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前不久,一名00后女学霸的事迹让人特别感慨。

女孩名叫祁逸菲,去年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临上大二之前,她瞒着父母暂停学业,报名参军。

期初,父母根本不同意。

但祁逸菲从小就向往军营,为了这个梦想她从大一开始就默默努力着,跑20公里、越野、沙漠徒步等等。

做好充足准备的祁逸菲顺利进入军营,经过三个月的新训,最后,她顺利分配到梦寐以求的海军陆战队。

新训结业时,妈妈为祁逸菲颁奖,说:“妈妈或许曾经不能理解你,但是妈妈现在坚定地支持你。”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也许,很少有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梦想,总以为拼命努力读书,上个好大学,再找一份好工作就好,梦想从来不重要。

父母从未在意的人生梦想,于孩子而言,却是内心最明亮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想起那个被人民日报点赞的小伙子张韫喆。

他曾是浙大化学硕士,但又再次高考,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的本科。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张韫喆解释说,因为从小喜欢学医,但阴差阳错学了化学,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但依然选择勇敢追梦。

从这两个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梦想对孩子而言真的很重要。

试想一下,与其苦心婆心教导孩子要努力学习,而心力交瘁。

不如让他们为了人生梦想奋斗,这带来的巨大力量,远比父母的语言教导有用得多。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

所以,我们应告诉孩子,你努力学习的每一分钟都会离梦想更近。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1关于梦想,有很多你不知道

为什么要让孩子追梦?

电影《无声告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女儿在圣诞节过完不久投湖,没有留下一句话,让母亲玛丽琳极其痛苦,她一直不敢相信自己十分听话,非常优秀的女儿会自杀。

直到发现女儿的秘密,她才明白是自己将女儿推进了湖底。

每一年的圣诞节礼物,她都送给女儿一本成功女性的书籍,而女儿明明很想要一根项链;长期向女儿暗示以后长大要当一名医生;时常在邻居面前夸赞女儿,逼着女儿提前修化学课。

母亲的压迫和强加让女儿没有自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终于承受不住。

最后,作者深情地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让孩子追梦,就是让他们按照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而且还要告诉孩子这两点。

第一,不想以后很苦,现在就要勇敢追梦

还记得那个带打吊瓶的女儿参观衡中的爸爸。

这位爸爸吃过没文化的亏,他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他说,“我们没文化,希望孩子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从视频中,我们能看出来,这句模糊的话孩子根本听不懂,也无法真正体会到他的用心。

其实,不如让孩子树立梦想,一个通过努力读书能实现的梦想,更能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意义。


心理学上有个“德西效应”说的是:当孩子没有自发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时,外界的刺激和激励,能够产生极大的推动。

孩子大多无法理解父母害怕他们吃苦的心,但父母若告诉TA,不想像我们一样吃苦,就要为了梦想去奋斗。

这远比父母施加的压力来得更真实。

第二,走更远的路,心中更要有梦。

想起清华女孩张薇在毕业典礼上说自己要休学支教一年。

她说,自己从小家贫,中学时到省城参加物理竞赛,才看见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教育的巨大差距,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后来她又走进一些贫困人家,看到教育带给人的正面影响,萌生了要帮助更多人的念头。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很多人十分赞赏张薇。我觉得我们不止赞赏,更应该看到另一面。

那就是,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家乡教育环境的梦,支撑着她从一路走进清华大学。

雨果说:“人类的心灵需要梦想甚于需要物质。”

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想要走更远的路,一定离不开梦想的强大指引和支撑。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2梦想是孩子人生的灵魂

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就有一个做音乐家的梦想。

可家里十分贫穷,完全没有办法支持他。但男孩没有放弃,他用纸板制作了一个模拟的黑白色钢琴键盘,虽没有任何声音,但他仍然用心弹着,每日坚持练习。

渐渐地,男孩在纸做的键盘上弹得手指磨破了皮,他开始尝试自己作曲。最后,有人喜欢上他的曲子,买了他的作品。

他用卖曲子的钱买了一架二手钢琴,破旧不堪,时常跑调或者发不出声。但男孩学着自己修整、调音,睡梦中的灵感他也要打着手电筒记下来。

二十岁那年,他终于在音乐的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后来,他又成了好莱坞著名的电影音乐制作人,他就是《狮子王》的音乐制作人汉斯·齐默尔。

梦想常常是孩子忘我学习,努力拼搏的最好动力。

梦想从来不应该关乎家庭经济、父辈的期望,仅仅只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最纯粹的追求。

这样的追求,让孩子感到生命的美好,体会到努力的乐趣。否则,父母给予再大的期盼,对孩子来说都是空洞的。

罗曼罗兰说:“梦想与热情,是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对孩子来说,驾起梦想的舵,才能扬起热爱的帆,在人生的航行中有力前进。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3追梦,这四点不要忘了

(1):告诉孩子梦想的重要性

别林斯基说:“没有梦想,就达不到目的;没有勇敢,就得不到东西。”

年幼的孩子也许不太懂得梦想,但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有了梦想,就是有了清晰的目的,会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树立自己梦想,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因为,梦想是我的,只要朝着梦想去努力,未来就是我的。

(2):挑出最具优势的爱好培养

梦想的确立一定离不开独特的优势和偏爱,这一定来自于孩子广泛的爱好和大量的实践摸索。

父母应让孩子从小多与外界接触,不仅是阅读,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动手,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邻居的女儿特别喜欢画画。

她小时候爱好很多,跳舞、主持、画画、下棋、书法等,不管她喜欢什么,她妈妈都让她去学。有一次,在社区举办的画画比赛中女孩获得了第二名,一下子激起了女孩强大的兴趣,她开始把画画作为自己的梦想。

帮助孩子找到最擅长的某一项特长,引导孩子在这方面努力做到最好,一点点进步,就能充分释放出孩子最大的热情,并以此确立梦想。

清华女学霸瞒着父母参军:不要你追梦,只要你成为学霸,有用吗?

(3):让孩子把梦想分段

梦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把梦想分段,切割成一个个小目标。

根据实现梦想的方向,确立自己的步骤,再分成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让遥远的梦想变成当前的任务。

郎朗的成名离不开他父亲的严厉,也离不开他父亲帮他把梦想分割成一个个小段。期初,郎朗的目标是到北京找个好老师教他,再后来的目标是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再然后是到外国去学习。

就这样一步步走,才让郎朗成为国际钢琴家。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梦想分段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始终把梦想揣在心底,朝前走的时候方才有底气。

(4)多加鼓励与支持

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能够坚持梦想的重要因素。

不管孩子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是如何的遥远或奇特,父母都应该支持并鼓励他们。

父母相信孩子的梦想,给予孩子的信任会产生力量,这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任何时候,有了父母的支持和肯定,孩子才会越走越远。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句话说:这世上的成功只有一种,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对孩子来说,刻苦学习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以实现梦想的途径去努力。

对父母来说,让孩子成才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帮助孩子朝着他的梦想去奋斗。

作者简介:梁小小,多平台签约作者。 在庸俗日常里沉醉文字,于真实柔软中细数温暖的80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