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家有男孩】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1

這幾日,一直困在家中,少有外出。

抽空看喜歡的一部電視劇。

我發現自己看的時候,小小魚也趴在平板前看動畫。

我覺得這時肯定不好說他如何,因為自己不也是窩在沙發上麼。

所以禁止孩子而不約束自己,教育肯定是無力而無效的。

過了兩日,一天晚間我沒有看電視而是在看書。

小小魚洗完澡過來,在沙發上玩耍片刻,我推薦了格林童話幾篇給他。

他欣然接受,很自然地看著,然後去睡了。

夜深敲字時反省一下,覺得養孩子,父母的影響巨大。

特別是家有男孩,爸爸的責任更大。

我記得在小小魚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模仿我。

比如我一步跨上臺階,他也想一步跨上去,有時就摔倒了。

我揹著手走路,他也在後邊搭著小手走著。

一個男孩從他確認了自己的性別之後,就會跟父親產生一種特殊的親密聯結。

他會尋找一種性別認同,比如怎麼做才是男子漢應該做的呢。

跟爸爸靠的越近,越像爸爸,就越覺得自己像男子漢。

爸爸會給孩子方向感,在父親的身上,男孩們能夠找到自己。

也會不自覺的將父親作為自己心中的榜樣。

如果要他們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爸爸。

總是會以英雄的形象出現。

就好像大話西遊裡的紫霞仙子說我的如意郎君是位蓋世英雄那樣。


2

爸爸給自己的不一樣的愛,是孩子最渴望得到的。

因為母親生養的緣故,孩子跟媽媽是天然親的。

但是爸爸就不一樣。

當一位爸爸得知妻子懷孕的那天開始。

直到真正摸到孩子的小手兒之前。

感受是間接的,只能從妻子日益變大的肚子,還有妻子的言語中得到信息。

可媽媽跟孩子早就心連心,共血脈地融為一體。

可是,孩子慢慢地長大,他們會渴望得到父親的愛撫。

因為爸爸的愛,會給孩子一種特殊的安全感。

爸爸有力的臂膀,特殊的氣味。

都會讓孩子感受很神奇。

比如小小魚很喜歡跟我一起洗澡。

因為他很小的時候,我會抱著他去浴室。

就那短短的幾分鐘的肌膚接觸,他會非常興奮。

直到如今都還常常說起。

當然,經常玩的吊車遊戲,或者拉著他的手,然後離地轉圈圈的遊戲。

更是我們的專屬,媽媽因為力氣限制,跟孩子玩不了。

有的事只有爸爸合適做。

還有男孩們最喜歡的“打架”遊戲。

為什麼男孩喜歡打架遊戲?

絕不是調皮,而是心理發展的需求。

大部分男孩通過這種遊戲來“發洩自己的恨意和攻擊性”。

其實攻擊性就好像一個人的力氣一樣。

可以消耗掉的。

孩子內心是渴望這樣的發洩機會的。

你不能壓抑他們,因為孩子的攻擊性是天性,是客觀存在的。

而父母要努力給他們一個這樣的條件。

比如一個“我可以發洩恨意和攻擊性”但是不會得到報復和懲罰的機會。

這個只有父母能給。

你不要覺得這樣會讓孩子無法無天,到外邊欺負小朋友。

“打架遊戲”給了孩子一個發洩機會和環境時。

也同時幫助孩子去構建規則,讓孩子按照一定的規則,用遊戲的方式表達攻擊性,而不是去外邊無法無天地攻擊人。

比如攻擊的一些規矩,就算打架,有哪些地方不要打。

還有什麼時候能打,什麼時候不能動手。

這些都可以跟孩子說。

可以說,爸爸們是孩子最好的大玩具呀。


【家有男孩】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3

爸爸的參與和陪伴,能給孩子獨特的成長記憶。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過:於孩子而言,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孩子的培養上,父親有著一種特別的力量。


幼兒園的時候,在父親節即將到來前,小小魚班上組織孩子們給爸爸做一本書。

形式是繪本樣子的,說說孩子心目中的我爸爸。

兒子在我最喜歡跟爸爸做的事那裡,寫的是一起看電影。

說起看電影,應該是屬於我們倆獨特的成長記憶。

因為我喜歡動畫片,特別是宮崎駿的動畫片一部不落。

我們家週末會有固定的電影時間。

到了週五或者週六的晚上,我都會提前給小傢伙準備一部影片。

然後一起關了燈,打開投影在自己家的牆上看。

或者一起在電視機上投射觀看。

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關鍵是氛圍到了,孩子就會非常滿足。

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喜歡一起看的感覺。

看到悲傷的地方,小小的身軀會不自覺地倚靠過來。

看到恐怖的地方,哪怕我們覺得一點也沒關係,可小傢伙還是會鑽進你的懷裡,或者躲到你的背後。

而遇到精彩情節或者難忘的臺詞。

觀影之後會成為家裡一段時間的熱議點,或者成為口頭禪。

變成家庭文化的一部分。

這樣的陪伴,也許就是孩子最喜歡的。

你在我身邊,我們一起去打開一扇門,然後開啟一個屬於我們共同的故事。

這些陪伴的時光,就會變成獨特的成長記憶。

【家有男孩】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4

有人說,只要看一眼那個孩子,就能瞭解他的媽媽是什麼樣的人。

比如善良樂觀的媽媽,養育的孩子往往也會善良樂觀。

那爸爸呢?

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比如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

爸爸是非常不錯的導師。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細心,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

但是到了青少年時期,爸爸的作用更加凸顯。

特別是男孩們的教育,更需要爸爸的參與。


小小魚兩三歲的時候,每次我單獨和孩子一起在客廳裡待著的時候,他總是會纏著我做遊戲,雖然看上去是那麼的無聊,但是他會樂此不疲地要你看著你。


有時候,他只是需要你的關注,因為我一旦盯著電視機,他看到後就會大聲地叫,“爸爸,爸爸,你看”,如果叫了幾聲還沒反應,那就會發火啦!客廳是待不下去了。

但是每次我關掉電視,丟掉手機,配合他,哪怕是盯著他看書或做小遊戲,他會安安靜靜的玩很久,還會和我分享他的成果。

孩子非常需要父親的陪伴,更需要父親的關注!


如今小小魚上了小學,很多時候,我發現他會記得我說過的很多話。

有時我無意間或者玩笑話,竟也會被他記住。

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些選擇和判斷。

而我自己節約不浪費的價值觀也影響到了他。


可以說,不僅僅是平時的陪伴,在一些價值觀的形成上,父親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


曾經有一篇文章,兒子問“爸爸,一個人越有錢越了不起是嗎?”

爸爸的回答火爆全國!

“一個人是否偉大,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金錢、財富。而是他影響了多少人,為人類做出了多少貢獻。一個詩人,用詩歌影響了我們,我們可以說他是偉大的詩人;一個作家用文章影響了我們,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一個商人,用自己的能力創造了很多的工作崗位,又把自己的財富拿出來用做慈善,我們也可以說他偉大。”


面對這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孩子呢?

可以說,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那些擁有父親之愛的孩子,內心會豐盈而勇氣倍增。

希望孩子們不僅僅有媽媽的親密呵護,更有爸爸的溫暖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