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東爾村:“電瓶車書記”開到群眾心窩窩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東爾村:“電瓶車書記”開到群眾心窩窩裡


王旭本是四川能投集團所屬四川省水電集團資中電力公司球溪供電所黨支部書記、所長,面對組織號召,他主動請纓,並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一名高原藏鄉鄉城縣擔任然烏鄉東爾村第一書記。當筆者見到這位從四川能投集團選派到東爾村的第一書記王旭時,黝黑瘦小的他正在田埂上和群眾講解田間管理的要點。

提起王旭,東爾村的群眾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哪家有困難,就算是點滴小事,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帶著微笑的面孔也給大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熟悉民情,村裡響起電瓶車鳴笛聲

初來高原,王旭首先面臨的是缺氧、胸悶、頭疼等高原反應,當村“兩委”幹部勸他先休息幾天,適應後才開始工作,而他卻說:“這點反應不要緊,幹事的時候就慢慢適應了,我又不是弱不禁風。”

為了儘快摸清民情,白天入戶調查、夜晚加班歸納整理成了王旭的常態。兩個月下來,這個本來白淨的小夥子也有了高原上特有的黝黑膚色。最讓村民佩服的是,只要一問到村民有幾口人、分別在幹什麼、家庭房屋建在哪個地方,王旭都可以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而這一切都是王旭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通過挨家挨戶進行走訪的結果。2020年3月中旬,村民崩秋家與公路段修建方拖欠其勞務費用,爭吵激烈。在得知情況後,王旭和駐村工作隊一干人多次進行協調,解決了勞務費1.6萬元,剩餘4000元待相關人員回村後核實解決。

同時,在做好貧困戶摸排調查的基礎上,王旭還逐一對非貧困戶開展政策宣傳,調動非貧困戶參與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開展幫扶工作,王旭還自己準備了一臺電瓶車,只要得知哪家村民有困難,電瓶車的馬達便清脆響起,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成了村裡獨特的風景。

2019年9月份,在瞭解全村最困難戶家有學生考起大專的消息後,王旭便到家中進行看望,並用個人援藏補貼以每月200元的標準資助生活費,資助3年,目前已資助1400元。

由於王旭把心思都用在了駐村幫扶上了,卻忽略了對家人的關懷,對遠在他鄉的家人,電話都是匆匆應答,而對村民不僅電話細緻關心,還第一時間到家中進行慰問和解決困難。

通情達理的家人本來也沒怨言,而在2019年8月的一天,妻子的電話打來,哭泣地說道,你還是請假回來一趟,娃娃都住院了,你也該回來看看了。聽著妻子抽泣的聲音,王旭安慰道,娃娃住院了,就辛苦一下你和父母了,我這走不開,村民更需要我。在掛完電話的那一刻,這位錚錚漢子卻哽咽了。

傾力幫扶,群眾心裡幸福喜開顏

春天的田野,萬物勃發生機,行走在東爾村,遠遠的便看見農作物幼苗綠油油地鋪在農田上,村民們也有條不紊地進行勞作,讓人欣喜。

東爾村距縣城34公里,全村64戶383人,村裡生產的蘋果雖然無汙染、口感好、果香四溢,但是由於路程遙遠,銷售成了難題,有些蘋果白白爛掉。在得知情況後,王旭積極協調企業並尋求幫助,最終用“以購代銷”的方式建立了蘋果銷售渠道,為村民打消了後顧之憂。

在2020年初,一場突發的疫情襲來,讓村民不能隨便出門,而隨著春耕生產的臨近,村民也顯得許多憂慮。

為了在抓好防疫的同時搞好春耕生產,在鄉脫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王旭也同村裡的幹部一道開展“防疫”“脫貧”兩不誤組織工作,在確保帶口罩、不聚集的基礎上,幫助村民恢復春耕生產。

考慮到村民春耕生產口罩用量大的問題,他還積極向四川能投水電集團申請彙報,爭取到了價值8000餘元的口罩,讓村民放心、安心生產。

為了防止返貧,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在王旭的積極彙報協調下,四川能投集團完成向鄉城縣12所鄉村小學共計105萬元的36套電教設備捐贈,完成對鄉城縣優秀教師進行獎勵30萬元,完成向鄉城縣12所中小學生共計20萬元的課外書籍捐贈,向東爾村發放助學金1.8萬元。王旭還通過努力,助推了四川能投集團向鄉城縣投入863.3萬元捐建的6所村級幼兒園順利竣工。此外,他還配合駐村工作隊員完成瀘天化對東爾村蜜蜂養殖援建,共計15箱,產蜂蜜160餘斤,產值約1.6萬元,很大程度提升了村民經濟收入。 為此,東爾村黨支部榮獲鄉城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的一年,對此,王旭告訴筆者:“在這裡擔任第一書記,就要珍惜分分秒秒,盡一份四川能投人的責任和情懷,做到心懷有民,心中為民,牢記自己的使命,做好鞏固脫貧的各項工作,這樣才無愧於心,無愧於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