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年的高考和中考失利,你会把问题怪在“疫情”吗?

狂野女子


高考和中考失利的情况年年都有发生,今年应该也不会特殊。

无论是学生的高考、中考失利,还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失利,都会找一个什么来“背锅”,都会怪在其他相关或无关的人、事、物哪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们的一种通病吧。

考试失利也好,生活失利也罢,无论怪谁,但承担后果的仍是你自己,怪谁也只不过是为自己找借口、找台阶、找面子罢了。

不敢承担和直面后果,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和懦弱的表现,这样的人不能说很难成功,但想成功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他没有勇气承担的背后,就是不敢勇往直前,或者不愿勇往直前,不愿从失利、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利,自然也就不知道怎样避免失利,怎样去做、去努力。

高考和中考给予每一位学生的机会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做。失利是你没有准备好,没有好好准备,真的怪不得别人。就像考试迟到了进不去考场,你怨谁?到时间去考场了,发现准考证找不到了,你怨谁?考试期间失眠了,考试的时候精神不好,影响了做题,你怨谁?考试的时候特别地紧张,平时会做的题,没有做出来,你怨谁?

尤其是高考,和今后的人生有很多的关系,你为什么就把握不住呢,连一场考试你都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心情,那么在生活中若遇到那些没有准备的大事情,你会处理好吗?

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虽然没有让你写出来、算出来,但在整个的考试过程中你已经完全地暴露出来了,这也就是有人成为“黑马”,有人名落孙山原因的所在。


超敏教育


高考和中考是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式,2020年由于特殊的疫情原因,全国所有学生都是“停课不停学”,以“网课”学习为主。所以就有很多孩子把疫情当做自己不努力的理由,更想让网课为其背锅。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以网课为理由,光明正大的看手机、玩游戏?又有多少孩子在疫情期间,虽以网课学习,但发奋图强、卧薪尝胆,以求有朝一日报效祖国的恒心和远大抱负。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优秀自律的孩子不会因为网课学习而降低效率,而骄傲自负的孩子,不会因为返校开学而充满学习斗志。就像种庄稼一样,你浇不浇水麦苗都会成长,但收成绝对不一样,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果有学生把中考或高考的失利怪在今年的疫情上,那我想用两则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告诉你答案:

守株待兔,你逮不到兔子,会怪树桩的位置不对吗?

掩耳盗铃,你偷不到铃铛,会怪耳朵塞得不严吗?


一:高考是什么?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通常为每年6月7日、8日,今年由于疫情特殊原因,延迟高考一个月,也就是7.7号和8号考试,这也给所有学生充分的复习时间。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我认为高考是:

1.无数贫苦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

曾几何时,“穷苦的孩子早当家”成为贫苦人们自我激励改变命运最重要的话语,通过哲学辩证法去理解“穷”,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贫苦当作前进的动力。

从小目睹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相比大多数城市条件好的孩子,他们更加成熟稳重,深切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内在的含义,更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奋进精神,对于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珍惜。深切明白只有学习方能改变命运。


所以学习更加努力,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及时解决,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冲刺方案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进入更高的学府。

综合近几年高考成绩,寒门学子逆袭的案例比比皆是。

2.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个转折点

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性考试,无分贫穷贵贱,所以大部分人将其视为人生的转折点,是实现人生价值和优渥生活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人生的转折点也太多,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高考比较公平,高考成绩也决定着我们未来学府走向,大概率也会影响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出生在农民家庭,跟着姥姥长大,刘强东考入人大后,因为家境困难,连生活费都是村子里很多人为他凑的,他就是带着凑来的500块走进了大学,利用各种兼职硬是赚够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完成学业,最终创建电商航母“京东”,成为无数寒门学子逆袭的榜样。

高考也让更多的孩子从农村走向城市甚至国际,有朝一日,学成归来报效家乡,只要迈过高考这个门槛, 总会有一片新的天地,等待你任由翱翔。

3.高考是十年寒窗最直接的证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纵观历史文献,可以看得出古人对于科举考试的疯狂追捧,对于读书的毅力真的是“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十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提名,而高中状元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科举考试是实现“入仕梦想”的唯一途径,当时他们的可选择道路很少,在当时“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下九流”行当,所以大体就只有务农和仕途两种选择,作为“读书人”,金榜题名才是光宗耀祖最直接的形式。所以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只要是“榜上有名”,自己这一生就不会虚度。



高考和科举考试有很多相通点,都是选拔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也有众多差异。

古人读书,只为入仕;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努力读书,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后,才会有更多的行业和工作可供我们选择。

古人不读书尚且可以生活,但是我们如果不读书,很可能会遭遇生存的困境。无论古今中外,读书都是成功最有力的敲门砖,我们今天读书不过是为以后的生活打下最底层的地基而已。

4.高考是能力和素养的体现平台

高考成绩不是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但从某些方面来说,高考成绩也是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非常直接的数值表现。

高考是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过程中的终点,高考成绩的高低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

如果我们面前站着两位刚出高考成绩的学生,前提都是陌生人,一位学生考了700分,另一位学生考了300分,那您从新潜意识里面认为哪个学生更优秀呢?


再换个例子,如果您是公司的老总,同时有两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位是清华毕业的学生,综合能力稍微欠缺,另一位学生则是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但后期工作能力非常突出,您在不认识、不了解他们的前提下,如果仅看学历,您更倾向于录取谁呢?

社会是公平的,但社会又是极其不公的。高考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但是能充分代表某个学习阶段的我们学习能力和强大的自控力。

5.高考是拓宽眼界、提高见识最明亮的一扇窗

高考成绩决定大学走向,双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不仅是师资和生源方面,更重要的我觉得是城市层次、精神方面的区别。

以地级市普通学院和清华大学作比较的话,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高校林立,周围都是优秀的人,你想不优秀都难。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清华大学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在北京有很多大学生联合会,周六日可以和北京各个大学优秀的同学互相探讨本专业学习心得,或者可以去国家大剧院看表演,又或者去“798艺术中心”参观学习,总之北京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的资源太多太多,拓宽眼界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普通学院的学生呢?

一般地级市仅有一所大学,可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或者和其他高校学生组织活动的机会很渺茫,一所四线城市,半天就能逛一遍,谈何提高眼界和综合能力呢?

很多学生都是宿舍打游戏、侃大山、睡到自然醒,“出淤泥而不染”的学生太少,一部分学生只能“同流合污”,混等毕业。



能考上大学的都是优秀的孩子,但整体学习环境不同,对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确实有很大影响。

综合来看,高考非常重要,重要到决定孩子们未来人生走向,但不能说“高考决定所有人的命运”,高考只是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近更高的平台的机会,有了更好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高中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高考也是绝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必须全力以赴,千万别给自己留遗憾。

中考是什么?

中考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检验的是初中在校生能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毕业条件的标准,也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

考试科目包括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等七个科目,有些地区把体育和计算机也列入考试内容。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全国省市不统一,按当地时间计算。

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和很多高中名师沟通过中考和高考有何联系时,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中考决定高考”。

中考的分数决定孩子去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而每所高中里面都会有重点班和普通班,高中大体也就会分成四种班型,重点高中里面的重点班,重点高中里面的普通班,普通高中里面的重点班,普通高中里面的普通班,每种班型里面优秀教师配比、学生整体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请努力到最好班级,不要在高考的决赛中输于起跑线。

北师大上几年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小学和中学是否都来自名校?”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清北的学生,小学和初中都是普通学校,但极大部分学生就读的高中都是当地名校。

中国目前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一分定天下”,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此都嗤之以鼻,但是我觉得分数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衡量人才的标准。

众所周知,衡水中学以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被人们称为“魔鬼学校”,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衡水中学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清北收割机”。

衡中每年重本率都在90%左右,可以说考上衡中,距离自己的清北梦,就仅在咫尺。

大家可以看一组数据:

衡水中学2019年清北录取人数275人,比2018年多出61人。光看录取数量大家可能意识不到衡中的可怕,但是要知道清北在河北省的录取人数总额只有300人,而衡水中学就占了90%,碾压全国所有中学。


而在骄人的高考成绩后面,衡中的招生条件也非常苛刻,每年的录取分数大概在610分左右(满分650)。

无数人抨击衡中的教育模式,但是每年重本过线率都是最直接有力的反驳,请相信,存在即合理。

中考成绩决定接下来三年高中的综合实力,而高中的水准绝定大部分孩子高考的水平。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中考决定高考”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请一定努力考取理想高中,优秀的老师学子都会因为虹吸现象,互相引流,造就重点中学。一所优秀的高中,哪怕是普通班,教师的水准也是相当之高。

综合来讲,中考虽然不能对高考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却有着间接影响,所以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氛围、目标感、教师水平、管理制度等等,都会让“优秀的人更优秀”。

疫情是导致我们高考、中考失利的根本原因吗?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这就叫自强不息。

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这就叫奋斗。

不要让任何事情偷走你的梦想,因为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买单,这就叫目标感。

人有多自律,就有多优秀,比你优秀的人都在拼命,你有什么理由懒惰呢?


疫情不是我们休闲玩乐的理由,网课更不是我们看手机、玩游戏的借口。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1.今年高考、中考不公平

很多家长反映网课学习效率低,孩子由于自律能力差,今年高考不公平。

孩子上网课,家长需要及时监督,但是极大多数家长都有工作,不可能全天监督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经常左顾右盼,沙发坐3分钟、厕所呆5分钟、床上躺一会等等,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中考高考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多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孩子直接反击“你什么都不懂,不用来管我”,家长直接无言。

中考高考的综合知识点确实比较多,难度相对较大,很多家长对其只能“望其项背”。管也管不了,说也说不听,只能任其随波逐流。

作为家长的我们,真的起到榜样的力量和用心监督了吗?

优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假如说你下班之后直接躺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孩子不看手机,这可能吗?


假如说你把工作文件随便一丢,杂乱无章,你却要求孩子把所有的学科资料摆放整齐、梳理清楚,这现实吗?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做好榜样,首先我们得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每一步计划和方案,才能更好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

请相信随心所欲的家长,培养不出优秀自律的孩子。

《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既然网课学习是必然趋势,那么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网课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把网课学习当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状态,任何学习模式都得不到理想的成绩回报。

2.今年高考中考又是绝对公平的

网课学习没有所谓的同学打扰,更没有所谓的听不清老师讲课,所有课件都可以反复播放,对于听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做好记录,这才是应有的学习状态。



我对象是公校老师,网课开始阶段时,她的目标理想是“把所有的网课课件做到尽量完美,不想因为网课而耽误孩子的学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孩子们到点准时上课打卡,已成为奢望。

所有学生基本会分为两拨:一波是认真学习、完成作业,父母及时反馈孩子学习状态的;另一波是家长懒得监督孩子,学生上课不打卡,作业极不认真又拖拖拉拉的。

到网课结束,孩子们正式返校开学的时候,成绩如何立判高下。

以高考为例:

学习模式:所有学生都是网课学习。

学习时间:学校统一上课作息时间表,且各省份高三都省域同步返校开学。

学习内容:各学校讲课速度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在高二结束前把所有高中知识点学完,高三都是复习阶段,所以学习内容相同。

考试时间、内容:今年高考全国都是在7月7号8号考试,各省份教育模式、考试科目有所差异,有些省份是独立命题,但省内高考内容都是绝对相同的。

录取原则:所有省份都是省内排名择优录取,和外省考生成绩没有任何关系。

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高考是绝对公平的。

中考也都是同样的学习模式,学习时间考试科目,且以市为单位同步开学时间,市内排名择优录取,所以中考同样公平。


努力和成绩是成正比的,真学习还是假努力,成绩骗不了任何人,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才可成江海。

踏踏实实网课学习,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科学合理的冲刺计划和方案,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综上所述

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失败便不再遥远,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悲剧。

疫情期间考察的正是所有学生的自律能力,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优秀,从某方面来看,网课学习更能反映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

诚然,很多学生对突然的网课学习不适应,更无从下手,但这也是我们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及自我突破的毅力。客观条件在学习中确实有重大影响,但毕竟是外因,而且是可以调节改变的,只要主观努力,客观条件虽差一些又何尝不能成才呢?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没有任何意义,社会在抛弃一个人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假如今年中考、高考失利的话,和疫情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速删)


上善李老师


如果2020年的高考和中考失利,你会把问题怪在“疫情”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

首先声明:我早已脱离了中考和高考的苦海。所以无利益相关。

这个问题下面大部分人都写着“不会”二字,这我是认同的。

但是,考虑的还不够全面。

疫情导致假期延长,我国所有省市都展开了线上教学,网络上课。

要知道一点,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一心一意的学习的。

半个多月前,一篇《痛心!张村镇台湾村贫困户女儿服药自杀,只因没有手机上网课》火遍全网。

贫困户有三个孩子,老大念高一,老二就是自杀的那个,自小学习成绩优异,老三是个在念六年级的男孩。父亲残疾,母亲有精神病。

一家的生计都靠着父亲替人补鞋,一趟不到20元。

当别人在上网课的时候,她可能在做饭;别人在写作业的时候,她可能在种地。

不是她不努力,她只是没有选择。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到别人家去蹭蹭?

站着说话不腰疼,整个镇都这么穷,别人自己碗里都只有一口,凭什么分你半口?

这样的例子,绝不在少数,只不过,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看不到也听不见的。

如果没有疫情,像这位女孩这样的贫困学生,是不是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余地和机会?

可偏偏,疫情的到来让他们丧失了对他们而言相当宝贵的翻身机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许,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翻身的机会了。

好在,这只是少部分。

我没有去抨击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

我只是把它写出来,让大家看,仅此而已。

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不公平是一定存在的,教育更是。

成熟的人,首先要清楚这一点,并接受这一点,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努力发展。

当疫情降临的时候,拼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学生背后的家长和家庭。

父母有文化的,天天陪着孩子,甚至能教高三的数学物理;父母有钱的,可能会在疫情没那么严重之后给学生请家教;父母没文化也没什么钱的,除了耐心的开导与陪伴,真的很难给予孩子太多学习方面的帮助。

但是,不要觉得委屈和焦虑 ,更不要去抱怨不公平。

我已经说过了,首先要承认不公平,然后在这基础上努力发展。

我小时候经常听我妈跟我说:妈妈是没什么文化的,学习的事情得靠你自己。

我父母都没有高学历,也从没给我请过什么家教,好在我自己还算争气,中考高考成绩都算理想。

总结一下,刚刚我说了两个点:

一,以少数的例子说明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学习的事实。

二,教育有其不公性,要学会接纳与努力。

那么回归这个问题,我相信,能看到这个问题和回答的人,一定不属于“没有学习条件”的这类人,顶多只不过是条件差了点而已。

而且我敢说,绝大部分毕业班的学生,在这段时间,父母一定会加倍照顾,绝不至于成天霸占你的时间让你做家务。

如果有,那么情况一定是你不认真上课,并且多次玩游戏玩手机被抓住,导致他想“教育教育”你。

所以,你就别给自己找借口了。

别人是没条件学习,你这是有条件却自己不努力。

我最烦一些人大考失利之后,假惺惺地说没考好。

“哎呀,这次状态不行。”

“唉,运气真差,就刚好考到我不会的了。”

啧啧,麻烦怨天有人的时候想想自己配不配。

中考高考当然存在运气这么一说。

但是!当你准备得足够充分的时候,即便运气很差,你也能靠自己过去的努力,去撑起理想。

万一,真的很努力却失败了,我告诉你,不必气馁,因为你已经学会拼搏与坚持了,有所成就是早晚的事,中高考的挫败,是上帝在在帮你淬炼心志。

疫情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影响,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验呢?

有心态,会自制,能坚持的学生将会有两种结果:

遥遥领先和黑马逆袭。

没心态,不自制,易放弃的学生也只会有两种结果:

继续垫底和无能狂怒。





seiluy


关于疫情下的中高考备考失利的原因,我谈谈我的观点。

就在昨天晚上,我家孩子这周网课学习有所懈怠,我和儿子对学习效果低下和疫情到底有没有关系,相互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达成一致的观点。

如果中高考失利,疫情的影响微乎其微,疫情不是中高考失利的借口。

中高考失利和疫情不存在因果关系

1.疫情之下中高考备考环境的统一性

2020年中高考备考遇上新冠疫情,对每个备考学生来说,大环境是相同的,都在家隔离防护,统一不能按时到校上课。上课的形式都同样利用网络直播教学。

在教育部统一要求指导下,各地教育系统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利用各种直播软件,积极执行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教学要求。

在全民居家抗疫的特殊情况下,网课直播无疑是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我所在的洛阳,从大年初六都开始按课表上网课了。看看现在国外疫情肆虐的国家,学生们学习的环境是怎样的,我们就不会拿疫情来搪塞自己的考试失利吧?

2.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公平性

这次新冠疫情之中,为了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从国家到省市,再到各县乡村,广大教师在奋力学习操作各种直播软件中,get到一个个新的技能,录屏录课互动直播,开辟出网络直播课堂的新天地。客观公正来说,国家到地方到教师,都已尽最大努力把疫情的不利因素将至最低

停课不停学,各个地市教育系统都严格执行,从小学到大学,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参加网课直播学习。政府部门和通信公司也为网课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高三和初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中高考不受疫情影响,他们克服非常时期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受限制的种种困难,一心一意助力自己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孩子们,想方设法确保考前复习的有序高效,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极致的教育情怀保证了疫情大环境下教育学习的公平性。

影响中高考失利主要原因

2020庚子年,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影响并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价值取向的追问,对工作应持有的良好心态,对学习终极目标和意义的深刻理解。

在现在统一的大环境,以及教育各部门和教师们尽力确保教育公平性的前提下,如果中高考失利,就要从自身的努力程度找找原因了。

当河南南阳淅川一中的高三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半到房顶蹭网,“凿壁偷光”的时候你在干嘛?当泰安一中西藏班的学生步行40分钟,爬到山顶学习的时候你在干嘛?当西藏女孩坐在雪山顶上冰冷的石头上,专心学习的时候你又是在干什么呢?

当中高考遇上疫情,靠什么取胜?

1.心态。面对疫情特殊时期,调整自己心态,相信自己能在老师们的全力引导教学下,能从这次疫情之中学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疫情下的学习成效如何,是对自己成长最大的激励和考验。

2.自控力。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习是否拥有高度的自律性。这次新冠疫情下的学习中,拼的就是自控力和自律性。

3.执行力。紧跟老师的教学复习节奏,列出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尽力让自己每天都在充实有意义的备考时光中度过,中高考就有望考出满意的成绩了。

2020年中高考遇上新冠疫情,我认为对于中高考学生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是弯道超车绝好时机,更是自己人生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大磨练,大受益。如果中高考失利了,就先扪心自问,我对自己的学业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勤奋努力?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真的是无愧无憾吗?因为,疫情不是消极懈怠的借口,而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且获益最大的学习契机。


沐宝妈妈的半闲斋,感谢您的关注阅读。如有获益,请关注!欢迎评论交流!


沐宝妈妈的半闲斋


如果2020年的中考或高考失利,我不会把中考或高考的失利,怪罪在疫情的。

首先,疫情又不是我一个人的疫情,疫情是全国人民都有,大家都不能去学校上课,都只能在家上网课,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是公平的。

再说了,今年2020年,为了今年的疫情,有多少医生和护士奋战在抗疫一线,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有多少医生和护士丧失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就一个中考或高考,有什么好抱怨的?

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不能抱怨命运的不公,有些人毕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些人得到了毕生追求的,有些人失去了与生俱来的。不管这个世界是否公平。我们何不用抱怨的时间,来思考,来努力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中怎样生存下去,怎样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一味无用的去抱怨。

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的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依然可以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应该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郭氏数学


作为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本次疫情影响是全国,各地学校开学时间有国家教育部控制,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

高三学习基本没有新知识点的增加,都是对前期知识的重复,做题做题不断做题,重复再重复。对于自觉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优势,在疫情影响下,各地大学分数线同比上一年应该会有所下降。

当你在睡觉时,别人在学习,你在打游戏别人在学习。考不好,不能怪疫情,只能怪自己,找理由都是失败者的做法,不要感叹社会不公平,不要去想考不上怎么办,应该时刻告诉自己我今天该努力。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不努力必定不能成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时间在这里发问题,不如多去练两道题,万一考到了呢,0零点五也会压垮你。


乌鸦长得像键盘


不会。失误了得自己找原因而不是借口,疫情可能是影响学习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绝对因素。

高考确实是一道分水岭,可高考之后的分水岭还有很多,你依然有机会达到你想达到的高度。

我想告诉你,不论你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你没有选到心怡的大学或者专业,都可以补救。

若是一定要学某一专业,大一的勤奋努力可以换来转专业的资格(具体时间每个学校各异),你还是有机会学到它,不过会累一些,因为你最初就读的专业的绩点要求会很高。

而若是一定要上某所大学,我希望你不是直接选择复读,而是深思熟虑一下,研究生时再去可不可以。


亲子真好玩


我热爱学习,热爱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不。错误需要自己去发现,而不是找借口。疫情可能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但不是绝对因素。

高考的确是一个分数水岭,但是在高考之后还有很多分数水岭,你还有机会达到你想要达到的高度。

我想告诉你,无论你在哪里遇到问题,如果你不选择信宜的大学或专业,你都可以解决它们。

如果你必须学习某个专业,你第一年的努力可以让你有资格改变你的专业(具体时间因学校而异)。你还有机会学习它,但它会很累人,因为你最初专业的分数要求会很高。

然而,如果你一定要去某所大学,我希望你不要直接选择继续你的学业,而是要仔细考虑当你是一名研究生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再去一次。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了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喜欢的可以加个关注点个赞呗!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交朋友的,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评论留言啊!


有地有理有施哥


如果2020年的高考或中考失利,会不会把问题怪在疫情上?针对这个同学的这个问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信念很重要,念头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你天天想着高考失利了,就有可能真的导致高考失利。这在心理学上叫吸引力法则。所以不能老有着负面的念头,要每天更多拥有正面的想法:我一定可以取得高考的全胜!无论如何我都会是胜利者!抱定这样必胜的心态,去全力以赴的行动。

二、不要成为受害者。问题出现了,不要把出现问题的原因推到其他人身上,更不要把原因推到环境的身上。这都是大环境的错,这都是疫情惹的祸: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注定会成为受害者。最好的心态是万事找内因,也就是说更多找一找属于自己的原因:在冲刺高考学习方面,哪些地方我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我能做的更多更好的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让自己发生积极的改变。

三、问问自己,我可不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昨天看一段关于衡水中学学生的视频,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受环境疫情的影响,而是每天早上固定的5:30起床,像在学校一样,一如既往的开始早读,除准时接收学校网课之外,每天固定的做两套卷子。也就是说作息情况、复习进度、做卷子的情况,都跟在学校里边的节奏一样。我想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就不会担心疫情的影响。

三、去掉压力,因为水涨船高,水落船低。疫情影响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所有的学生。你一个学生不在学校上课,你们省的所有的学生也都不在学校上课。所以,将来高考的分数线会整体的降低。也就是说你与全省同学相比,该处在什么样一个位次,高考时还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次。所以疫情对你将来的高考升学的影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四、高度自律,摒弃杂念。当下必须去除杂念,专心学习。排除一切外在与内在的影响,让自己保持着与在学校是一样的学习节奏。在没有老师、同学监督的情况下,做到高度自律。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有严格的时间作息规划。将来的高考赢家一定属于高度自律的同学。

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目前在家上网课的好处是:你在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里边,没有外界同学的干扰,可以做到尽心的听课,尽心的思考,安静的做题。是的,没有任何空间比这个空间更加有利于做题与思考的了,这特别适合高三第二、第三轮复习(往年备考,很多同学一般到这个备考阶段的时候,还会主动申请在家学习呢)。再者,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可以尽其所能地收集利用学习资料。而且空间自由,时间自由。

五、重拾自己的阳光、自信。高考在某种意义上考的是心态。拥有良好心态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胜利的一半。所以一定要重新拾起自己的阳光自信,何时何地都拥有积极的心态,无穷的动力,相信自己将来一定可以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相信自己,创造奇迹!

“大师高考”与你携手同心,伴你在高考备考的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大师高考


这怎么能怪疫情呢?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受到疫情影响,那可以怪,关键是人人都受到影响,所以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实际上,对那些学习自觉的学生来说,这恰恰是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学能力,最重要的习惯,是拥有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样即使不听老师讲课,照样可以学得很好。

结合我自己作为老师的历程,就很容易说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老师都觉得做老师很辛苦,而我却做得很轻松。作为老师,我从刚参加工作开始,就只专注做如下一些事情:1.改善学生学习态度,让他们愿意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3.指引学生学习方向与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4.解除学生心理上的疑惑,让他们持之以恒地学习。

这些事做好了,老师就轻松了。实际上我很少讲课,新课阶段,每节课我都让学生先看书,讲解不超过10分钟,从来不布置作业,都让学生找适合自己水平的题去做,既然不布置作业,当然也就不用改作业,高三复习阶段,我往往只在上学期第一轮复习阶段每节课讲10到20分钟的课,到下学期就完全自习。每天轻松自在,而学生的成绩还远远好过其他班。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我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所以疫情来了,在老师没上课的情况下,如果你掉队了,那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不够自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