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文 | 葫蘆爸

ID:Hulupapalove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兵不血刃”這個成語很有意思,看上去有些嚇人,又是“血”又是“刃”的。但實際上,類似很多與戰爭有關的電影,其目的是反對戰爭的,這個成語也是這樣。


成語當中,“兵”是兵器,而不是士兵。“血”讀xuè,是名詞作動詞,沾上血。“刃”是刀刃。所以,它的整體意思是兵器的刃尖上沒有沾上血,就解決了戰鬥。日常喻義是較為容易地獲得了勝利,但是暗義非常深遠,往往包含著“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和“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更高境界。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那麼,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怎麼樣才能做到兵不血刃呢?


來看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來自於《荀子·議兵》。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荀子,是先秦(秦朝建立之前)尤其是戰國末期的大思想家。他提倡“性惡說”,也就是人性本惡,強調後天教育抑惡向善,與提倡“性善說”的孟子共同構成儒家的兩大基石。


《荀子·議兵》當中的原文是這麼說的:“是以堯伐歡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ěr)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tè)。’此之謂也。”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這裡提到了四帝兩王,都是歷史上很出名的明君。要想準確理解,需要了解到一些非常古老的歷史知識。


堯、舜、禹、湯,是繼炎帝、黃帝之後,華夏民族四位最英明帝王,又稱唐堯、虞舜、夏禹、商湯。


其中,唐和虞是古代來自地域的部落名,陶唐氏、有虞氏。夏和商也一樣,夏后氏,商氏,後來成為朝代名稱。


《鹿鼎記》裡的韋小寶沒什麼才學,覺得“堯舜禹湯”這四個字念起來不好記,就記成了“鳥生魚湯”,用的是諧音,用這個來向康熙拍馬屁。


康熙是千古明君,但也是這四個人的鐵桿粉絲。所以,即便韋小寶犯了再大的錯,惹得康熙生再大的氣,一聽到這四個字也都會饒恕他。


這充分說明,這個“堯舜禹湯”四帝確實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高山仰止”的地位。要是能與他們並列或者是類比,那可是莫大的榮耀。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至於兩王,也就是文王和武王,指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


他們是父子。


父親是西伯侯姬昌,被商朝末代帝王紂王整得很慘,忍無可忍,拜姜子牙為軍師,發展生產、廣羅人才,為周朝建立奠定了基礎。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兒子姬發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包括沿用了軍師姜子牙,稱他為“尚父”,起兵討伐紂王,最後滅商建周。


文王還有一個近似於魔幻的貢獻,就是推演《周易》。一直到現在,無數人花了無數時間研究,也沒有達到他的高度。所以,這位會算卦的帝王吸粉無數,被孔子稱為“三代之英”。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連後來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都自認為是他們父子的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史稱“後周”。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而站在四帝兩王對面的是什麼人呢?


他們是“歡兜、有苗、共工、有夏、崇、紂”。


這其中,“歡兜、有苗、共工”是部落的名字,他們加上大禹的父親“鯀(gǔn)”(用堵來治水沒成功)被稱為“四罪”,還有混沌(狀如犬,像熊而無爪,有目而不見,有耳而不聞,有腹而無髒,能走而足不開,特質是“是非不分”)、窮奇(狀如牛、有翅膀,能聽懂人說話,特質是“蠱惑人心”)、檮杌(táo wù,狀如虎,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特質是“頑固不化”)、饕餮(tāo tiè,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特質是“貪婪成性”)被稱為“四凶”,現在被神話成了長相兇惡的神獸,實際上也是四個部落,或者說是標記四個部落的圖騰。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這“四凶四罪”因為不得民心,或是殺伐太重,都被放逐到了偏僻的地方,這是舜的功績。


實際上,舜是一個集中體現。堯舜禹是一脈相連,採取禪(shàn)讓制的,而且部落的征討有連續性,所以對不得民心的征伐,其實從堯之前就開始了。


一直到禹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夏朝,就開始世襲制,只傳子孫而不看才華了。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至於湯伐有夏,這兒的“有夏”指的是夏朝最後一個君主桀(jié),是著名的暴君。


代代相傳之後,總會出現不肖子孫。


就像湯伐夏桀後建立了商,但到了商的末期,也出現了像紂王這樣甚至比桀還要暴虐的君王。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而文王伐崇,這兒的“崇”指的是封地名也是諸侯國名。


當時崇國的侯叫“虎”,向紂王告發為民嘆息的西伯侯,導致西伯侯被紂王囚禁。


所以,西伯侯後來開始了反擊。但他沒有直接討伐紂王,而是先向紂王的爪牙崇侯下手,討伐罪名是崇侯“蔑侮父兄,不敬長老,聽獄不中,分財不均。百姓力盡,不得衣食”。


非常難得的是,西伯侯還對自己的隊伍提出了討伐的“五不”禁令,不殺人,不壞屋,不填井,不伐樹,不動六畜。有不遵守這“五不”禁令的,殺無赦。


這發展到後來,就是我們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既是一種紀律,更是一種態度,所到之處,以民心為本,那麼民心自然就思定而歸攏了。


當時也確實如此,崇國的人聽到這“五不”標準,直接就投降了,不願意再跟著崇侯,希望納入西伯侯的轄內。


一傳十,十傳百,後來不只是崇國,其他的諸侯國也紛紛歸順,周的版圖遠遠超過了商。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後來的武王伐紂,就是周武王在經濟、民心越來越強盛的基礎上,舉兵討伐商紂王,最後在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贏得了天下。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滅商之後,周武王把殷商的遺民分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分封周公旦於曲阜為魯國,分封軍師姜尚於營丘為齊國,開創了一個燦爛輝煌的時期。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建周滅商的這段歷史影響深遠,其間結合著很多神話傳說形成了《封神演義》,哪吒、申公豹等等人物都位列其中。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這之後,作為商族後裔的孔子,面對輝煌的周朝,也非常認同:“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服不服,我服了!


因此,這四帝二王,興仁義之師,討伐無道之人。距離近的人,能夠親眼所見他們的善舉。距離遠的人,通過口口相傳仰慕他們的德行。不用刀刃上沾血,遠近紛紛降服,德政得以施行於四方。


正如《詩經》所說,賢良淑德之人,得到的禮儀威望一點都不會差。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荀子·議兵》這段話雖然短,卻非常經典,列舉了“興義師伐不義”的例子,得出了“施仁德方為本”的結論。


我們也由此看出,“兵不血刃”除了突出取勝這個結果,更多地是強調隱藏在兵器後面的“仁義”,不是為了作戰而戰,而是為了推行仁義,為反戰而戰,這才是取勝的基石。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關於兵不血刃的故事,歷史上還有不少。


《晉書》裡就記載了一個東晉名將陶侃的故事。


這位陶侃,是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在他領兵的時候,出現了一件怪事。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當時,屯騎校尉郭默很勇猛,立下不少戰功,但也驕橫跋扈,為私憤殺死平南將軍劉胤(yìn),還偽造詔書誣陷其謀反,告之天下。


郭默的這一霸氣動作,把當朝的宰相王導都震住了,就準備升郭默為州官。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這時候,陶侃就勸諫王導:“養虎為患,如果郭默把你這位宰相也殺死,是不是皇帝就封他為宰相呢?”


王導深受觸動,就派陶侃率兵討伐郭默。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郭默深知陶侃的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正準備開溜,但陶侃出兵神速,沒等他跑,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這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想固守城池,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對手,總有一天會城破;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殺他的頭。


結果,就在郭默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他手下一員將領見大勢已去,綁了他開城投降,陶侃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勝利。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所以,要是給故事中的郭默加一個註解,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再加一個註解,就是對陶侃的“望而生畏”。


也就是說,讓郭默這麼害怕,從幾個側面展現了陶侃的超強實力。


第一,陶侃看得很清楚,郭默是矯詔殺人。

第二,陶侃敢於直言,上書宰相歪風不能長,必須扼殺在搖籃中。

第三,陶侃親率仁義之師討伐郭默,以自身強大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


那麼,這個讓郭默如此害怕的陶侃,有這麼強大的實力,肯定靠的不是一天兩天吧?


是的。


陶侃出身貧寒,父親死得早,由母親一手帶大。他很早就出來上班了,但因為無人舉薦,只在縣裡當了一個小職員。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有一天,一個有名的賢士範逵路過,因為下大雪走不動,就投宿到陶侃家。


當時,陶侃家一無所有,而範逵隨從、馬匹很多。


怎麼辦?總不能讓客人餓肚子吧?


陶侃母親就說:“你去把客人留下,我來想辦法。”


結果,他媽媽把留了一輩子的長髮剪了,做成兩段假髮去賣,換了幾斛米回來。還把屋裡的柱子劈開當柴燒,把坐臥的草墊鍘碎餵馬,來招待範逵一行。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範逵非常感動,也從與陶侃的交談中領略到了他的才幹。回到洛陽後,範逵逢人就誇,為陶侃贏得了好名聲,之後還專門向廬江太守張夔(kuí)隆重舉薦。


於是,張夔任命陶侃為督郵(三國的劉備也曾當過這個官),領樅陽縣令,在任上處理得井井有條,升任主簿。


所以,一個有教化、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懂理知節、通曉大義的媽媽。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當然,老母親教得好,自己也要學到家。


有一次,張夔家人得了重病,需要到幾百裡外去接醫生,當時大雪,部下沒人願意去,只有陶侃說:“如果換了你們自己媽媽病了,會怎麼做呢?”於是,自己主動前往。


從此以後,大家都佩服他的仁義,很多人都願意加他為好友。


長沙太守萬嗣就特意趕來會面,最後誠懇地說:“你一定會名滿天下的。”還讓自己的兒子與陶侃掃碼加了好友才離去。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而陶侃可貴之處在於,重上卻不媚上,很有傲骨。


他到洛陽後,去拜見名滿天下的張華。張華開始嫌棄他是小地方來的,不怎麼搭理他。但陶侃每次見面都很坦然,張華很驚訝,後來與他深談,才感受他才華出眾。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陶侃後來被舉薦為武岡縣令,但與太守呂嶽不和,也不多說話,就辭官回家了。可他並沒有氣餒,而是抓緊一切時間讀書漲知識。


直到後來發生“八王之亂”,天下紛爭,朝廷派南蠻校尉劉弘去平定張昌叛亂,陶侃被任命為長史,結果展現了極強的軍事才能,大敗張昌,斬殺數萬人,一舉平定荊州。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事後,劉弘感嘆地對他說:“我過去擔任羊祜(hù,被稱為三國末年一統江山的第一功臣)的參軍,羊公說我一定能繼承他,今天看到你,以後一定能夠繼承我。”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陶侃也沒有辜負伯樂劉弘,他治軍嚴整,繳獲全部賞給士卒,自己身無私財,在軍中積累了很高的聲望,完成了劉弘的傳承之願。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而在兵不血刃郭默之前,陶侃其實還有兩個“兵不血刃”的故事。


這兩個故事,發生在討伐杜弢叛亂期間。


當時,杜弢(tāo)勢力很大,派出將領王貢與陶侃對峙。


王貢一開始將腳橫架在馬背上,一副牛皮哄哄的樣子。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陶侃這時說了一段話:“杜弢是益州的公職人員,盜用國庫,父親死後竟然不奔喪。你本來是好人,為何要跟隨他亂來?天底下難道會有善終的叛賊嗎?”


王貢聽完,立刻把腳放了下來。


陶侃知道他可以改變,再次勸說,並與他斷髮為誓。


王貢深受觸動,帶領三千精兵全部歸降了。陶侃也一鼓作氣,一舉擊敗杜弢。


這是第一個“兵不血刃”。


接下來,在進攻杜弢餘部杜弘與溫劭(shào)的時候,陶侃已經逆轉了形勢。


杜弘想用詐降計偷襲,卻被陶侃一眼識破,迅速擊潰,最後只剩下了溫劭。


士氣正旺,陶侃的手下將領們紛紛請求乘勝追擊。


而此時的陶侃卻叫了停,還是非常霸氣地“叫停”:“我們擊破他們主力,又招降了王貢,不吹牛地說,如今已是威名顯赫。既然這樣,何必再動刀兵,讓生靈塗炭,只需一紙佈告就可以了。”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於是,他令人在城外張貼布告,通緝溫邵。


果不其然,溫邵害怕得不行,直接跑路了。


沒過幾天,這隻“喪家之犬”就被追兵抓獲。


又是一次完美的“兵不血刃”。


陶侃也因此封侯,食邑達到四千戶。


這之後,陶侃威望日盛,在平定了“蘇峻之亂”後,朝廷拜他為大將軍,賜予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殊榮,可陶侃的腦子非常清醒,堅決辭讓。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此時的陶侃,甚至擁有推翻宰相王導的權力,但他深刻領悟“物極必反”的道理,多次想告老還鄉,只是朝廷一直不許。


到了最後的日子,病中的陶侃再次上書辭職,將印節送還朝廷,所有軍資、器物都統計封庫,親自上鎖。之後亡於返鄉的路上,鞠躬盡瘁,享年七十六歲。


眾人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長沙南二十里的地方。朝廷追贈他為大司馬,用天子待遇的太牢禮來祭祀他。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最令人稱讚的是,陶侃在生前,任命範逵兒子範珧(yáo)為湘東太守,張夔兒子張隱為參軍,劉弘的曾孫劉安為掾(yuàn)屬。凡是微賤時受過的恩惠,哪怕一餐飯也必定報答。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這樣的仁義之舉、正身律己和赫赫功績,讓陶侃得到後世的一致景仰,在唐代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將之一,宋代位列七十二將之一,配享於廟堂。


北宋的名臣鄭俠就評價他:“陶侃惜分陰,仲尼猶不及”,孔子也及不上他。


蘇東坡也評價他:“陶威公忠義之節,橫秋霜而貫白日。”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至於“兵不血刃”,還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其中《三國演義》裡,就曾經提到“取荊州兵不血刃”。


那麼,這兒的“兵不血刃”,指的是三國的哪個人物呢?


咱們下週接著說。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兵不血刃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