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文|奶宝育儿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竞争为主的时代,父母都渴望孩子在起跑线上超过其他小朋友,并为其花费了不少心思。

阅读能力,又是早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绘本也是每家的必备物品。

买来时,父母都兴致勃勃地打开带孩子读,大脑里浮现孩子成为学霸的场景,然而现实很骨感,还没读几页孩子就不感兴趣了,最终只能束之高阁、积尘落灰。

于是,便发出了以下疑问和担忧:

我花不少钱买的绘本,孩子真能从中收获到知识吗?

绘本里内容这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图画,对孩子能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其他童话故事或寓言类的书籍,能不能代替绘本?

都说绘本是父母和孩子的桥梁,可我每天给孩子读那么多内容,也没发现孩子对我有什变化?

我问孩子绘本里的问题,他还是乱说,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反复读一本绘本,其余的书都放在一边不肯看,这么小就不喜欢接受新事物,长大后可怎么办?

了解后,发现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大致分为不动手只动嘴的“说服式教育”,而且话里话外透露出“没有打骂管教不了的孩子”这样的观念,十分传统。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家长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冲到跑道前面,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培养小朋友专注力、阅读能力的机构,可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的必备品。

如果觉得绘本没用还昂贵,那只能说明你的阅读方式错了。盲目买买买后,给小朋友读时也习惯照本宣科,这并非顺应孩子成长规律的方式。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01给孩子读绘本为何这么重要?

绘本起源于西方,但却受到了东、西方家长的不断认可,这说明它的作用确实存在。

绘本由大量的图和少量的文字组成,大多数父母买了主要就是睡前给孩子读一读,或者纯粹作为一项玩耍活动,没有意识到绘本的真正作用。

1)点燃孩子的阅读之“火”

一部分家长可能认为字太少的读物会有点浪费,但正是这种“浪费”,在潜移默化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图画才能将小朋友带入他们独有的世界,一个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来定义的世界。

大人不要指望孩子在绘本阅读中学会多少字,最主要的是了解故事逻辑,提升认知。

2)发展想象力

少量的文字解说,大篇幅的图画是孩子想象发展的天堂。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从功利的角度想问题,要鼓励孩子充分想象,拒绝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

阅读绘本时小朋友会有独立的想象空间,这时家长应该充当的角色,不是“文字纠正官”,而是扯出想象“线头”的引导者。

绘本的作用,本就是让小朋友们自行观察图画,从而扩展思维的。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3)增加知识储备

小朋友的生活环境没有大人那么多样化,他们接触的事物也是一点点积累的,而在家读绘本就是增加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

绘本的类型很丰富,日常读过的绘本,在小朋友的记忆里是有印象的。他会通过其中的描述不断认识生活中的新事物,因此你时常会发现,他们的小脑袋里甚至记住了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东西。

4)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完全可以后天培养的,读绘本时家长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到小朋友的环境中,试着从他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看到图画时先不要下主观定义,问问小朋友的想法,并鼓励他多说多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他们观察到的细节比大人更多。

这样的交流可能短时间看不出效果,但逐渐就会对小朋友产生浸润影响。自己的观点被认可,因而更愿意和别人交流,很自然地便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5)提前适应

从小培养孩子读绘本的习惯,不仅仅触发了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同时对专注力与创造力也有正面作用。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这几点对小朋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后,自然能更快适应。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为了规避前文所说的那些问题,请看下述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时以及阅读后,家长要放得开、吃得透。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02阅读前——背景预设

良好的阅读前铺垫,会让小朋友更加渴望绘本中的内容,带着兴趣听,便不用担心枯燥乏味、几页就放弃的问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孩子对绘本便没兴趣,就容易分心,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将一件事高效完成吧?尤其在这个高速的世界里,很少有人能安静坐下来阅读书籍。

因此,读绘本前,先激发小朋友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之后的阅读效果。

很多故事的内容对小朋友来说都很模糊,甚至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如果拿过来就开始给小朋友们读,他不但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甚至会哭闹着打算离开这个乏味的场景。

但如果你换种方式呢?

比如在读《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前,先问孩子:

  • “宝宝知道蜂蜜是什么吗?”
  • “甜甜的那个。”
  • “妈妈对宝宝的爱,是不是像蜂蜜一样又甜又浓呀?你觉得这本书里讲的会是个什么故事呢?”

很简单的一句话,便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间。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之后,孩子会针对你抛出的问题产生继续了解下去的兴趣,你再沿着他的想法,引出其他问题,我想小朋友对于绘本的渴望会很明显。

尽管阅读前的铺垫很容易,却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这也是导致小朋友读绘本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

绘本不是常识书,把孩子“囚禁”在方寸天地间,由父母生硬灌输。问题的引出,才会让小朋友愿意在绘本中寻找满意的答案。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03阅读过程——不同侧重点不同能力

有趣丰富的阅读过程,会使小朋友真正沉浸在此次的阅读活动中。

绘本图画多文字少的特点,是根据孩子认知发展规律制定的,但让整个阅读过程生动有趣,家长要做的可不是仅仅读出来书上的文字那么简单。

想让孩子体验到精彩有趣的一面,绘本阅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出发。

1、提问式阅读——培养想象力

家长给小朋友们读绘本,小朋友们却是在看绘本,他们正处在读图期,更感兴趣的是大篇幅的彩色图画。

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好好提升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看到绘本中的图画,应该先问问孩子他看到了什么:“你来把你看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通过这样的沟通,你会逐渐发现孩子的想象力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2、认知式阅读——增加对色彩及事物的了解

绘本的图画都出自了解儿童心理的美术家以及著名艺术家,以图画的方式展示了生动的故事。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这些画大多是由多种颜色描绘,生活中的万物,包括各种小动物植物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拥有了全新的艺术意义。

读绘本时,我们要不断说出这些颜色和事物的名称,比如“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小女孩”、“这是两只小老虎”,慢慢宝宝的认知量就提升上去了。

而且,这些插画的形式和色彩,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3、多元化阅读——增加亲子互动

“生动”是一切表达的关键,绘本除了“读”还可以“演”。

小朋友都喜欢模仿,他们觉得这很有意思,那我们就让他们享受这份乐趣。

读绘本时家长可以夸张一点,做个“戏精”导读者,要做到学得来“鸡鸭狗叫”、做得了“上蹿下跳”。

你的声音和动作,要给小朋友生动的感觉,让他感受到书本的故事也可以如此有趣。

4、点读式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

很多人会有疑问,这么小的宝宝能认得这么多字吗?

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适用所有宝宝,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如果觉得并不合适自己的孩子可以自行选择。

我们并不需要宝宝认识绘本中的每一个字,加大对简单汉字的点读即可,不必抱有太强的功利心。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买来绘本孩子不愿读?你的阅读方式该“背锅”,要放得开、吃得透


04阅读后——聊书增强理解

当然,阅读后并不是合上绘本就结束了,偶尔对其中内容进行提问,会加深小朋友对绘本的记忆。

想达到高质量的绘本阅读,“聊书”必不可少。

所谓聊书,指的是家长在绘本阅读结束后,对应到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不经意地聊聊起绘本中的内容情节,或问问宝宝对上次的阅读有什么感想。

比如培养习惯用到的一系列绘本,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将现实场景与读过的内容联系到一起,也可以给予适当提示。

家长们不要以任务的形式看待陪伴孩子读绘本这件事,那样并不是孩子们对绘本阅读不感兴趣,记不住书中的内容,而是家长们的责任,阅读方式不对。

总结来说,先勾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再采用多种方式尽量让孩子吃透绘本中的知识,最后利用生活场景教孩子学以致用。

在质疑绘本效果的同时,家长不妨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别错过宝贵的教育时机。

奶宝育儿堂,为0-13岁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关注我,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完美型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