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以“新经济”之名 邀约共享成都机遇

以“新经济”之名,成都发起了一场城市机遇的邀约。


蓉平:以“新经济”之名 邀约共享成都机遇

3月的最后一天,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启动,宣布今年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这意味着,从3月至12月,成都将每月发布100个面向社会、触摸未来、链接应用的新场景;每月发布100个硬核支撑、开放兼容、彰显个性的新产品。


蓉平:以“新经济”之名 邀约共享成都机遇

新经济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其“可感可用”在此次疫情中人们感受犹深:人手一码的“健康码”,帮助我们通行城市的各个场景;无人机用于防控宣传,提醒人们戴口罩少聚集,硬核效果吸引了多国借鉴;大型购物中心搬上“云”端,方便了市民的宅生活……

今天,成都以发展新经济的创新之举,启动了转型发展的“快进键”。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成都立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2017年成都开启新经济元年,三年创新开拓,三年野蛮生长,“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形象定位渐入人心。

何为“最适宜”?效果最具说服力。网民用得得心应手的阿里云,发端于成都;现象级手游产品王者荣耀,诞生于成都;现象级动漫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创作团队,来自于成都……

三年间,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创新发展动能不断集聚。

此时此刻,成都吹响加快转型发展的集结号,既是疫情影响的倒逼,更是坚持创新发展的主动作为。

心有远方,自当策马扬鞭,奋力驰骋。

3月4日,“成都33条”发布(全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经济,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而今天创新登场的“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发布会,打造城市级宣传展示平台,为发展新经济开启了“加速键”。

这场新经济发布会,发出了共享城市机遇的“信号弹”。

全年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发布,是成都许下的郑重承诺。通过机遇清单的方式,成都向外发出了共享城市机遇的邀约。

今天的首场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发布100个新产品和100个新场景,通过“主会场+3个直播分会场”的多平台网络互动形式,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生活、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高规格国际化的宣传推广舞台。其独特之处在于,20分钟留给城市,其他2小时都交给了新经济企业。让企业成为舞台主角,这是一座城市对于新经济的理解和表达。

企业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兴则新经济兴,企业强则新经济强。每月一度的发布会,就是一个新经济企业的展示窗口,既要给企业宣传亮相机会,更要给货真价实的机遇和订单,帮助它们跃上枝头,更上层楼。

新经济迎风而舞,离不开“风”的方向。风向所在,机遇所在。

成都开放城市级场景,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世界文化名城、成都东部新区、成德眉资同城化、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编制发布机会清单。此外,还将持续营造产业级场景,持续培育企业级场景,主动释放城市机遇,坚定企业信心。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某种意义上,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灾难斗争并自强壮大的历史,这是历史规律带给我们的一份笃定。“疫”后成都,需要坚持这份自信和笃定:城市春暖花开,城市机遇犹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