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北宋徽宗年間朝廷和女真族結成聯盟,共同出兵揮師遼國,北宋朝廷心心念念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重新建立漢人在北方的國防線。這是一場從古至今都很有爭議的戰爭。北宋王朝的一些官員認為,如果遼國滅亡了下一個被滅國的就是北宋,一定要吸取唇亡齒寒的教訓這聯盟一定不能結。然而,這一番言論被童貫、蔡京所斥責。當時北宋和遼國已經友好相處一百多年了。

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北宋不甘心向遼國一直朝貢,還尋思找機會把燕雲十六州奪回來。此時宋徽宗和童貫、蔡京等覺得金國一定會趁機把遼國滅了,想著和金國結盟不僅可以趁機奪回燕雲十六州,還能向金國示好,一舉兩得的好事。於是,在1118年北宋派使臣去女真族的地盤商量聯盟。從這一年開始,宋王朝和金國的使臣,頻繁接觸。兩年後的1120年,簽訂了海上之盟,雙方商量好的是,金國和宋朝各自攻打遼國,金朝打遼國的上京、中京那邊兒,北宋打遼國南京這邊兒,把遼國滅了以後北宋,要把往年給遼國的朝貢的錢,給金國,金國才會同意把燕雲十六州還給北宋。結果,北宋攻打遼國南京的時候失敗了,金國直接從遼國上京打到南京這邊,超額完成任務。

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戰爭事發之前,遼國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派了使臣到北宋。遼國表示,願意對宋王朝稱臣、納貢,希望宋朝不要和金國聯盟。高麗的睿宗也向宋徽宗傳話說這個結盟不成,宋徽宗還不高興,一心想滅遼。從政治方面來說,儘管遼國和宋王朝都把彼此當做敵人,但是兩國已經和平共處百年時間。遼國是宋王朝北的邊防屏障,宋朝和女真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來往,女真族卻有更大的擴張力。可惜宋徽宗只知道書畫娛樂,又被奸臣矇騙,不明白自身的實力,也不清楚對手的心思,只知道冒進,根本不關心四周國家是不是實力平衡,採用了錯誤的意見。完事兒之後金國開始指責北宋,沒有兌現當時的約定,所以不能歸還燕雲十六州。最終雙方協商決定,北宋給金國錢,金國才把燕雲六州和燕京還回來了。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才還了六州,金國走的時候還把歸還的六州城裡,搜刮了一遍,留了個空城給北宋,連人都沒有的空城。

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在宋金滅遼以後,在兩國關係的處理上,宋徽宗數次背盟,不斷鼓動金國邊界各地反金投宋,拖延歲幣交付,張覺事件本來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挖牆腳行為,嚴重違反盟約,事出之後不但沒有及時補救,還以各種欺騙手段打算矇混過關,藏匿張覺、對於張覺叛宋期間逃回宋朝的移民拒不交還。而且對金國傲慢無禮,盟為兄弟,卻在正旦朝和不以兄弟之禮相稱,以上幫大國自居。最後導致金人對宋徽宗完全失去信任,發兵進中原初期還誓死抵抗,基本失去和金國談和的基礎,但對抗又打不過,只好以引咎辭職的方式,傳位給宋欽宗趙桓,以換取和談的可能,可惜宋欽宗並沒有給金人留下比他老爸更好的印象,更加反覆無常,導致金國寧可讓張邦昌劉豫之流做中原皇帝,也不願繼續以姓趙的打交道。

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八月,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冬天,準備充分的金軍趁著嚴寒天氣大舉南下,分東、西兩路發動了侵略北宋的大規模戰役。東西兩路大軍的統帥分別是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二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反觀宋朝,在前線的最高統帥卻是大太監童貫。因為有點兒文化,長相也比較俊俏,所以童貫頗得徽宗趙佶喜愛。作為宋金和議的積極推動者,他比任何大臣都要更瞭解金國與金軍,於是當得知完顏粘罕率大軍前來時,童貫選擇了逃跑。童貫此時所統率的正是大宋最精銳的西軍。

當他駕馬準備逃離駐地太原城時,知州張孝純將他攔住,童貫藉口回朝廷報告情況,當即策馬離去。如此一來,擺在完顏宗翰面前的只剩一支沒有統帥的軍隊。而東路宋軍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當東路金軍逼近燕山府時,鎮守此地的投降北宋的契丹人郭藥師二話不說,直接領著常勝軍投降了。此後郭藥師便作為先鋒,一路引領著金軍南下侵略。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東路金軍就抵達了黃河邊。緊接著,金軍利用虛張聲勢的辦法,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順利渡過天險。當這最後一道天險被金軍渡過後,大宋就只能在平原與金國騎兵對陣,最多還能利用下開封的城防。

歷史故事——金國開始滅宋之旅

相比而言,西路金軍卻在進攻太原城時。因城防堅固、糧草充沛、兵力富足、守將調度有方遭到宋軍的頑強抵抗。完顏宗翰只能一面圍困太原,一面不停組織進攻。就這樣,六萬金軍被太原城拖了整整兩百五十多天才得以攻克,不過那時已經是金國對大宋的第二次南侵了。就在這樣的緊急關頭,大宋朝廷卻陷入內鬥之中無法自拔。

首先是宋徽宗,他每日醉心書畫,壓根沒考慮過金人會南侵,更談不上心理準備。於是當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和談,殊不知滅宋乃是金國既定國策。退一步說,就算金人答應和談,兵臨城下之時所提條件必然也會極其苛刻,宋朝若無法接受,那就只能決一死戰了。作為一國之君,他是不能擅離職守的,否則偌大的汴梁城軍心渙散,開封就幾乎等於被拱手讓給侵略者。思來想去,徽宗決定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趙桓。可是不管徽宗怎麼禪讓、大臣如何勸進,趙桓就是死活不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