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目前正值境外人员回沪高峰,最新举措实施之后可能出现隔离人员骤增的情况,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紧急任务,迅速配备力量,对黄浦区人民路的集中医学观察点加强防控。

酒店变成集中隔离点。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支“极速战队”。这个专业的战队拥有一套班子,统一运行,整体协调。

3月24日上午,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抽调10余名精兵强将马上投入工作,从医疗、护理、院感、后勤四条战线分头行动。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上了发条的小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每一天隔离点的隔离人员都是动态、每一天隔离点的需求各式各样、每一天隔离点都存在风险……在隔离点持续工作了10天,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和制度,一切都井然有序。

隔离点的每个医护人员都忙得像陀螺,每天平均只能睡3-5小时,处于高度疲劳状态,连轴转熬出的红眼睛黑眼圈,嘶哑的声音,有辛苦有委屈,但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中心主任告诉小编,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只要隔离点不撤,我们就会一直坚守!殊不知,集中隔离点开始筹建至今,很多队员都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他们日夜守护,因为工作随时有,事情不间断。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让留观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同时,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也努力做到“耐心”、“细心”、“关心”、“ 温馨”,帮留观人员做好心理疏导,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应对此次疫情,顺利度过隔离期。

“隔离点刚投入使用时,很多返沪人员不了解政策和形势,对集中隔离工作非常抵触。昨天就有一对老夫妻耗费了2个多小时做思想工作,终于配合我们了。”集中隔离人员都是境外返沪人员,每个房间都各有一部内线电话和工作人员联系,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隔离点工作人员都会细心地记录下来,尽可能帮他们完成,确保他们在隔离期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做到隔离不隔心。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热心人的支持

是我们坚守的最大动力


经常不能按点吃饭,半夜接收隔离者。这是“特殊战场”的常态,医护人员从不埋怨,奉献着仁心和真爱。今天,有人悄悄送来了这些,巧克力、辣条、甚至还有生理裤,收货人是所有医护人员。

夜深人静时分,突然一辆电瓶车驶来,停在酒店门口。正当值守人员走上前去时,这位戴口罩的男士,扔下一箱咖啡饮料和一箱方便面,转身掉头,一溜烟消失在浓浓的夜幕中。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他们“守护”集中隔离点,就像“小陀螺”!


隔离的是病毒

传递的是真爱。

向你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