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次故事的主角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中兴——曾经华为的死对头,提到任正非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侯为贵恐怕很少有人知晓,故事的时间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985年,离开国企的工程师侯为贵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做起了电子手表和电子琴的加工制造,然而四年前在美国考察的经历让侯为贵认识到国内电子产业水平和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这让他回国后一直想在电子产业有一番作为。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一年后,用电子手表和电子琴上赚来的35万加上贷款,侯为贵成立了中兴公司,其实是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然后开始研发交换机并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交换机,中兴也正式开始在数字通信行业发展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而在一年多后,1988年有个叫任正非的转业军人来到了深圳,靠着合伙人凑出的十万元,在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说是技术有限公司,其实是代理一家交换机销售的公司,这就是技术为民销售起家的华为开端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经过两年的努力,华为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这个时候华为也开始艰难的研发自己的交换机,通过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华为在交换机上的业务缓慢和中兴持平。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当时的中兴华为字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一众老牌通信巨头面前只能算是蝼蚁之辈,同为困境下求生存的状态让侯为贵和任正非这两个人感到惺惺相惜,而对民族品牌如何在重压之下崛起的忧虑,让两人有患难与共的共鸣,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注定了中兴与华为这两个同行不能做朋友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996年侯为贵开始拓展中兴的业务领域,从交换机到传输无线等方向发展,而任正非也开始多元化华为的通讯设备产业,并且和中兴的业务范围高度重叠,中兴与华为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而中兴与华为这两家公司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氛围。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众所周知华为以狼性精神著称,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态度非常强硬,对于公司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因此华为公司管理的灵魂是服从,华为的精神是奋斗精神,说白了就是加班,这是华为公司高效率的原因。而作为华为狼性精神富含的攻击性和先发制人也在之后慢慢表现出来,中兴而被称作一头牛,侯为贵是理科出身,温和稳重不冒险,所以中兴和华为相比,行动总是慢半拍,低调且不张扬,尤其是在宣传造势上,中兴根本没法和拥有庞大营销体系的华为相比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996年华为的销售额约为26亿元,中兴只有6.8亿元,面对这样的优势,任正非认为时机成熟,可以给侯为贵一个惊喜。1998年在湖南河南省的交换机投标会上,华为递交了一份特别的标书,在标书里将自己的交换机和中兴的进行详细对比,并表示华为的产品在性能上远超中兴,没想到华为在1998年就会和友商比较了。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中兴看到华为这么搞,第二天就换了一份全面打击华为的标书,并且中标获得了大额订单,这个结果让任正非非常恼火,于是马上给侯为贵一个大礼包,运用法律武器在河南和湖南起诉中兴,状告中兴故意将华为与其产品进行误解性对比,从而进行恶意竞争。这引得大批媒体争相报道,侯为贵也不客气,也在郑州和长沙起诉华为,表示他恶人先告状,然而中兴正中华为的下怀,最后的结果华为给了中兴180万,而中兴赔偿华为89万,经过这次风波,华为的知名度大涨,而且这次的结果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留下了一个华为主动维护自主品牌的正面形象,虽然中兴赢了官司,但是华为却赢了市场和口碑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到了新千年,中兴的销售额从41亿增加到了102亿,而华为从89亿增加到了220亿,华为成了国内营业额最大的通讯设备企业,之后中兴就摸着华为过河,华为搞什么中兴就搞什么。而在1998年,联通因为和高通的专利权问题未能谈妥,2g标准的CDMA95招标也被取消,下次招标时间未定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让中兴和华为一时陷入困境,任正非分析后认为联通短期内很难开启CDMA网络项目,即便是过了几年再次招标,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2g的标准而是3g了,于是任正非迅速砍掉CDMA95的项目,迅速投入到2000的研发中,而且行动越快就能把中兴甩的越远,不过这次中兴却没有跟着华为走,侯为贵也分析当时的状况,认为95比GSM网络要强很多。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CMDA95,和GSM,前者是高通研发的移动通信系统,而后者是欧洲电信的标准,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而在当时CDMA2000即便是更先进,但毕竟是未来标准也无法验证它的安全性,运营商不可能直接跳过2g去搞3g的内容,于是中兴在研发95的时候,也留下一小部分资源研发2000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到了2001年中的时候,联通开始一期招标,选用的标准是95+,这基本和侯为贵想的一样,中兴也顺利中标,拿下了10省7.5%的份额,之后的二期招标,依然被中兴拿下,而华为两次投标都铩羽而归,任正非没想到这样是这样结果。但是之后小灵通的出现,又让任正非再次判断失误,他认为小灵通的技术落后,几年之后肯定会被市场淘汰,而且电信部门也没有全面推广的意向,于是放弃了小灵通。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但是侯为贵认为,当时中移动的移动业务发展迅速,电信的固化业务发展缓慢,不可能死抱着固话业务,肯定会建立自己的移动业务和中移动竞争,然后中兴又全力投入到小灵通的组网研发中,而且在之后大获全胜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到了2004年底,小灵通用户达到了6000万,中兴不但拥有牢固的客户,也在小灵通上大赚一笔,而华为在小灵通上一杯羹也没有分到,在2003年的时候,中兴的额度是251亿,而华为的是317亿,原本遥遥领先的华为现在却被中兴越追越近,而且国内的2g市场也被中兴和国外巨头瓜分殆尽,自己辛苦研发的2000却没有用武之地,任正非眼看国内市场前景黯淡,于是把目光投放到了海外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而华为全新进军海外市场的准备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开拓海外市场需要大量的人才,华为的做法是在各大相关专业的大学里,通常把一个毕业班内几乎所有的毕业生全部打包招走,然后给予高昂的激励,一轮销售培训下来,这些战斗力爆表的海外市场人员表现可佳,加上华为产品在海外的低价优势,2002年华为海外市场的收入达到5.5亿——美元。这让侯为贵开始心急如焚,小灵通固然是好的,但不是长久之计,华为已经开拓海外市场,中兴也不能落后,于是中兴又跟在华为的身后前进,首先是在印度的一场较量。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在2003年的时候,印度电话公司招标中,经过几轮角逐,中兴始终保持第二,华为则垫底,然而最终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华为,侯为贵表示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不过很快就找到了华为的死穴,印度公司在招标文件中显示,参与这次投标的公司,必须在世界任意区域最少有20万的CDMA设备供应记录,而华为当时只有小项目,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于是侯为贵给了印度公司一份国内中标联通的统计书,明确表达华为没有中标的条件,这样华为到嘴的鸭子飞肯定会飞到中兴的锅里,不过这次侯为贵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不过这也导致这边的印度公司专门成立了调查组来到中国,对华为进行全面的盘查,这就惹恼了任正非,中兴与华为的战火越烧越凶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一直以来,中兴在侯为贵的带领下始终以技术为本,这也导致中兴并没有华为这边凶猛的销售人才,中兴走的策略是打价格战,用低价格赢得市场。在2004年开始进入尼泊尔市场时,面对早已到来的华为,中兴不断用低价去竞标,并且一直用低于华为一半的价格去竞标,进而连连取胜,这让任正非怒不可遏,再次拿起法律的武器,向中国住尼泊尔大使馆起诉中兴不当竞争,然而市场份额还是被中兴一点点抢走,华为无可奈何,但是中兴常见奉行的价格战使双方在海外市场已经两败俱伤。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在2003年的时候,华为的净利润是14%,到了2007年只有4%,而再看中兴这边,连4%都没有。想到今天华为总是对某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品牌这么敏感和冷嘲热讽,原来这都是中兴的低价战略给华为留下的阴影。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007年对于华为和中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中国马上就要进入3G网络时代,可信息产业部还是没有给运营商发牌照,有三个能成为3G网络标准的通信,两家公司都不知道能用哪个,头疼不已的时候,也不得不在三大标准上同时投入研发,就像考试一样,都不知道卷子偏重于哪方面的知识点,只能背诵全文。而谁又真的能全文背诵呢?经过一番思考,任正非全用了WCDMA的标准,这在当时已成为欧洲的标准,并且师承GSM,3G的标准必定是这款,于是任正非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主攻这款标准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而我们的好学生侯为贵同学,他就不一样了,他是好学生啊,好学生真的会全文背诵,他三个标准一起研发。到了第二年7月,电信率先启用了3G的招标,选用了2000的标准,华为和中兴立刻剑拔弩张,为了能中标,各种手段都甩出来了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首先是华为这边开始动手,证券市场一则报告称,华为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赠送设备,之后华为在100亿的招标价中报出6.9亿,这地狱价格一般的言论在网络上大肆宣扬,而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中兴股票的剧烈下跌,而股市对于华为这种不上市的公司是毫无影响的,侯为贵知道这就是冲自己来的,华为已经开始营销宣传行动了,于是也降低标书报价,但是在第二天送标书的路上,中兴的送标人员因为一起很巧的交通事故错过送标时间。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之后华为中标,那下电信3g网络市场,从而占据了国内1/4的移动通讯网络设备份额,至于是谁让中兴送标人员发生交通事故,侯为贵清楚的很,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这种很巧的阻碍送标的事情发生,之后的送标行动,侯为贵都让三个不同路线的送标队伍同时送标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009年初,联通发布了WCDMA的3G标准,这对于华为来说势在必得,而中兴真的也不能再输了,于是网上又开始出现华为和中兴纷纷裁员等负面消息,之后中兴又发布0报价的传闻,最终具有研发优势的华为赢得了联通3g的31%份额,中兴得到了20%的份额。两战全胜的华为成为国内通讯设备行业的龙头老大,接受了败局,中兴又开始紧跟华为在欧洲市场用低价战术和对方死磕,当时华为等商家100的电话卡,中兴只要17,这让华为在欧洲市场直接损失了10亿,中兴这么玩性价比,也让欧盟对华为等中国公司进行“三反”,一度让华为差点被赶出欧洲

从华为与中兴的历史对抗中,告诉你什么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011年8月,华为突然以侵犯专利在欧洲三国起诉中兴,中兴也在20小时后以相同的名义起诉华为,而这一切都是双方为了即将到来的4G时代打响的信号,而和华为在通讯领域的厮杀越来越白热化时,中兴却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埋下了隐患,最终让中兴与华为进入两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