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排行及報告




在多地出臺土地款緩交等相關政策下,部分房企的拿地積極性仍比較高,爭先鎖定一二線城市地塊。


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排行及報告

2月份,各地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疫情衝擊。在土地方面,各個地區密集發佈相關政策,以緩解房企因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

從土地供應來看,供應數量、供應面積較1月份均出現了明顯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地出臺土地款緩交等相關政策下,部分房企的拿地積極性仍比較高,爭先鎖定一二線城市地塊。

隨著全國企業先後有序復工,3月份開始土地市場逐漸升溫。

政策扶持,房企拿地節奏回升

2月11日,有房地產商會官方微信發佈了《關於疫情後期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呼籲從融資、資金監管、稅費交納、復工復產四個方面給予扶持。13日繼續撰文提到為何建言——“房地產行業體量大,上下游產業鏈長,若地產行業出現動盪,上下游產業鏈也勢必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並極易引發金融風險”。

在此帶動下,各地區先後出臺了相關土地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款緩交、項目交付延後等方面。

2月部分地區土地政策一覽

在政策大力扶持下,2月份房企開始加快拿地節奏,補倉納糧。

據觀點指數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0年1-2月樣本房企在公開市場拿地成交金額合計超過2100億元,成交權益建築面積超過3800萬平方米。其中,綠城中國以260億元權益拿地金額位居金額榜首位,碧桂園以330萬平方米權益建面位居新增土儲榜首位。

1-2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權益金額排行


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排行及報告


具體來看,2月份綠城中國在北京、浙江、天津等地均有斬獲,於北京地區更是大手筆拿地,四天內連拿4宗,合計157億元。

其中,2月14日,綠城中國63.6億元奪北京昌平宅地,溢價30%,參與競拍的房企還有中海、旭輝、保利+金地聯合體等。該地塊規劃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起始價49億元。

新增土儲權益面積最多的碧桂園,2月份在土地公開市場反而顯得低調。據觀點指數研究院監測,碧桂園在惠州、河源、太原、鄭州等地有所斬獲。2月12日,碧桂園4.82億元摘惠州仲愷大陂村一期舊改項目,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2月17日,碧桂園13.5億奪鄭州中原區三宅地,均為底價成交。

疫情衝擊,2月供地環比跌45%

在疫情衝擊下,全國房企的開復工節點、拿地節奏、項目交付時間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土地市場方面也繼續出現回落。

Wind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近100個重點城市供應土地數量1493宗,面積7178.81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4429.29萬平方米。其中,2月份供應土地面積2580.2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5.08%;供應住宅用地153宗,面積726.2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57.55%。

成交方面,近100個重點城市土地成交面積7098.63萬平方米,成交總價合計4355.40億元,平均溢價率9.33%。其中,位居第一的成都,共成交土地83宗,成交土地面積375.94萬平方米,成交建築面積1059.48萬平方米,成交總價1223.45億元。

2020年1-2月全國城市成交土地面積排行


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排行及報告


從成都土地市場來看,受疫情持續影響,2月份原定土地出讓時間多次順延,包括天府新區、雙流區、大邑縣、龍泉驛區4個區的12宗涉宅地塊,多次發佈延期出讓公告。

另一方面,雖然供應減少,但是部分企業拿地積極性仍較高,帶動區域土地市場升溫。

縱觀整個2月,包括華僑城、五礦、隆基泰和等房企紛紛落子成都。2月14日,成都公開拍賣出讓了4宗國有建設用地,其中包括1宗位於大邑安仁鎮地塊以及3宗大邑沙渠鎮地塊,前者由華僑城競得,成交樓面價1687.5元/平方米,後3宗商住地均由五礦競得,合計面積約254.7畝。

2月28日,成都龍泉驛大面板塊出讓一宗約31.8畝純住宅地塊,起始樓面價5600元/平方米,最終成交價11000元/平方米,溢價率96.4%,由河北房企隆基泰和競得。

整體來看,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衝擊仍比較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115億元,同比下降16.3%。其中,住宅投資7318億元,下降16.0%;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0210億元,同比下降17.5%;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09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3%;土地成交價款440億元,下降3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