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河南黨刊平頂山訊:(毛世勤 通訊員 師勇 陳曉麗)2019年5月,郟縣山陝會館、半扎古鎮正式列入萬里茶道申遺項目清單,標誌著萬里茶道申遺進入了關鍵環節。站在郟縣山陝會館、半扎古鎮背後的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的心意六合拳一代宗師——郟縣人李禎,因其弟子開設的廣盛鏢局享譽萬里茶道。近年來,隨著心意拳列入國家“非遺”名錄,籠罩在心意拳一代宗師李禎的神秘面紗逐步被揭開。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心意拳一代宗師

心意六合拳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回族民間特有的拳種,有著三百多年傳承發展史。心意六合拳簡稱心意拳,它與少林、太極、八卦拳並稱中國四大名拳,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李禎(政)(1790—1875),郟縣姚莊回族鄉三郎廟村人,他從師於馬學禮嫡傳弟子張志誠。李禎“雞腿功夫”精妙絕倫,冠蓋一時,人稱“雞腿先生”。在心意拳發展史上,李禎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心意拳大師。由於李禎先生門下成名弟子大多能開門立派,使之成為心意拳一代授業明師。因此,李禎在中國傳統武術史上享有盛譽。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揚名萬里茶道

戴氏原為祁縣望族,詩禮傳家,亦有習武家風。戴家富庶,在山西、河南都開有店號,在河南賒店開有車馬店——廣盛店。“天下店,數賒店”。賒店(河南社旗),是萬里茶道水路的終點和陸路的起點。據戴家拳譜記載,一日大閭、二閭習武時,李禎露出不屑之意,二人請李禎展示功夫,李禎只做一“蹲猴”樁,大閭、二閭不禁哂笑,但二人與李禎交手,卻均非所敵,戴隆邦令二子拜李禎為師,戴家二子成為六合心意拳嫡系傳人。戴二閭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在賒店創立了廣盛鏢局。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就有鏢頭戴二閭的身影。2018年6月,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了《中華武功之鏢行天下》,全方位展示廣盛鏢局的神奇魅力。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身上兩大謎團

心意拳屬回族民間傳承,明清朝野史籍文檔均無記載,由於李禎乃一介布衣,更兼是一介武夫,亦無點墨文字留世。籠罩在心意拳一代宗師的李禎身上有兩大謎團:一是李禎究竟是哪裡人?一說家居郟縣縣城南門外,一說家居魯山縣城南門外。二是李禎的名字究竟如何寫?在今流傳的拳譜中,有的為“政”,有的為“禎”、“珍”、“貞”、“榛”等,莫衷一是。據河南心意拳研究者李昌先生和日本學者甲裴正研究發現,心意拳一代宗師李禎是河南郟縣三郎廟人氏。2015年在郟縣、魯山兩地田野調查中,在姚莊鄉三郎廟村的禮拜寺內發現一座道光三年期間李禎捐資重修拜殿的功德碑。李昌先生將考查所得撰寫成《心意懸疑考查紀》一文發表在《精武》雜誌2006年第1期上。在李禎捐資重修拜殿的功德碑碑文中,他名字的正確寫法為“禎”,在今流傳的拳譜中為何有別的寫法?李昌先生認為:因為對於心意拳較早的歷史缺乏文字記載,僅憑師徒口口相傳,是以人們僅知讀音,寫成“禎”、“珍”、“貞”、“榛”等皆不足為奇。又在山西話中,“zhēn”的發音類“zhèng”音,於是有人寫作“政”亦在情理中。因此,李禎名字的正確寫法應以道光三年李禎捐資重修拜殿的功德碑碑文為準。

郟縣姚莊回族鄉三郎廟村是回族聚居的村落,在中國武術史上尤其是心意拳發展史上,有傳記可查的還有心意拳大家張聚、白先師、張老根、李海森等,他們都開枝散葉,弟子傳人遍佈山西、上海、安徽、臺灣和東南亞,成為有實無名的“心意拳之鄉”。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加強武術教育能更好地提高國民素質,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和競爭力,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完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後,以“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並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中國夢”是對百年來中華民族奮鬥歷史渴望和追尋的概括,是對中國人共同命運凝聚的感情和力量表達。武術作為與中華民族共生髮展的文化載體,與中華民族同歷滄桑,成為中華文化的生命基因。

近年來,姚莊回族鄉按照縣委、縣政府“文旅富縣”的發展目標和“五精”精神的工作理念,緊扣“4A”景區創建,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方向和萬里茶路文化傳承與發展,積極打造文旅產業示範帶,深化挖掘三郎廟回族心意六合拳第三代宗師李禎文化,通過一戶多宅治理,建成了佔地300平方米的心意六合拳展示館。

展館分為心意六合拳文化展廳、冷兵器展廳、休息室三個部分,為遊客全景展示心意六合拳歷史淵源、李楨與心意六合拳歷史傳承、古代冷兵器等非遺文化。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郟縣姚莊回族鄉心意六合拳“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

在心意六合拳館對面,利用雙違整治及一戶多宅治理收回的空閒地,建起了練兵場。

每週日舉辦以姚莊回族鄉人民文化廣場為中心,六個行政村為輻射的心意六合拳“一中心、六拳點”週末文化拳場活動,利用農閒、節假日組織傳承人進校園、進社區、開展傳承培訓、宣傳展示等活動,為心意六合拳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