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小強由於剛上初中,每天有著繁重的作業要完成,對初中的學習和生活還不太適應,科目增多,需要完成的作業也就更多,如數學、語文、英語、政治、地理、歷史等各科作業。另外課堂小測驗更是應接不暇,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小強開始煩躁了,後來乾脆連碰都懶得碰書,總是用盡各種方法逃學,遲到早退,最後索性就不在去上課了。

小強的父母很是著急,怎麼勸都沒有用。問他原因時,他總是以各種藉口逃避。嫌棄老師上課枯燥乏味,缺乏激情,以至於他總是在課上打瞌睡。面對父母的責備,小強的情緒總是反反覆覆,有時候他告訴父母一定會好好努力,考取重點高中,有時候對父母說不考了。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小強的情況其實就是心靈上的疲勞。學習上的疲勞分為兩種,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

生理疲勞:這種疲勞是由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睡眠不足,太過於努力學習,休息較少,導致身體上的疲勞,這種疲勞用短暫的休息就能緩解。

心理疲勞這種疲勞是由於學習壓力繁重導致孩子心裡對學習產生厭倦,乏味,討厭學習,在學習上無精打采。這種疲勞單靠休息是不足夠的,面對這樣的情況,媽媽就需要更加註意了。

小強就是由於學習繁重和考試的緊張所導致的心理上的疲勞。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別以為孩子年齡還小,就不會感到疲勞。孩子也同樣會出現心理上的疲勞,具體到行為上,就會表現為不想上課,不願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打瞌睡,下課也不夠活躍,對父母過問學習上的情況時會很煩躁,極其不耐煩等等。這種心理上的疲勞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長時間的壓力過大導致神經緊張造成的。

長期在這種緊繃狀態下,孩子會因為神經後勁供應不足而產生心理疲勞,學習精神也隨之衰竭。

如果讓一個成年人連續不斷地做一件事,他也會感到厭倦,孩子就更是如此,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厭倦的情緒會令人提不起精神來,總是死氣沉沉,做事無力也缺乏熱情、活力。如果媽媽發現孩子出現心理疲勞時,就要及時幫助孩子放鬆,緩解壓力,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讓孩子多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樂趣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去做,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性的。

孩子學習固然重要,但有效率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死讀書,讀死書”這種事倍功半的學習是愚蠢的。

在孩子學習疲倦時,父母要及時帶孩子去放鬆。例如,帶孩子去旅遊,逛公園,去動物園看小動物,陪孩子唱唱歌,聽聽音樂,玩遊戲等等。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必要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美食,培養孩子對美食製作的興趣。這不僅僅可以緩解孩子的壓力,還讓孩子多學會一種生存技能。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從製作美食,逛公園中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孩子身體以及心理得到了放鬆,精神充沛,學習上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思考問題也會更加容易。

孩子一丁點兒的進步,也要進行鼓勵

對孩子過高的期望也會給予孩子更重的壓力,進而造成心理疲憊。

如果孩子達不到家人的期望值,就有可能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還會自暴自棄,這無論是對孩子當前的學習還是以後的生活都會產生影響。

作為孩子的父母,更要經常對孩子表達鼓勵之情,鞏固孩子的自信心,即使孩子只取得一丁點兒的進步,也要及時鼓勵。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成功是一步走出來的,即使孩子一時失敗了,也要相信他,不要讓他過於自責,讓孩子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因為一點的自我反省可以使他認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但是不要讓孩子自我太過苛責,這樣非但不會使孩子發展好,還會讓孩子消極。

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

股神巴菲特曾經這樣總結他的商業經驗:“我和你沒有什麼差別。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差別,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機會做我最愛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給你忠告,這就是我能給你最好的忠告了。“

因此,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細心觀察孩子,並且要多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如:畫畫,游泳,打籃球,登山,跳舞,讓孩子對所做的事情充滿喜愛之情。在學習睏乏時,孩子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來緩解學習疲勞。讓他擺脫疲倦的狀態重新燃放出活力。

孩子討厭學習,緩解孩子心理疲勞,父母該如何做?

對於學習來說,不以分散為衡量孩子價值的區別,不做橫向比較,多做縱向比較,和孩子一起理好近期和遠期的奮鬥目標,這是媽媽最應該做的事。

結語:

當孩子對事物感到厭倦時,不如就讓他停下來歇歇,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你做得已經很棒了,對自己的要求要符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過分的苛責自己”“只要你盡了力,無論是什麼結果,對於媽媽來說你都是最好的。”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心、理解和關愛,這是緩解孩子心理疲勞最有效的方法。

歡迎轉發分享,記得收藏哦!我是豆媽,多年學習育兒知識,也是一個寶媽。關注 ,為你帶來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問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