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导语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懂事听话,但一味批评或不合适的表扬方式,只会事与愿违,如果家长能够懂得“阿伦森效应”,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案例分析

晓琳是一名小学老师,一天放学,她像以往一样把孩子们带到家长那里,看见学生明明的家长,她打算跟家长表扬一下孩子。“明明最近表现得不错,上课听讲很认真。”明明之前上课小动作不断,晓琳跟他聊过之后,进步跟大。

明明妈听了很高兴,表达感谢之后带着孩子回家了。

第二天,晓琳却看见明明上课心不在焉的,刚表扬完又回去了?于是,下课后晓琳又去找明明聊。

“妈妈对我说,认真听讲是我应该做的,不应该为这个高兴。”原来,那天他们回去以后,明明妈没有因为老师的肯定就表扬孩子,反而还有点批评的意味。

这样的回应浇灭了明明的小骄傲,本来在认真听讲这方面已经有进步,现在有点破罐破摔,又变得“不听话”了。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阿伦森效应”是什么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实验,他将志愿者分为四组,让四组人对同一实验对象进行不同的评价:第一组始终褒扬,第二组始终贬损,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之后阿伦森观察实验对象对哪一组志愿者更有好感,实验结果很有意思,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最反感第三组。

这个实验表明,人们普遍喜欢不断对自己表示喜欢、赞扬和奖励的人或事,而不喜欢正面鼓励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阿伦森效应”有什么用途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退休老人喜欢清静生活,他把家搬到湖边,刚开始生活的确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安逸闲适。然而,过了几天,一群玩闹的孩子打破了老人的清静,老人没有用严厉的方法制止孩子,他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天,老人把孩子们叫来,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经常来玩,只要过来我就给你们每天一元钱。” 孩子们很高兴,能玩又有钱当然好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老人又对孩子说:“我的钱不够了,今后只能一天五角钱。”孩子们虽然失望,但也还能接受。

又过了几天,老人说:“我今后只能付一角钱了。”这下孩子们都不干了,一角钱能干什么?这群孩子不爽地离开了,老人如愿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是“阿伦森效应”的一次应用,通过有意识地不断降低对孩子们的奖励,使得他们心生反感,放弃了以往的行为,达到了目的。

在家庭教育中,用好“阿伦森效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使用激励措施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反之,不断降低正向激励并配合适当的惩罚机制,能帮助孩子戒掉不良行为。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怎么善用“阿伦森效应”

1、 用巧妙的方法激励孩子进步

善用奖励的方法可以强化孩子在这件事的注意力,潜移默化中激励孩子进步,先贬后褒效果更佳,俗话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就是“阿伦森效应”的表现方式。

想让孩子在某一方面努力进步,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奖励机制,并每隔一段时间适当提升或改变奖励措施,能够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更听父母的话。

2、想要孩子改正缺点可以“曲线救国”

当父母想让孩子改掉不足之处时,往往使了很大劲,得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使巧劲让孩子自觉改正缺点。

父母不想让孩子做出某一行为,可以采取退休老人的办法,先对不良行为予以奖励,之后逐渐减少奖励的分量,孩子会对不良行为产生负面的感受。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当孩子不好好吃饭,只爱吃零食时,家长可以在孩子吃零食时对他奖励赞许,之后慢慢减少奖励,这样孩子会无意识地对这件事产生抵触心理,更容易改正问题。

3、夸奖孩子要注意方法

有人会问,总是夸奖孩子,万一飘了怎么办?

夸奖孩子要注意方法,不要单纯夸奖孩子的天赋以及成就本身。比如,你真聪明;考了这么高的分数真棒等。

因为没有勤奋支撑的天赋终会消逝,而成就本身只是短暂的荣誉,没有坚持不懈地付出,终究只是过往的辉煌。

夸奖孩子要着重夸他的努力、策略与选择,比如,你这次很努力,真的很棒;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放弃……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态度、有智慧的选择才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善用“阿伦森效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总结

“阿伦森效应”的巧妙之处在于能让孩子对某件事的态度更积极,反向使用也能变得更消极,从而达到激励进步和改正不良行为的目的。

家长要善于使用“阿伦森效应”,这样孩子会从心里认同,并自觉按照你的建议去做,让我们一起做智慧家长吧!


育儿我们是认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