者是竞争不力。确实会有这样那样的弊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完美的。哪怕是纯粹的民营,不也有着不定时的裁员和各种动荡不安的毛病吗?

所以既要追求快速的经济迭代,但是又得要求更多的国民稳定,这样的组合配合才能够让我们稳定的、更多更深的技术积累的同时又得到更快、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元素。

相对于国外而言,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技术进步有多快,只不过是我们有能够稳定积累的环境,而国外却可能更多是为了要生活而到处奔波或者为了要更高的薪资而频繁切换专业和岗位等等,没有空去积累罢了。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完美的,要看新闻或者要评估一个东西,还得要全面一点 哪怕看到坏的消息也该明白,背后必然有好的消息,否则的话不可能存在那么久。不要因为别人的好就轻易否定了自己,因为自己也有着别人羡慕不已的好处。如果自己没有发现的话,就可能当垃圾丢掉了。

任何一个东西时间长的必然会积弊已久,所以就会被别人攻击,可问题是攻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怎样才是更好的改进。

仅仅因为缺点而放弃全盘,那才是最盲目的买椟还珠。所以,从此可能更加理智地看待所谓的国企竞争力了。哪怕竞争不力,也不能够冒冒然地抛弃国企这样的经济模式。它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保障一个国家和更多民众的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