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說到歷史上的瘟疫,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歐洲令人談之色變的黑死病,即鼠疫,這是隨著蒙古西征帶去歐洲的一種疾病,造成了歐洲十分之一人口的死亡,最終反而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到來,歐洲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而在中國,明朝末期和清朝後期也先後爆發了鼠疫,也對歷史造成了一定影響。

但要說到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瘟疫,當屬東漢大瘟疫。

東漢王朝是由王族劉秀起兵,戰勝王莽末年起義的綠林軍、赤眉軍而建立的,史稱“光武中興”,東漢王朝因為是復辟建立的,所以在整體的國勢上採取了守勢。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東漢地圖

雖然東漢整體保守,但是東漢畢竟也有一個漢朝的名號,憑藉著西漢的強大威望,特別是漢武帝時期多次打擊匈奴的餘威,竇憲聯合了投降漢朝的南匈奴,一同擊敗了北匈奴,勒石燕然,創造了不亞於霍去病的功勳,同時,班超收復西域,東漢王朝居然再次達到了全盛的地步。

漢和帝永元年間,東漢國力達到極盛,被人稱之為“永元之隆”,然而漢和帝未能解決貫穿東漢始終的外戚亂政,加上東漢王室一貫的短命,漢和帝只活了27歲。

東漢王朝在國勢上採取守勢的同時,十分推崇儒學教育,社會風氣十分淳樸,但是到了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時期,政治腐壞,社會風氣奢靡,在一種末世感的狂歡中,東漢王朝生病了。

公元168年,漢靈帝即位,即位不久的他,搜刮錢財、賣官鬻爵,不久後的公元171年,東漢京城洛陽開始流行了一種傷寒,在那個社會發展條件還十分弱的時期,這種傷寒一開始只被認為是風寒,並未得到及時的關注。

幾年之後,從洛陽、南陽開始,整個中原大地都開始流行起了這種傷寒,隨著疫民越來越多,連漢靈帝都不得不停止了遊樂,開始重視起了此瘟疫。

歷史記載的這次瘟疫或許就是最早的病毒性傳染病,一般來說,病毒性傳染病怕高溫,等到了夏天,病情自然好轉了,漢靈帝覺得是上天保佑,又開始玩樂了起來,而且對敢於納諫的官員繼續打擊,史稱“第二次黨錮之禍”。

事實上,東漢王朝並沒有消滅此瘟疫,以當時的認知水平更不知道“病毒”、“傳播”這些現代詞彙,還以為是上天的保佑。就在東漢王朝繼續醉生夢死的時候,天氣的轉冷讓瘟疫再度爆發了。

公元173年,即漢靈帝熹平二年,瘟疫再度捲土重來,同時,瘟疫所在的地區也從洛陽、南陽擴散到了整個東漢十三州地區,這次瘟疫成為了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威力最大的瘟疫,出乎人意料的是,這場瘟疫整整持續了六年之久。

相關史料記載,這種疾病主要症狀為:由動物傳播,死亡率很高,患者通常會發高燒,咳喘,最後氣絕而亡,而且有著極強的傳染性。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瘟疫中,時年20歲的南陽人張仲景感觸極深,晚年的他回憶道: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也就是說,他本來是大家族的一位貴公子,因為這場瘟疫,200多人的宗族十年內病死了三分之二,看到如此慘狀,張仲景十分悲憤,他決定親自學醫,醫治此病,他用棉布做成了面罩,親自深入疫區,瞭解病情,後來他把總結的一套方法寫成了一本書,就是著名的《傷寒雜病論》。

甚至傳說,張仲景為了讓病人都能吃到他的藥物,把藥物包在了麵皮中,分發給大家,這就是“餃子”的由來。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後來成為了中醫學者必讀的書目,甚至有“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的說法,而張仲景也就此奠定了在醫學的地位,被稱為“醫聖”。因此,大家也就知道了,為何東漢時期盛產神醫了,比如張仲景、華佗,實在是那場史無前例的大瘟疫導致的。

大瘟疫導致強盛一時的東漢王朝開始衰落,數百萬人口的死亡讓全國瀰漫了一股悲觀末世的感覺,這個時期,講究修仙成道的道家思想開始在民間重新流行了開來。

大家都知道,西漢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曾經在戰國時期煊赫一時的墨家和道家思想遭到沉重的打擊,墨家就此消亡,一直到清末才隨著西方思潮復興,誰也沒想到的是,道家思想居然重新流行了開來。一部分儒學家將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和儒學中的“讖緯”結合,發明了一種名叫“玄學”的學科,整天清談,討論一些所謂的“玄遠曠達”的事蹟。這種清談的思潮一直延續到西晉時期,在羯族石勒起兵後,他對於這種清談深惡痛絕,並下令活埋了西晉的清談領袖王衍。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竹林七賢

與此同時,那場瘟疫會導致病人身體寒冷,於是一種毒品,名叫“五石散”的開始流行開來,服用的人會渾身燥熱,精神狂躁,可以說,魏晉風度的狷狂一部分就來自於五石散,魯迅先生專門寫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來論述。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五石散

同時,普通民眾的悲觀感和恐懼感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名叫“于吉”的方士,將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道家、名家等各種思想融為一爐,寫了一本名叫《太平經》的書籍,這本書包羅萬象,不僅有陰陽五行、太極八卦,還有各種神仙方術,也有一些治病救人的知識,總之,誰得到這一本書,哪怕只有一冊子,都很有裨益。

公元173年的大瘟疫中,不堪重負的河北大地上,遍地疫民,河北鉅鹿的三兄弟,名叫張角、張寶、張梁三人,決定利用《太平經》創立一種教派,把它命名為“太平道”,這種太平道宣傳上天有鬼神,要求大家都要有敬畏之心,崇敬鬼神,否則必將遭到報應,可以說,太平道的思想比較駁雜,甚至有墨家“明鬼”思想的影響。

墨子思想的四大核心中就有“明鬼”的思想,是殷商鬼神思想的遺留

雖然東漢中期,張道陵已經在四川鶴鳴山創建了“五斗米道”,可是相比溫和的五斗米道,教義極端的太平道顯然更能得到民眾的喜愛,在末世感的悲觀中,人們急切需要信仰的寄託,人人自危下,太平道在河北有了幾十萬的信眾,就此張角在河北大地傳教十年,擁有幾十萬的信眾。

公元184年,河北大地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該年又爆發了瘟疫,張角決定發動起義,他大力宣傳: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得到了河北大量民眾的擁護,就此,轟動全國的黃巾軍起義發動,黃巾軍起義席捲了東漢五個州,一下子發展到幾十萬人的規模,在內憂外患中,東漢王朝已經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張角

漢靈帝命令左中郎將皇甫嵩率領大軍平叛黃巾軍起義,在潁川一地,一位29歲的年輕人率軍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後收編了大量的軍隊,成為自己的部隊,他被任命為濟南相,在任期間大力整治,“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他就是曹操。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曹操

由此,這場東漢末年的大瘟疫終於導致了東漢王朝的全面崩潰,也開始了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歷史進程。

然而,這場瘟疫並未結束,此後又多次爆發,在《三國志·武帝紀》裡記載的赤壁之戰寫道: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也就是說,甚至赤壁之戰時期,這種瘟疫又再度流行了開來,赤壁之戰曹操的失敗,除了有周瑜諸葛亮的指揮外,還有瘟疫對北方士兵的巨大打擊。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赤壁正好就在今天的湖北

在這場瘟疫的打擊下,東漢王朝的百姓由於條件落後而大量死亡,三國建立時期,中國的人口從5000萬減少到了1000萬,固然有戰亂的因素,但也有瘟疫的影響。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三國地圖

在那個時代,人民普遍短命,而誰最長壽,誰就能成為最大的贏家,比如壽命相當於曹魏三代君主的司馬懿。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司馬懿

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區的大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他們是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眼看著好友一個個死去,魏文帝曹丕悲痛萬分,他沉痛地回憶道:“昔年疾疫,親故多摧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謂百年已分,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

曹操之子曹植為了紀念這場大瘟疫,寫了一篇《說疫氣》,裡面寫道: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

曹植並沒有迷信,他在《說疫氣》明確指出,“癘氣流行”的傳染病並不是鬼神導致的,而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只要做好預防,完全可防可治。

可能經歷了大瘟疫的洗禮,後來的魏蜀吳三國都很注重內政治理,崇尚節儉,然而,統一後的西晉又忘記了曾經的教訓,又開始奢侈腐壞開來,並且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八王之亂,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中原大地上,數十萬人死亡。

公元314年,也就是那場大瘟疫流行的141年後,匈奴攻破西晉首都,永嘉之亂爆發,西晉王朝滅亡。

東漢末年分三國——改變歷史的一次大瘟疫

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後,中國北方大地進入了“十六國”的混亂局面,而中國的再一次統一居然要等到275年後的隋朝。

西晉的滅亡證明了,瘟疫固然可怕,腐壞的政治更加可怕。今天的我們,不能忘記瘟疫的教訓,更要做到科學的防護,畢竟2000年前的曹植就提出了,不要信鬼神,要信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