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转眼,吉林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护师、吉林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刘杰已经在武汉开展工作半月有余。在这半个月里,对于一直忙碌在疫情最前端的刘杰来说,没日没夜的工作让她几乎忘却了时间的存在,作为感控小组的一员,黑白交替了几轮,在她心里远不如同伴们班次更换的时间表清晰。而对于远在2100多公里外的吉林市,在刘杰的家乡,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却无一不因惦念,却又不敢也不愿轻易打扰她的工作而变得格外漫长。

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今天,我们终于在她挤出的一点点空闲中,了解了半月来她的一些工作片段。

“我们到武汉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多了,那天是大年初二,但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过年好’,而是“放心吧”!队友们顾不上累和困,都想着既然来了,就必须要尽全力才行啊!”刘杰说,1月26日晚上,一到达支援地她和队友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个人防护培训,紧接着又到实地探查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病区,短短一个晚上就摸清了病区布局、相关流程、分区情况、人员进出路线和防护用品配备等情况,以制定最佳防控方案。回到驻地,大家又连夜制定规章制度、工作方案及工作流程,准备消毒防护用品,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第二天凌晨一点多了。一群平日里最爱劝人早睡的医护人员却在此时纷纷“抛弃”了养生之道,为了对抗疫情熬到夜深。

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几个小时后,无需闹钟,刘杰和队友们就早早醒来,“‘硬仗’在前,也睡不着,想安逸就不来这了。”刘杰所在的感控小组不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国家感染防控指南的内容以及具体情况,制定出吉林援鄂队的感染防控方案、制度、流程,为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顺利铺路,还要负责全体队员的健康管理,解决队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安全,若不是感控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很难胜任此项工作。虽不直面患者,但更多未知的潜在风险却始终萦绕在刘杰和感控队友的身边,守护一线医护人员健康的重任也压在了他们的肩上。

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借用宾馆大堂的打印机,印发制定的制度、提醒事项、健康监测表格。

感染防控是此次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最关键的环节,怎样的措施在实际情况中才能达到最有效的防控,是刘杰和她所在的感控小组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探讨的内容。感控组成员要24小时轮流在宾馆大堂处监测返回的医护人员的体温,监督大家手卫生,密切关注队员健康状况,时刻提醒感控要点,并与队员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感控问题;还要指导驻地清洁消毒,确保全方位无死角,大家恨不得每天有48个小时才够用。“每天没有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随时都在工作状态。”医护人员最后一班要凌晨三点多才返回驻地,刘杰就一直守在大厅等到所有人安全归来,监测体温全部正常才放心去睡觉。说是睡觉,其实也只能稍事休息,就又要投入到工作中了。“不过现在工作理顺了,好多了。放心吧!”似是怕我们担心,刘杰赶紧补充道。

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规范医务人员住宿的分区、消毒

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刘杰在武汉体会了一次什么叫“魔法攻击”。2月2日武汉下起了小雨,那天刘杰在大厅站了一天的岗,冬日的雨阴冷透骨,即使习惯严寒的东北人也难以抵挡。而此时冰冷麻木的双脚和小腿以及慢慢袭来的心慌感,让原本就有甲亢的刘杰意识到,长时间的疲劳工作加重了她原有的症状,为了坚持工作,她立即给自己增加了药量。在刘杰眼里,什么都比不上医护人员们的健康安全重要,她的使命就是守护队员,让他们无忧上阵,所以此时的她决不能生病,更不能倒下,她必须健康且坚定的和大家站在一起,坚持到底。

逆行中 守护“逆行者”

▲刘杰正在运送标本

“尽管放心地去救治患者,你们的安全我们包了!”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刘杰清楚万分。在这个防疫的关键时刻,她绝不会让任何一名队员掉队。医护人员每天前去守护患者,刘杰和组员们就时刻在后方守护着医护人员,她要他们每日健健康康地去,再平平安安地回。吉林市援鄂医疗队在刘杰心里就是一个坚韧团结的队伍,她说,他们曾踌躇满志一起离开家乡奔赴疫区,她就要拼尽全力保证每一名队员在胜利的那一天,再次全员平安归家,一个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