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新天水讯 据秦安县融媒体中心消息“诶,老朋友,是我老朱啊,今春我们村儿棚里的韭菜好的很啊,邀请你最近过来看看……”正在打电话的,是五营镇蔡河村第一书记朱森平,这几天正是春暖棚韭菜上市的季节,朱书记正忙着给兰州的经销商打电话,帮村里的韭菜联系销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蔡河村有着种植春暖棚的传统,而暖棚早菜更是村民收入来源的一大部分。今年受疫情影响,早菜上市几度推迟,朱森平十分担心村民的收入会受影响,尤其是去年刚脱贫的贫困户,此刻正是需要巩固成效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怎么降低疫情影响,提升蔬菜销量,成了朱书记最近奔波的“大事”。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正当朱森平书记在棚边儿打电话时,村民润强见状赶忙走了过来。润强是村上的贫困户,这几年靠着蔬菜大棚,以勤劳的双手摘了贫困的帽子,踏上致富之路。前几日,村上开会,润强嘱咐书记春节临回兰州时,一定要给他带些韭菜萝卜等自己种的东西。朱森平书记笑答买上些可以,送可不能要。当时润强还有些不悦,说多少钱他还不卖呢。没想到了朱书记出发了,润强却打电话来,让朱书记一定在镇上等他。朱书记原以为有什么事,结果见润强顶着寒风骑三轮车过来,拎下大半袋子萝卜,一斤多辣椒面来,还有从大棚里刚割的韭菜……握着润强寒风中冷冷的右手,朱书记的心里顿时暖流汇聚……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2018年4月,朱森平被甘肃省文物局派驻到五营镇蔡河村担任第一书记。从进村开始,这位在村民眼里从省城来的“洋”书记就备受关注,当时村民心里都在嘀咕,这位“洋”书记能帮我们做些啥呢?没想到初到蔡河村的朱书记,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访遍了村里所有的贫困户;不到半年,他就将蔡河村五个组的基本情况了解掌握,还手绘了蔡河村的地图,将所有的贫困户标注记录,成了他日后工作时,随身携带的第一手资料。对村民的了解也让他更快熟悉了村情,特别是蔡河村出行困难,无过水桥的窘境,每当雨季和苏峡水库泄洪时,村民得绕道两三公里,加之这条河是三个组学生上学的必经之地,影响村民生活。这一困难,朱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实地调查后,他将情况仔细向单位反映,前后奔走。在他的联系下,甘肃风采展览工程有限公司无偿捐资46万元为蔡河村修建两座便民桥。便民桥于2019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5月便可竣工通行。这下朱书记可成了村里议论的焦点,实在的工程,便民的好处,大家纷纷为他的努力点赞,乡亲们远远见了他,都赶忙亲切的称一声“朱书记”。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桥通了路好了,可乡亲们产业发展单一,增收渠道少怎么办?朱森平从甘肃省农科院邀请来专家,对蔡河村尝试发展旱稻种植的可行性进行调研。经过农科专家的实地考察与试种,亩产达到800斤的试种成果,不仅说服了乡亲们,也让专家一致认为蔡河村有着十分良好的旱稻种植条件。于是,朱森平又开始协调引进社会帮扶力量,联系甘肃喜看稻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该项目作为扶贫产业,免费提供种子、专用肥料、技术支持等,并确保全部回收,为乡亲们吃下定心丸。今年,蔡河村根据农户自愿,已经整合了逾百亩良田,全部推行旱稻种植。乡亲们盼望着稻谷能从自己手中,自家地里茁壮成长,朱书记便到兰州协调种子、化肥等事宜。

临回兰州,朱书记遇见村里的宋元堂老叔站在家门口,等着向他道别。因怕错过,老叔索性站在门口迎着风边吃边等,见他来了赶忙把右手上拿的自家油饼,硬是从车窗里塞了进来,并连声说这是昨晚上刚炸的,好吃的很,好吃!此时,比油饼的味道更甜更美的,是朱书记心里的滋味。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扶贫先扶智,这是朱森平常对班子成员说的一句话。每次走访贫困户,他都仔细询问老乡家中有没有适龄学生,在哪上学,有什么困难,并梳理分类,一一记录在册。与此同时,他积极向帮扶单位甘肃省文物局汇报,争取到了天庆集团持续给予蔡河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直至大学毕业,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轻了贫困家庭就学压力,还进一步防止贫困户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朱森平与村两委商议,决定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宜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出发点,连续开展了两次“卫生人家”评比活动,通过逐户走访、查看室内外卫生、观察精神面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评出“卫生人家”10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给予每户1000元奖励。活动的火热开展,带来的是村里精神面貌的改善革新,通过评比,村民卫生观念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同时,村容村貌的改善也在进行,为解决村内垃圾乱倒的难题,朱森平与单位衔接,筹集资金2万元为全村506户农户购置发放垃圾桶,继而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村里一下子干净了起来。精神风貌与实地村容的改善,让乡亲们真切的感受到乡村振兴就在家门口!

朱森平:引领村民致富的“洋”书记

脱贫攻坚的奋斗仍在继续,这些只是朱森平帮扶日子里的几个片段,这位从省城下派来,略带书生气息的“洋”书记,通过务实的帮扶,有效的措施,带着对贫困户的惦念,走村入巷,遍访贫困户,用日常点滴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用扎实的工作成果改善着村子里的生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方筹措,带着消毒液和口罩,第一时间赶回村里,与党员干部一道,昼夜守护在检验卡点,和村组干部一起,背着喷雾器在村里消毒防疫,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同吃同干,硬是将一个温文尔雅的“洋”书记变成了乡亲们眼中亲切的“朱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