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損失或超二戰!老外交官坦言:這是一生見過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

經濟損失或超二戰!老外交官坦言:這是一生見過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

華黎明。素描/琚理


截至3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72萬人確診,3萬多人死亡,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病例。

耄耋之年的老外交官華黎明出生於抗戰烽火之中,外交生涯見證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曾為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談及當前的新冠疫情,華黎明坦言,這是他一生中見過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將超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應積極合作,拋棄地緣政治思維,攜手抗疫,共同戰勝危機。

全球疫情尚未達到頂峰

記者:現在全球疫情處在什麼階段,您如何評估當前的全球抗疫形勢?

華黎明:中國的疫情控制住了,但中國以外的地方還在發展,向全球蔓延,全球疫情可能還沒達到頂峰。

中國以外的抗疫形勢越來越嚴峻,全世界200多國均有病例,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很大。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股市四次熔斷,美聯儲把利率幾乎降到零,失業人口已經到了328萬。這在美國曆史上幾乎是空前的。

全球主要產業鏈在中日韓三國,市場在歐洲和美國,能源在中東。中日韓都受到疫情嚴重衝擊,歐美受衝擊尤其大,中東油價大跌。全球經濟全方位受到巨大沖擊。二戰結束以來的70多年,人類還沒遇到這樣的情況。

記者:在您經歷過的重大事件裡,這次疫情是不是最嚴重的?

華黎明: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以病毒傳播的方式,讓全球都捲進去了。這是我這一生中見到過的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我經歷過經濟危機、局部戰爭,二戰我趕上一個尾巴。但我覺得新冠疫情給經濟造成的損失可能比二戰還要大。

獨善其身不可能也不可取

記者:從全球來看,控制疫情的關鍵是什麼?

華黎明:疫情的發展,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倒是“壞事變成好事”。從2016年開始,世界出現了逆全球化的趨勢。美國特朗普政府到處打貿易戰,歐洲出現了英國脫歐等很多“黑天鵝”。這次疫情告訴全世界,世界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麼大沖擊之下,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全世界70億人是個大家庭,必須在數據、醫療資源、資金、物資和病源流動等方面通力合作,才能把疫情控制住。人類真的需要全球化,不僅是經濟發展需要,還要共同面對危機。

從中美領導人通話、G20視頻峰會也看出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這樣超級大國,中國這樣經濟排在世界第二位、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都不可能單獨處理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必須相互合作。

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記者:在疫情全球蔓延之下,我們看到中國,還有俄羅斯,在自身疫情控制得力的情況下,出手援助其他國家,包括意大利這樣的老牌發達國家。

華黎明:中俄兩國,尤其是中國,處理疫情是成功的。第一,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國家領導人毫不猶豫地把人的生命放到第一位。特別是疫情在中國暴發時,正值國家經濟下行和春運的億萬人口大流動之時,中國政府果斷地把其他問題先擱置起來,全黨、全軍、全國總動員解決人的生命和安全問題,待疫情基本控制後不失時機地復工復產。

相比之下,有的國家疫情已經暴發,政府還在折騰股市、降息,舉棋不定,抓經濟還是抗疫,一直在猶豫。直到確診病例過了4萬,才下決心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第二,中俄兩國都有比較高的行政和執政能力,政府一聲令下,大家就居家隔離,“封城”的封城,交通停止的停止,該監測的監測,這在很多國家做不到。直到現在,一些西方國家疫情十分嚴重,但很多人還不願意戴口罩,不願意取消聚會。

這次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充分發揮體制的優越性,基本遏制了國內疫情,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在學習中國的經驗。中國毫無保留地和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分享抗疫經驗,對89個國家提供了抗疫支持,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必將贏得越來越多共識。

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白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