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信軍:2020年房市漲價曇花一現,股市漲20%是大概率

梁信軍:2020年房市漲價曇花一現,股市漲20%是大概率



疫情第一波影響財政、貨幣政策走向及對資產市場影響

我認為疫情是一個過程性的,現在官方的口徑認為4月份疫情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減緩,我個人預計可能沒有這麼樂觀,我預計到5月份會大幅度的減緩。



梁信軍:2020年房市漲價曇花一現,股市漲20%是大概率

財政政策走向


第一,怎樣補貼家庭。
家庭由於就業收入受影響,同時又有新增加的開支問題,家庭尤其是中低端的家庭,的確面臨著生存壓力,所以對這樣的家庭的消費補貼,我覺得勢在必行。
第二,怎樣救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
有很多中小企業現金流非常緊張,所以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怎麼樣對這些企業和家庭進行救濟,我認為迫在眉睫。做好這兩點,可以有效減少第二輪需求和供應的衝擊問題。

貨幣政策走向


政府在貨幣政策方面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因為1月份的通脹漲得非常快,CPI經過長期低迷,在二點幾左右,但1月份的CPI衝到5.4,這是過去8年來最高的了。上一次是在2011年、2012年,還有2008年、2007年,以及2004年到過5.4的規模。
也就是說,近20年當中,這是第5次CPI衝到5.4。
如果大家注意一下2003年的非典,你會看到非典過後將近半年多,物價是不斷的往上升的,所以現在在貨幣政策的選用上就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經濟學上常用的所謂的滯脹。


從2017年開始,政府就一直在去槓桿,在去槓桿、穩槓桿方面,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比較連貫的。其實,現在槓桿的確是非常高,我們看到像居民部門,也就是家庭部門的債務佔GDP將近50%。如果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加在一起,大概有210%,也就是企業部門將近160%左右,如果再加上官方公佈的政府部門的37%,那總數基本上在250-260%左右。
GDP的槓桿250%,在全球比較來說都是非常高的,這肯定是最高的一批國家之一。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繼續升槓桿 ,我覺得顯而易見會帶來兩個後果。


梁信軍:2020年房市漲價曇花一現,股市漲20%是大概率


  1. 對海外融資成本影響


第一,海外的資本、投資人對於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償債能力會產生非常大的擔心。這種擔心之後,直接的後果是國家的評級、企業的評級可能會隨之調整。
第二,國際融資的成本會進一步提高。
第三,甚至會擔心債務的可持續性,導致外資進一步流出,從而對匯率的穩定產生非常大的困擾。
所以我認為,有比較大的概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內外融資成本的不斷變化,內部融資成本低,外部融資成本可能會顯著地升高。
如果加槓桿的貨幣政策得以實施,那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梁信軍:2020年房市漲價曇花一現,股市漲20%是大概率


2. 對國內資產市場影響


房市



對於房市,有很多人很關心,關於房市的問題,其實我一貫的觀點是很清晰的。住房的漲和跌有幾個因素導致。
第一個,是供和求的問題。
我覺得答案是清晰的,在中國整體的範圍內,供過於求,特別是住宅。
第二個,房市也是一種貨幣現象,它跟貨幣的利率,即銀行的存款或者貸款的利率以及貨幣供應是有關係的。
第一,如果利率下降,房市有很大的概率是要漲價。如果加息 ,房市會跌價。第二,如果你多發貨幣,房市會漲價。如果你控制貨幣發行量,房市會跌或者是不動。現在從貨幣政策來看,可能都是對房市的漲價是有利的。
第三個,房市也是人均財富跟GDP發展階段的一種現象,從中國看,無論是人均GDP,還是二手房的交易量等方面,都不支持房價還可以持續的大規模增長。


第四個,也是一種家庭資產配置。
根據最近的一次,也就是2017年年底的家庭資產配置的大規模抽樣調查顯示,中國的城市家庭、城鎮家庭90%左右的資產已經配在房地產上,所以我就很難理解,一個家庭已經把90%的資產都配在房地產上了,你怎麼能指望它增加對房市的資產配。
所以,如果今年房價漲價也只會是曇花一現,並不是健康的供需兩旺的現象,更多的是一種貨幣推動,而不是需求拉動的現象。

股市



對股市,我覺得毫無疑問也是會有催長的效果跟作用的。我相信有非常大的概率,到今年年底會有20%以上的增幅。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貨幣的發行問題,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估計,最後還是要看國家的政策實際實施情況。當然有一點,從現在開始到整個疫情結束,我覺得股市還是會有跌的空間。
所以,今年除了房、股市之外,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是利好。
疫情第二波影響弱勢行業向龍頭集中、新在線行業獲得成長

像旅遊、餐飲、航空這些企業會遭受起碼3~4個月的影響,業績如此大幅度的下滑,會出現什麼情況?



首先,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
很多負債率比較高、規模比較小、自身資本墊資不夠厚的企業會被清掃出局,更多的市場份額會向頭部企業集中。
從戰略上這次疫情會帶來兩個非常重大的改變,如2003年的SARS,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突變性的變化。
第一個,第一次把中國的PC遊戲行業搞大了。同時催生了在線的購物。
這次新冠肺炎,我想第一個就是在線教育,第二就在線辦公。
第二個,我覺得對所有的企業來說,有非常大的概率,貨幣政策會很快寬鬆。


提問


Q1:疫情對中國深層次的影響以及怎麼看中國的長期發展趨勢。


梁信軍:這裡面我想先說一兩句供大家批判。我們先看過去,我們說中國好,好在哪裡?然後再想想好的東西還存在不存在?再想想有什麼新的好的東西?這樣我覺得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的長期發展趨勢了。


過去我們說好是中國的中產階級的市場增長非常快,很大,我認為這個是成立的,未來也存在。


但是你同時要看到他有沒有從養老當中受到很大的壓力。養老這裡面。第一這個需求是存在的,中國的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全日本的總人口了,大家看看日本是什麼樣一個養老社會?這個養老是需要支出的,如果國家不能幫助擔待 ,是需要有家庭支出的。這些家庭支出養老的費用毫無疑問會是給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會有一個壓力的。


第二就房地產,剛才我提到城鎮人口的他的家庭資產配置90%左右已經在地產上,假如地產貶值15~20% ,家庭資產的損失量是非常大。所以我們看,中產的市場還存在不存在?未來還是不是個優勢?我覺得不能簡單的根據歷史數據去算,你還得疊加養老康復的現金需求,以及地產價值的保值的可能性來來衡量。


第二個,中國過去的優勢是低成本的勞動力。這個問題我想我不用回答了,是不存在了的。


因為跟東南亞比較,我們這個優勢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我們有一個是存在的。我們的研發人員還是很便宜的,所以如果中國在研發方面有創新,有規模性的發展,我覺得還是OK的。


第三個,中國的優勢過去是企業家。


企業家們夜以繼日地幹活,睡得起地板,做得起老闆。我想企業家階層政府已經注意到了,我覺得政府還是需要給他們一個穩定的、更安心創業的環境,這樣 ,企業家的優勢也許還可以保持。


第四個,供應鏈優勢。


供應鏈優勢中國是存在的,這也是改革開放到今天為止鍛造出來的,但是現在的確是受到東南亞很大的挑戰,特別是越南。


所以我們講就是說中國未來還有些什麼特別的,剛才講的是過去的優勢,還有一個特別的優勢,就是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我們是鍛造出了獨特的優勢。所以在移動互聯網AI這個領域,包括供應鏈方面,我覺得我們是這些年新增出來的東西。


但總體來說挑戰我認為是非常大的,剛才其實我已經講了,如果你面向未來15年、20年,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但是從投資來說,我們不能用感情來替代理智的判斷。理智的判,要告訴我,未來15年、20年全世界增速最快的經濟體,前5名前10名的經濟體不是中國,我覺得就是印度,這是事實。而且印度的體量並不像大家想象的小,它是全球第7名。所以我覺得這是我要說清楚的。


Q2:哪些行業會有發展機遇?


梁信軍:其實我剛才也講了。第一個我覺得是醫療跟養老行業,這次疫情也再次證明了。第二個我覺得是online這個東西,剛才我特別提到中國未來的新優勢就是online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所以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所有應用是中國非常獨特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值得好好再去看看。


Q3:在疫情下企業應該採用什麼措施 ?


梁信軍:第一,國家應該很快就會不斷的去出臺對家庭和中小企業救濟的措施,你現在就應該準備好材料去申請。第二,國家應該很快會出臺寬鬆的貨幣政策,你現在就應該準備好所有的材料去申請發債,最快速度去發便宜的債,發儘可能大的規模。對你肯定是有利。


從戰略上,我覺得你應該向線上的業務轉型,我覺得包括長江在內,是必須要思考,這次危機看上去我們是不得已為之,但真的如果持續到5月份、6月份你怎麼辦呢?你就全部都在家辦公了?就不幹活了?我認為是趁機可以去發展線上的方式,這是很好的。


再一個我覺得行業龍頭,有這麼多中小企業,確實都撐不住了,當然能救,你應該去救一救。再者,我覺得你也是可以趁機跟同行走不同的路,有些事要退出,你應該趁機往前進,把地盤再搞大一點,集中度再高一點,我覺得是完全可行的。


有些人擔心說疫情後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會不會惡化?恰恰相反,我覺得不僅不會惡化還會優化。而且我認為會放水,所以大家把臉盆、水桶都準備好,早點去接就好了。


Q4:中美的政治博弈相關問題。


梁信軍:我剛才講了,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就是你一年的新增1000億美元,連續兩年或者說新增2000億美元,連續5年,你現在2000億美元不是個小數字,我們現在這麼努力,我們從美國進口量也就是一兩千億美元,你每年相當於要翻一翻,你想想美國人究竟什麼東西可以賣中國呢?這些東西國內的生產商肯定會有影響。


倒過來 ,對於外部的其他的對中國的供應商,就其他國家市場共享也會有影響,所以我認為是非常現實的。這個問題當然答案見仁見智,但是大的方向我覺得是很清晰的。


而且對供應鏈的影響我覺得也是現實的,這一次病毒疫情會導致很多國際企業對於供應量完全在中國的這種現實擔憂,這也是個事實,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可迴避的。


Q5:房地產相關問題


梁信軍:我剛才答案也很清晰,我覺得房地產今年下半年會漲價,但是是個短期現象,沒有改變,房地產供過於求,包括我們到現在為止已經過了房地產的旺盛需求的這樣一種人均GDP的階段的一個基本事實,而且也導致了家庭在房地產行業已經積累了房地產的資產配置方面,已經積累了極大的這個風險。如果房地產一旦要是崩盤或者下跌,對家庭資產的殺傷力,對金融機構的殺傷力是核彈級的。


我覺得如果中國有一天將來有非常大的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十有八九是跟房地產有關。所以我覺得地產如果從我個人來說,包括企業的資產配置來說,我都不建議大家再去追配。當然你要抓短期的這麼幾個月的行情,我認為還是可以考慮的,就怕很多人變成了韭菜。一看房價漲,你還不斷的往裡面屯,正好人想出貨的都給你們加了,這是完全可能的,我就想出貨的朋友現在是好時機,反正漲麼,快點走。


Q6:疫情過後人民幣的匯率問題


梁信軍:其實就看看國家的貨幣政策怎麼走,貨幣政策,如果你要是大規模的加槓桿,我覺得對於中國的償債能力,償債的速度,包括人民幣的穩定肯定是有影響的,這是一個人民幣的信心問題。


Q7:關於中印之間的競爭


梁信軍:我認為真的還不存在特別大的競爭,就像剛才講的出口的市場也不一樣,中國還可以對印度進行出口。第二,中國完全可以成為印度的資本的供應方。另外中國也可以從印度去學習到很多東西,不要總是覺得印度要向我們學習。所以我覺得中印的競爭,如果有,也在十來年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