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玉桮观茶舞


捧起玉桮观茶舞


我与茶结缘是因南湖茶博城那一把大茶壶,前几年路过茶博城时,城前一把硕大无比的茶壶吸引了我,壶中似乎永远有倒不完的茶水。水有聚财之说,便确认茶博城是一块风水宝地,久而久之我成了这里的常客。

走进茶博城,天下名茗要有尽有,众多的名茶中,也许有岳阳是故乡的情结,我还是喜欢君山银针,泡上一泡上等的君山银针,汤色黄绿明亮,香味直透脏腑,初入口不易觉察其味,渐渐从喉部延至整个口腔,舌头中后双呷生津,有一种甜而滑润之爽口,如没吃剌激性食物的话,这种甘润之感能持续好久的时间。

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据传初唐时,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道士把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栽种在君山岛上。

新茶收获后,白鹤真人泡茶时,因一只白鹤从茶水中冲天而出,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白鹤茶,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别名:黄翎毛。

此茶传到长安,侍臣为皇帝唐明宗捧杯沏茶,开水往杯里一倒,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一只白鹤,向唐明宗点头三下,便翩翩飞去。

此刻,杯中的茶芽全部悬空竖立起来,像一支支破土而出的春笋,没过多久的时间,茶叶又像雪花般的坠落。

唐明宗感到奇怪,侍臣告诉他:这是君山的白鹤井水,冲泡黄翎毛的缘故。

有一年向皇帝进贡时,船过三江口,巨大的风浪把白鹤井水给泼掉了,押运官只好取长江水鱼目混珠代之。

皇帝用江水泡茶,茶叶上下浮沉,始终不见白鹤冲天,皇帝随口说道:白鹤死了。

岂料金口玉言,白鹤井从此枯竭了,那位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

现在,这八株仙茶遍插君山七十二秀峰,每天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唱情歌;与风雨和雷电快乐玩游戏;与夕阳与朝霞欢喜捉迷藏;融化在青山与绿水之间,取天地之精华。


捧起玉桮观茶舞


君山银针是茶之舞蹈,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

我经常被茶清颀和优美的舞姿所陶醉,每一片片茶叶的上下沉浮,都是一种特定的缘分,不空不昧。我带着茶的清香,爱也清了,心也净了。

如其说喝茶是一种境界,还不如说是一种心情,全身贯注在茶上,一口一口慢慢去品茗,不要在意茶味的甘苦,你的心越干净,喝出来的茶越清香爽口,由此可知,喝茶其实就是在品味生活。

捧起玉桮观茶舞,

品茗之人在看你。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事情,为此,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搞不懂,内心深处痛恨这些人情世故,为自己曾经的付出,没有得到自认为的回报而抱怨。

人走茶凉这一组词,出自京剧《沙家浜》的唱词,是著名作家汪曾琪先生自创的语言,为阿庆嫂的唱腔所写。有着世态炎凉之意,是指一个人失去被他人利用的价值,就会没人答理他。

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你也要宽容对待,就像长江中被泼掉的白鹤井水一样,即使再好的茶也会随之而变化,人与人之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主题。

其实,任何人如同这杯君山银针一样,不管是浮在水上的茶芽,还是沉在水下的叶脉,都不过是杯中的观赏之物而已。

茶之舞蹈也许就是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向你讲述着茶的故事。生活里有关茶的传说太多,不必渴求别人能听懂你说什么,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过好自己每天的生活,享受茶味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宅家的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即使不能到茶博城品尝沁香微润的君山银针,一个人在家以茶静心的日子,同样过得从容,过得清闲,活得纯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