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继昨天700余人大部队返回上海后

整建制队伍今天也踏上了回乡之路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我们来了,

就是要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这是136名医疗队员

出发时的共同心声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中山医院赴武汉医疗队工作场景 中山医院供图


“愿每个武汉人都能沐浴在落日余晖中。”

这是27岁的“凯哥”

和87岁的小提琴家王老先生

共同看夕阳的照片红遍网络后

队员们悄悄许下的心愿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一个甲子夕阳余晖


而今天一早离汉回沪

领队朱畴文副院长说:

“幸不辱使命,

武汉,我们会再来看你;

上海,阿拉回家啦!”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他们曾因一张照片感动全中国


作为全国4万多驰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中的136人,奋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这支中山医院医疗队为大家熟知,更多源于落日余晖下的那个温暖瞬间。


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中山医院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的两个身影——病人和医生,87岁和27岁,感动了许多网友,也将永远留在时间的轨迹上。


(相关链接: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刻骨铭心,照片主人公这样说……)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3月12日,老先生病情不断好转,已可以下床。


目前,老先生病情已大为改善,接近出院标准。3月31日,医疗队医生李锋告诉记者,老先生身体状况持续好转,之所以还没出院,因个别指标还未达到出院标准,医疗队让他暂缓出院,继续接受医治,直到所有指标全部达标。


这位老先生曾是音乐学院教授,还是武汉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刚收治进来时,他病情非常重,生活无法自理,情绪低落。李锋记得,当时每次他去查房,都看到老先生把饭菜原封不动地放在旁边的桌上,不愿配合治疗,甚至盐水吊完都不打铃通知护士。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不过很快,医护人员的真诚和耐心打开了老先生的心结,他们彼此建立信任,他才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数十天来,医生不断为他调整治疗方案。现在老先生已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下床走动,进行康复锻炼,自己整理东西,每天的心情也很好,偶尔还为医护人员引吭高歌。


李锋说,3月30日老先生得知中山医院医疗队要回上海,为感谢这些医者悉心的救治,“老先生又为大家拉了一首小提琴”。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中山医院医疗队2月7日雨夜抵达武汉,2月8日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整建制接管两个重症病房。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52人,治愈119人,将专业、严谨与精细的“中山标准”深度复刻到武汉前线。


朱畴文介绍,经过不断实践和思考,医疗队总结出“中山版”新冠肺炎诊治三原则——“抓住”抢救治疗;“稳住”综合治疗;“守住”康复治疗。与此同时,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中山护理标准”也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标准化的交班模式、隔离区的信息系统、抢救应急预案、血气分析指导治疗、进阶式氧疗管理方案、系列健康教育指导等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实施,每一个护士成为了病情变化的前哨观察员及守护兵。


从临床出发,用心为病人服务


危重症患者多是老年人,很多患者深感孤独及无助。为此,医疗队员们利用医院配置的两台智能手机,在查房时协助危重症患者与患者家属进行视频通话。看着屏幕两边热泪盈眶的亲人,所有的队员也同样泪湿双眼。一件件小事,重塑的是患者的信心,也进一步坚定了医者的信心。


护士长潘文彦带领大家将全国各地捐赠来的水果、牛奶分发给患者,同时不忘告诉他们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意,患者们都很感激。


中山医院医疗队在驻地设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小超市”,把上海和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摆在一起,供队员们取用。后来,临时党支部又把小超市开到了隔离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余情说,病人没有家属陪护,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暂且不说,连带来的住院生活用品都已用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人甚至因疫情而与家属“失联”,根本不知道家人在哪里。如今,这里有了肥皂、洗面奶、拖鞋、卫生纸,还有一些营养品,不仅解决了病人的燃眉之急,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相关链接:这支上海医疗队在武汉开了连锁“小超市”,所有商品“免费”!)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把共产主义小超市开进病房 中山医院供图


得到同行和病人的尊重


在此次战“疫”中,党员英勇无畏,正是这强大的凝聚力让临时党支部共收到67份入党申请,发展了21位同志在武汉前线火线入党。


医疗队的脚踏实地、默默付出,赢得了武汉同道、病人们的尊重和感谢→

“等我自由了,找时间来看您,非常感谢您对我的细心照顾。”


“从大上海过来支援我们大武汉,感谢你们的到来!感恩所有!希望你们能早日回家!”


有患者默默记下了照料她的上海医护们防护服上的名字:“我想看看你们每一位的容颜,但现在只能看到一模一样的你们。所以,我就在你们进出房间时把防护服后书写的名字记录下来了。”


队员们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患者康复出院了,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再辛苦都值了!”


武汉同道感慨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队自接管我们病区以来,我一直被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病人的精心救治态度所鼓舞。我真的被他们感动了,武汉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土地,我们应该坚守在这里,而他们是为了帮我们抢回土地、抢回家园而战斗!”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最早的逆行侠仍在坚守


距离2月7日出征,整整55个日日夜夜,武汉前线战友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让上海的亲人们牵肠挂肚。


“我们在前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与疫魔奋战,离不开后方战友们的给力支持!”朱畴文感慨,“我们返沪,但我也感觉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因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后方等等,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表示,帮助武汉,也是帮助我们自己,这场疫情阻击战是关乎每个人的战斗。在他看来,在武汉收获的宝贵经验不仅可以用于返回上海后的临床救治,也能用在今后的人生中。“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专业做好事情。”


中山医院“落日余晖”医疗队今天回沪,老先生拉小提琴送别;最早出发的逆行侠仍在武汉坚守


此前中山医院另6位赴武汉医护专家已平安返回,但上海最早逆行者、小年夜率先出征的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钟鸣医生,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已经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了近70天,根据指令,他将继续坚守。


昨晚,钟鸣告诉记者,他是国家卫健委派出的专家组成员,虽然目前武汉的抗疫战已接近尾声,但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所以他没有跟随大部队回来。至于未来的工作,就是一句话,保证所有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质量不变的救治,直到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来源: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记者 郜阳),部分综合自澎湃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