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两天,关于俞敏洪炮轰中小学教师“没有能力把学生教好”的事件甚嚣尘上,网络上也有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中间褒贬不一,好坏参半。看了大家的文章,心里面也是很有感触,也想谈谈自己的一家之言,蹭蹭所谓的“热点”。

我并不知道余老师发表这番谈话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也不便对此事过多涉及,毕竟,言论是自由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想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批评指导,我一定虚心接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中学生最为头疼的无疑就是阅读理解了。掌握了阅读理解,语文考试就能够得心应手了。为了能够及时掌握语文试题的命题方向,便于在平常的授课及练习中有的放矢,每年我都要抽出时间去做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卷,从内容考查、题型设计、分值安排等方面找到一些规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份中考试卷有两篇阅读理解,包括记叙、说明和议论三种文体,内容包罗万象,记叙文主要是描写亲情类的散文、小说,字数在1000字左右,说明文包括了事物、事理两类,内容以科技为主,议论文则是针对热点事件等阐述个人观点的文章,字数也在1000字左右,这样算起来,所读内容的篇幅是相当的。这些内容大多数也会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训练,保守估计,阅读篇数在100篇上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文感知能力,在每天早读都会安排2-3篇的文章来进行阅读。同时,在微信中订阅了美文欣赏,里面有些文章是配有朗读的 ,借助于手机、音箱等设备,每天安排一篇美文欣赏。这两项工作从初一孩子入校就已经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初三了,阅读量加起来估计不是小数目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课堂能够和老师互动,让课堂变得有意思,学生们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仅仅在上个学期就购买了20多本长篇小说杂志。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对于一些古时候的传统、习惯、特殊称谓等,也需要给学生们讲解清楚,包括《易经》、《菜根谭》、《论语》、《孟子》、《中国传统文化》等书籍也是早已经购买并阅读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了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在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如何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生动的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讲到《苏州园林》的时候,我会结合自己游览苏州园林时的见闻感受加入其中,这样学生听讲起来就有意思了,而且也更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要时不时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包括为人处世方面进行教育,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书中的内容也是我经常引用、借鉴的。学生也因此在戏称我是“调制心灵鸡汤的能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目前,国家也在提倡全民阅读,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就书中内容进行交流探讨,也有利用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缓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最后,借用冰心在《忆读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