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文 | 葫芦爸

ID:Hulupapalove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兵不血刃”这个成语很有意思,看上去有些吓人,又是“血”又是“刃”的。但实际上,类似很多与战争有关的电影,其目的是反对战争的,这个成语也是这样。


成语当中,“兵”是兵器,而不是士兵。“血”读xuè,是名词作动词,沾上血。“刃”是刀刃。所以,它的整体意思是兵器的刃尖上没有沾上血,就解决了战斗。日常喻义是较为容易地获得了胜利,但是暗义非常深远,往往包含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更高境界。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那么,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怎么样才能做到兵不血刃呢?


来看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来自于《荀子·议兵》。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荀子,是先秦(秦朝建立之前)尤其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提倡“性恶说”,也就是人性本恶,强调后天教育抑恶向善,与提倡“性善说”的孟子共同构成儒家的两大基石。


《荀子·议兵》当中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是以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ěr)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tè)。’此之谓也。”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这里提到了四帝两王,都是历史上很出名的明君。要想准确理解,需要了解到一些非常古老的历史知识。


尧、舜、禹、汤,是继炎帝、黄帝之后,华夏民族四位最英明帝王,又称唐尧、虞舜、夏禹、商汤。


其中,唐和虞是古代来自地域的部落名,陶唐氏、有虞氏。夏和商也一样,夏后氏,商氏,后来成为朝代名称。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没什么才学,觉得“尧舜禹汤”这四个字念起来不好记,就记成了“鸟生鱼汤”,用的是谐音,用这个来向康熙拍马屁。


康熙是千古明君,但也是这四个人的铁杆粉丝。所以,即便韦小宝犯了再大的错,惹得康熙生再大的气,一听到这四个字也都会饶恕他。


这充分说明,这个“尧舜禹汤”四帝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高山仰止”的地位。要是能与他们并列或者是类比,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至于两王,也就是文王和武王,指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


他们是父子。


父亲是西伯侯姬昌,被商朝末代帝王纣王整得很惨,忍无可忍,拜姜子牙为军师,发展生产、广罗人才,为周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儿子姬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包括沿用了军师姜子牙,称他为“尚父”,起兵讨伐纣王,最后灭商建周。


文王还有一个近似于魔幻的贡献,就是推演《周易》。一直到现在,无数人花了无数时间研究,也没有达到他的高度。所以,这位会算卦的帝王吸粉无数,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连后来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都自认为是他们父子的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史称“后周”。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而站在四帝两王对面的是什么人呢?


他们是“欢兜、有苗、共工、有夏、崇、纣”。


这其中,“欢兜、有苗、共工”是部落的名字,他们加上大禹的父亲“鲧(gǔn)”(用堵来治水没成功)被称为“四罪”,还有混沌(状如犬,像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耳而不闻,有腹而无脏,能走而足不开,特质是“是非不分”)、穷奇(状如牛、有翅膀,能听懂人说话,特质是“蛊惑人心”)、梼杌(táo wù,状如虎,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特质是“顽固不化”)、饕餮(tāo tiè,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特质是“贪婪成性”)被称为“四凶”,现在被神话成了长相凶恶的神兽,实际上也是四个部落,或者说是标记四个部落的图腾。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这“四凶四罪”因为不得民心,或是杀伐太重,都被放逐到了偏僻的地方,这是舜的功绩。


实际上,舜是一个集中体现。尧舜禹是一脉相连,采取禅(shàn)让制的,而且部落的征讨有连续性,所以对不得民心的征伐,其实从尧之前就开始了。


一直到禹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夏朝,就开始世袭制,只传子孙而不看才华了。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至于汤伐有夏,这儿的“有夏”指的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jié),是著名的暴君。


代代相传之后,总会出现不肖子孙。


就像汤伐夏桀后建立了商,但到了商的末期,也出现了像纣王这样甚至比桀还要暴虐的君王。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而文王伐崇,这儿的“崇”指的是封地名也是诸侯国名。


当时崇国的侯叫“虎”,向纣王告发为民叹息的西伯侯,导致西伯侯被纣王囚禁。


所以,西伯侯后来开始了反击。但他没有直接讨伐纣王,而是先向纣王的爪牙崇侯下手,讨伐罪名是崇侯“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


非常难得的是,西伯侯还对自己的队伍提出了讨伐的“五不”禁令,不杀人,不坏屋,不填井,不伐树,不动六畜。有不遵守这“五不”禁令的,杀无赦。


这发展到后来,就是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既是一种纪律,更是一种态度,所到之处,以民心为本,那么民心自然就思定而归拢了。


当时也确实如此,崇国的人听到这“五不”标准,直接就投降了,不愿意再跟着崇侯,希望纳入西伯侯的辖内。


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不只是崇国,其他的诸侯国也纷纷归顺,周的版图远远超过了商。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后来的武王伐纣,就是周武王在经济、民心越来越强盛的基础上,举兵讨伐商纣王,最后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赢得了天下。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灭商之后,周武王把殷商的遗民分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国,分封军师姜尚于营丘为齐国,开创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建周灭商的这段历史影响深远,其间结合着很多神话传说形成了《封神演义》,哪吒、申公豹等等人物都位列其中。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这之后,作为商族后裔的孔子,面对辉煌的周朝,也非常认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服不服,我服了!


因此,这四帝二王,兴仁义之师,讨伐无道之人。距离近的人,能够亲眼所见他们的善举。距离远的人,通过口口相传仰慕他们的德行。不用刀刃上沾血,远近纷纷降服,德政得以施行于四方。


正如《诗经》所说,贤良淑德之人,得到的礼仪威望一点都不会差。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荀子·议兵》这段话虽然短,却非常经典,列举了“兴义师伐不义”的例子,得出了“施仁德方为本”的结论。


我们也由此看出,“兵不血刃”除了突出取胜这个结果,更多地是强调隐藏在兵器后面的“仁义”,不是为了作战而战,而是为了推行仁义,为反战而战,这才是取胜的基石。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关于兵不血刃的故事,历史上还有不少。


《晋书》里就记载了一个东晋名将陶侃的故事。


这位陶侃,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在他领兵的时候,出现了一件怪事。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当时,屯骑校尉郭默很勇猛,立下不少战功,但也骄横跋扈,为私愤杀死平南将军刘胤(yìn),还伪造诏书诬陷其谋反,告之天下。


郭默的这一霸气动作,把当朝的宰相王导都震住了,就准备升郭默为州官。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这时候,陶侃就劝谏王导:“养虎为患,如果郭默把你这位宰相也杀死,是不是皇帝就封他为宰相呢?”


王导深受触动,就派陶侃率兵讨伐郭默。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郭默深知陶侃的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正准备开溜,但陶侃出兵神速,没等他跑,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


郭默这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固守城池,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对手,总有一天会城破;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杀他的头。


结果,就在郭默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他手下一员将领见大势已去,绑了他开城投降,陶侃兵不血刃地取得了胜利。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所以,要是给故事中的郭默加一个注解,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再加一个注解,就是对陶侃的“望而生畏”。


也就是说,让郭默这么害怕,从几个侧面展现了陶侃的超强实力。


第一,陶侃看得很清楚,郭默是矫诏杀人。

第二,陶侃敢于直言,上书宰相歪风不能长,必须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陶侃亲率仁义之师讨伐郭默,以自身强大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那么,这个让郭默如此害怕的陶侃,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肯定靠的不是一天两天吧?


是的。


陶侃出身贫寒,父亲死得早,由母亲一手带大。他很早就出来上班了,但因为无人举荐,只在县里当了一个小职员。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有一天,一个有名的贤士范逵路过,因为下大雪走不动,就投宿到陶侃家。


当时,陶侃家一无所有,而范逵随从、马匹很多。


怎么办?总不能让客人饿肚子吧?


陶侃母亲就说:“你去把客人留下,我来想办法。”


结果,他妈妈把留了一辈子的长发剪了,做成两段假发去卖,换了几斛米回来。还把屋里的柱子劈开当柴烧,把坐卧的草垫铡碎喂马,来招待范逵一行。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范逵非常感动,也从与陶侃的交谈中领略到了他的才干。回到洛阳后,范逵逢人就夸,为陶侃赢得了好名声,之后还专门向庐江太守张夔(kuí)隆重举荐。


于是,张夔任命陶侃为督邮(三国的刘备也曾当过这个官),领枞阳县令,在任上处理得井井有条,升任主簿。


所以,一个有教化、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懂理知节、通晓大义的妈妈。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当然,老母亲教得好,自己也要学到家。


有一次,张夔家人得了重病,需要到几百里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部下没人愿意去,只有陶侃说:“如果换了你们自己妈妈病了,会怎么做呢?”于是,自己主动前往。


从此以后,大家都佩服他的仁义,很多人都愿意加他为好友。


长沙太守万嗣就特意赶来会面,最后诚恳地说:“你一定会名满天下的。”还让自己的儿子与陶侃扫码加了好友才离去。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而陶侃可贵之处在于,重上却不媚上,很有傲骨。


他到洛阳后,去拜见名满天下的张华。张华开始嫌弃他是小地方来的,不怎么搭理他。但陶侃每次见面都很坦然,张华很惊讶,后来与他深谈,才感受他才华出众。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陶侃后来被举荐为武冈县令,但与太守吕岳不和,也不多说话,就辞官回家了。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涨知识。


直到后来发生“八王之乱”,天下纷争,朝廷派南蛮校尉刘弘去平定张昌叛乱,陶侃被任命为长史,结果展现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大败张昌,斩杀数万人,一举平定荆州。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事后,刘弘感叹地对他说:“我过去担任羊祜(hù,被称为三国末年一统江山的第一功臣)的参军,羊公说我一定能继承他,今天看到你,以后一定能够继承我。”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陶侃也没有辜负伯乐刘弘,他治军严整,缴获全部赏给士卒,自己身无私财,在军中积累了很高的声望,完成了刘弘的传承之愿。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而在兵不血刃郭默之前,陶侃其实还有两个“兵不血刃”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发生在讨伐杜弢叛乱期间。


当时,杜弢(tāo)势力很大,派出将领王贡与陶侃对峙。


王贡一开始将脚横架在马背上,一副牛皮哄哄的样子。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陶侃这时说了一段话:“杜弢是益州的公职人员,盗用国库,父亲死后竟然不奔丧。你本来是好人,为何要跟随他乱来?天底下难道会有善终的叛贼吗?”


王贡听完,立刻把脚放了下来。


陶侃知道他可以改变,再次劝说,并与他断发为誓。


王贡深受触动,带领三千精兵全部归降了。陶侃也一鼓作气,一举击败杜弢。


这是第一个“兵不血刃”。


接下来,在进攻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shào)的时候,陶侃已经逆转了形势。


杜弘想用诈降计偷袭,却被陶侃一眼识破,迅速击溃,最后只剩下了温劭。


士气正旺,陶侃的手下将领们纷纷请求乘胜追击。


而此时的陶侃却叫了停,还是非常霸气地“叫停”:“我们击破他们主力,又招降了王贡,不吹牛地说,如今已是威名显赫。既然这样,何必再动刀兵,让生灵涂炭,只需一纸布告就可以了。”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于是,他令人在城外张贴布告,通缉温邵。


果不其然,温邵害怕得不行,直接跑路了。


没过几天,这只“丧家之犬”就被追兵抓获。


又是一次完美的“兵不血刃”。


陶侃也因此封侯,食邑达到四千户。


这之后,陶侃威望日盛,在平定了“苏峻之乱”后,朝廷拜他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可陶侃的脑子非常清醒,坚决辞让。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此时的陶侃,甚至拥有推翻宰相王导的权力,但他深刻领悟“物极必反”的道理,多次想告老还乡,只是朝廷一直不许。


到了最后的日子,病中的陶侃再次上书辞职,将印节送还朝廷,所有军资、器物都统计封库,亲自上锁。之后亡于返乡的路上,鞠躬尽瘁,享年七十六岁。


众人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朝廷追赠他为大司马,用天子待遇的太牢礼来祭祀他。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最令人称赞的是,陶侃在生前,任命范逵儿子范珧(yáo)为湘东太守,张夔儿子张隐为参军,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yuàn)属。凡是微贱时受过的恩惠,哪怕一餐饭也必定报答。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这样的仁义之举、正身律己和赫赫功绩,让陶侃得到后世的一致景仰,在唐代被列为古今六十四将之一,宋代位列七十二将之一,配享于庙堂。


北宋的名臣郑侠就评价他:“陶侃惜分阴,仲尼犹不及”,孔子也及不上他。


苏东坡也评价他:“陶威公忠义之节,横秋霜而贯白日。”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至于“兵不血刃”,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其中《三国演义》里,就曾经提到“取荆州兵不血刃”。


那么,这儿的“兵不血刃”,指的是三国的哪个人物呢?


咱们下周接着说。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兵不血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