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我们却要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古语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只是读书而不去思考,就算是破万卷,也仅仅是多了一个书呆子而已。

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我们却要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不是目的,而是要学以致用。所谓知行合一,将所学的知识在具体的操作中灵活运用,如果只知道学习,但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应用,那等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就像家里有个大金矿,却没有挖掘出来进行钱生钱,那永远无法完成家族兴旺,阶级跃迁的梦想。

历史中有相当多的例子,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过是纸上谈兵,一场大战,落得个万箭穿心的下场。袁隆平老先生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很多人都劝阻他,国际上有论文说自花授粉系不可能杂交,但是袁老先生却始终不为所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我们却要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马云和吴晓波等大咖的演讲,很多人趋之若鹜。他们为什么能够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他人学习的榜样。不是因为他们读的书比我们多,而是他们能够将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获取巨大的成功。所以读书不在于说你读了多少本书,更在于你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

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我们却要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在某种程度上是记载经验以及历史信息的一种工具。古人常说:读史以明智。讲的便是从古人经历过的事情中,去领悟做人做事的方法。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社会,出版的书籍多如牛毛,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能够去判断信息,并且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获取利益或者为社会谋福利,是我们应该永远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