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二年級的萌萌的寫作業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每次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萌萌都會拖拖拉拉好久才會完成。

一旦家長訓斥兩句,萌萌就雙手抱胸,撅著嘴吧躲在角落裡悶悶不樂

基於孩子這種情況,萌萌的爸爸媽媽決定來輪流盯著萌萌做作業。

時間長了之後,一旦沒有在一旁盯著,萌萌的小手就會蠢蠢欲動,一會兒扣扣這裡,一會兒又摸摸那裡,沒有一陣安分寫作業的時候。

萌萌的這種做法其實是一種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

一位資深的小學教師曾經說過:"絕大部分孩子都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對症下藥,要想解決問題我們首先就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即孩子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家長大包大攬

現在的小孩子大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子轉,尤其是長輩對孩子的愛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

因此,很多父母和祖父母對小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自己能做的都替小孩子做了,生怕孩子累著。

這樣看似是關心孩子,實則使孩子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世界的機會。孩子要在實踐中才能成長,溫室裡的花朵永遠學不會靠自己的力量適應大自然。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2. 未被培養學習的興趣

在"唯成績論""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觀點的包圍下,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免感到焦慮。

再加之現在很多幼升小還有很嚴格的考試,所以一些幼兒園和家庭教育都側重於給幼小的孩子灌輸一些"有用的"知識。

比如說,在本該讓孩子們體驗遊戲的快樂的小班時候,就讓孩子們學習識數、背古詩、寫漢字等"超綱"活動。

雖然孩子們可以學到 一些知識,但是過早過多的教學活動並不適宜幼小的孩子。通過死記硬背等僵硬的方式給孩子們"填鴨式"教學,之後過早地將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磨滅掉。

這樣孩子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會從心底裡反感學習、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孩子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好比擁有了自由翱翔的翅膀。作為家長可以採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呢?

1.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前提

人們常說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人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常伴隨著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對個體活動,特別是個體的認識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與學習動機具有密切關係,一個好的興趣能引起學生的內部動機,產生需要感,從而已到達自主學習的目的。

因此,家長朋友們可以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探索欲和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比如說,家長可以在假期時帶領孩子出去遊玩,增長見識,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變得更加豐富與立體。

去美術館,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意識;去科技館,見識最新的科學技術;去動物園、植物園,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凡此種種,其實都在培養對於這個世界的興趣。孩子在實踐探索中對世界產生好奇、產生疑問,所以在學習學校的知識的時候,孩子們就有學習的慾望和動力了。

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就是孩子學習的"源動力"。

2. 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是主體

有效的方法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重要武器和工具,要想真正地學會自主學習,就必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

(1)學會預習

預習是孩子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在預習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可以學會自學,還能夠把要學的知識與自身經驗聯繫起來,為正式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若孩子預習做到位了,那麼它會點燃學生的自信,它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從而轉化成學生內心的認知驅動力。

通過預習,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因此,家長可以督促並幫助孩子學會預習。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2)學會實踐

動手操作是幫助孩子自主掌握知識,發展潛能的"金橋",是孩子求知增智的重要環節。若家長朋友們可以為孩子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還可以有效調動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

另外,孩子們也可以通過實踐操作,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可以主動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生活是最大的實踐舞臺,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把實踐想的太高大上,它就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說,家長想讓孩子學會認表,那麼在交給孩子認表的方法之後,家長可以藉由自己手頭上的活騰不開手而尋求孩子的幫忙。問問孩子幾點了,讓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實踐中學會辨認鐘錶上的時間。

(3)學會競爭

競賽活動能激勵人們的鬥志,能克服人們的惰性心理。有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在競賽狀態下比無競賽狀態下運轉更快、效率更高。

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利用大腦這一特性,在生活中為孩子創造競賽的機會。

比如說,在家裡有雙胞胎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們玩一個"比誰快"的小遊戲。面對同一項家庭作業,家長可以作為裁判,看看那個孩子寫得快,勝者有獎勵。在競賽加激勵的狀態下,孩子們會被激發出學習的潛能,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快感,學會自主學習。

一學習就崩潰,非要盯著才學習,孩子其實是欠缺自主學習能力

當然,這種比賽的小遊戲一定要適量,不可把這種遊戲變成一場孩子之間敵對的一個因素。畢竟,家庭和睦才是孩子好好學習的基礎所在。

好了,今天關於孩子的自主學習分享就討論到這裡了,各位爸爸媽媽有更好的建議一定要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