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恆大2022年劍指10000億……

當恆大2022年劍指10000億……

當融創孫宏斌都說開始要賣資產過冬的時候,當世茂少東家許世壇預測今年全國房地產銷售可能會有10%到15%的下降的時候,恆大許家印卻劍指2022年銷售一萬億。

2020年,恆大的銷售目標是8000億。2019年銷售了6000億元,增加33%才能到8000億,這個目標可不低,與孫宏斌、許世壇嘴上的氛圍似乎有點不一致。

恆大的優勢是土地儲備量大,平均地價1800元,跟房價比,低到令人髮指。2019年恆大賣出的房子均價10000出頭,地價每平不到2000,加上各種成本,利潤空間可以說還是槓槓的。

可以說這是恆大最大的優勢和底氣。恆大還有啥優勢?產品品質?決策君只能呵呵。總裁夏海鈞也直言不諱,恆大最大優勢在於土儲。

夏海鈞的一席話把房地產這個活兒的本質說穿了:在做出土地價格增長高於利息增長的判斷後,恆大通過抓住中國房地產的黃金20年,儲備了非常多的低價土地。

這和李嘉誠的房地產生意邏輯完全是一致的。開發商更多的是靠土地增值賺錢,不是靠開發產品。搞開發賺差價,那是末流開發商的死笨玩法,實際上是做不大的。所以,找得到金主提前圈地,是房地產生意的最高境界,就像許家印玩的一樣。碧桂園也是突然參透了這一點,以至於能夠快速地把當老大已經習慣了的萬科拉下頭牌。融創、世茂等巨頭頓悟稍晚了一會兒,龍湖處於似悟非悟之家,以至於今天各家局面不盡相同,因為兜裡的貨取得成本各各不同,玩法自然迥異。

搞開發是這樣,買房投資其實也是這樣。當房價低得不忍卒觀的時候,或者銀行敞開大門不限貸的時候,如果你有點家底,和超越一般人的膽量,入手了一堆房子,那麼,恭喜你,發了。時間是最好的盈利模式。跟許老闆的玩法完全一樣。

告別最初的狂野時代,今天你即使再精、眼再毒、再勤快、再工於盤算,買到了最好的盤,最好的戶型,你也就是賺個三瓜倆棗。或者也可能賠。跟狂野時代就扎進去,收益不是一個當量。

這就是所謂時勢造英雄,由命不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