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全体医护人员投身抗疫战场以来,坚决落实习主席“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指示要求,倾尽全力救治老年患者。截至目前,医院已收治60岁以上患者947名,占累计总收治人数的55%。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220多名老人在这里战胜新冠病魔,迎来了樱花盛开。

最硬核的承诺——“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每次看见他们,我都会想起自己83岁的老岳母……”面对老年患者,感染四科主任张迁感慨万分,并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救治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生们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水平、用药效果,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医护人员精心护理老人。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和家人视频。

针对老年患者口音重、声音轻、沟通难的问题,她们自制了图文并茂的沟通交流卡片,“吃饭、喝水、胸闷、上厕所”等日常用语一应俱全,保证第一时间回应患者需求。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沟通交流卡片。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沟通交流卡片。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沟通交流卡片。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医护人员为患者喂饭。

部分患者自理能力差,护士们为他们热饭、取饭、喂饭,常常喂一次饭需要弯腰半蹲40多分钟。一些老年患者不会用手机,但非常想念自己的子女,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护士们用病区的公用手机帮助老人和子女视频聊天,温情的对话时常在病房回荡。

最深情的独白——“病人好比什么都好!”

几天前,一段医生在深夜紧急抢救病人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角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队员陆智杰。作为有着多年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专家,当医院组建救治突击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那次深夜成功抢救病人过后,陆智杰说出了“病人好比什么都好”的深情独白。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救治突击队给患者紧急插管。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救治突击队给患者紧急插管。

同样专注于延续生命的还有感染一科团队,前些天,一名100周岁的高龄患者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战胜了新冠病魔。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百岁老人出院。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蔡晨等医护人员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随访百岁老人。

“作为一名百岁老人,他的基础疾病非常多,新冠肺炎的治愈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主治医师蔡晨说道。老人出院后,转入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隔离观察。蔡晨多次与该院医生探讨病情、分享经验,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叮嘱注意事项。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百岁老人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最温暖的礼赞——“Lucky to meet you!”

感染二科是医院的重症科室,这里有一名90岁高龄的“团宠”爷爷。该患者是1名退休教授,刚住院时情绪有些焦躁。护士韩蕾主动上前与他沟通交流,每15分钟就去陪他说说话,对老人提出的“想换病房”“想看书”等一系列要求也都想尽办法满足。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韩蕾照顾“团宠”爷爷。

在与老人话家常时,护士韩蕾知道了老人喜欢吃咸辣口味,她专门买来了咸菜、辣酱,并监督他一次只能吃一点。就是这“一点”,彻底卸下了老人的戒心、拉近了医患的距离。从此往后,老人笑口常开,韩蕾也成了他最信赖的“小孙女”。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韩蕾给“团宠”爷爷送辣酱。

在一次输液时,老人突然说了一句“Lucky to meet you”,看着半天没反应过来的韩蕾,他卖着关子“傲娇”地说:“听不懂吧?我说遇见你很幸运!”面对如此温暖的礼赞,泪水润湿了韩蕾的眼眶……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韩蕾与“团宠”爷爷合影。

目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仍有313名老年患者在与病魔抗争。人似年华易老,医患真情永驻。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相信他们都能够迎来最美的夕阳红。


作者 | 解放军报记者 赖瑜鸿;通讯员 王继新 袁若尧

来源 | 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监 制:王士彬 张晓辉

编 审:欧 灿 邹 菲

责 编:谢 菲 周 舟

抗疫一线 | 守护“夕阳红”:“老年患者一个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