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產業規模 擦亮品牌形象 永定區“張家界莓茶”來致富

湖南日報3月31日訊(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鄧武成 鄭龍騰)3月26日下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下,永定區區長朱法棟變身“直播達人”,向網友推介“張家界莓茶”,一個小時就賣出1055件。

“張家界莓茶”是永定區重點發展的扶貧產業。近年來,該區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在全區10多個鄉鎮建立莓茶生產基地和加工廠,吸納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去年,該區莓茶種植面積6.5萬畝,年產幹莓茶1750噸,實現種植加工綜合產值12.75億元。

隨著疫情轉好,該區加快推進莓茶企業復工復產。在王家坪鎮宋家溪村,貧困戶李雄楚正在莓茶基地裡忙著除草、鬆土,“搶抓時節,把前期延遲的工期追回來。”他告訴記者,去年,他家栽種8畝莓茶,獲得收益9000多元,今年豐產後,收益可達4萬元。在羅塔坪鄉長壽村,購買莓茶枝條的外地人絡繹不絕。52歲的村民楊愛國說,2016年以來,他家種植莓茶170畝,去年除去成本純收益達48萬元,“光賣扦插的莓茶枝條,就賺5萬多元。”

在抓緊復工復產的同時,該區積極開展品牌塑造。與科研院校合作,在品牌培育、品質提升上下功夫。目前已註冊茅巖莓、天門郡等23個莓茶品牌,培育11家省、市級龍頭企業,開發出莓茶麵膜、含片、黃酮營養液等一系列深加工產品。藉助“互聯網+媒介+渠道+消費者”的方式,通過帶貨直播、電商等多種平臺和多種形式,為“張家界莓茶”推廣銷售。

“打造全國名茶,培育農民增收的當家產業。”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介紹,今年,永定區莓茶種植規模將達到8萬畝以上,實現綜合產值25億元以上,帶動2萬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