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中的心和陽明講的良知是什麼關係?

JIDIJI


心即理,也就是陽明心學所要追求的目的和結果,而良知則是獲得理的方法和途徑。所以兩者可以說是目的與方法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結果與途徑的關係。

為什麼這樣說呢?理由如下:

陽明心學提出心即理也,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理就在人們的心中、不必外求。

那麼人們怎樣才能獲得理呢?

王陽明進而提出了致良知的理論。認為良知就是人的本性,只有不斷克服私慾、回覆良知、迴歸本性才能明理並獲得理。同時要求人們做到知行合一,把道德認識和具體實踐緊密結合、統一起來,真正達到既養性又修身的良好後果。



鄭標龍


陽明心學中的“心”指的是道德心、本心,陽明心學的根本觀點就是“心即理”。《傳習錄》中講到:“心之體, 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寧有心外之性, 寧有性外之理乎?寧有理外之心乎?”王陽明始終強調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在人的心中,人心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心,即“心外無物, 心外無事, 心外無理, 心外無義, 心外無善”。王陽明還專門以觀花為例進行過解釋,講到 “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意思就是說你之所以看見花就知道它是花,就明白了花的顏色、品種、高矮等等,就是因為這些道理本來就在你心中。

所謂“良知”, 一般意義上是指人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王陽明曾經說:“吾平生講學, 只是‘致良知’三字。”可見, “致良知”是陽明一生思想的精華所在,在陽明心學裡, 良知是一個貫通天人的概念,與前面講到的本心、天理都是對等的。心學四句格言中講“知善知惡是良知”,就是強調良知本來就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與人心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人如果有了良知,就能夠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就達到了修為的最高境界。


詩韻國風


如同整個大海的海水,與海水因為風浪湧動而形成的浮沫的關係類似。

心如大海水,良知如同浮沫。

說起人心時,自然包含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本體,相應的同時也有視聽言動的感官的功能;

陽明心學中說心即理,那麼說起人心時,除了視聽言動外,又同時具有思想意識的概念;

陽明心學中又說心外無物,於是乎說起人心時,除了視聽言動的功能,除了思想意識的作用外,它們的對象——宇宙萬物,也即是人心;

再來說良知,先拆字來看,良者,善好也,知者,覺察也。合起來也就簡單了:善好,光明的心性的作用。

人心本來就有作用,但不能稱為良知,因為從人一出生開始,人心的作用就已經被私慾汙染了,必須要經過格正的功夫,透過私慾,見到光明的本源,繼而再來發揮作用,才是良知良能。

以上解讀,是我個人對於陽明心學的理解,歡迎同學們指正。


崇立一二


你好,看了幾個回答後,有不同的想法,所以也來簡說一下:


簡單來說:心就是指的本心、真心。良知,就是真心洞明的作用。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傳習錄》


心的本體是空性,無善無惡;有善有惡是心所生的意識的分別。能知善知惡的就是心的作用,為善去惡就是格物。


陽明先生曾說:“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這應該就是說良知,也就是心的光明。心和良知是一體的兩面,但是一,不是二。


從心學的本質來說,“心即理”——“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所以萬事萬物都在心內,所以是一非二。


王陽明對此也有過明確地論述:“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也就是說:心是萬法的本體,能生萬法;良知是心的作用,也就是智慧光明。二者的關係就是一體兩面:一而二,而二一。



紅塵法遠


良知,語出孟子,天賦予的道德觀念。良知是高於本能的認識。致良知是陽明心學提出來的,將良知推廣至事事物物,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講的是知行合一,更重視行,更重視格物。

心即理,若要發現真理,先要找回歸正自己的本心。


經典通道


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


龍向輝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茶事布公


心即是理,良知是每個人的自然內心感應,所以要致良知。最後我們知行合一就好了。也就是最簡單的理解,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一共11個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