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应该说,虽然我们对濮阳2019年上半年0.23%的GDP增速(2019年的数据还没有正式发布,预期也不会太好)多少有些感到吃惊——这不仅与同时期的郑州(10.74%)和河南省(7.7%)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且,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多开始触底反弹,濮阳这样的经济增速在包括很多资源型城市在内的全国城市经济增速排名中,也是一个很差的数据了,但是,作为一个因油而设和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对于其今天所面临的巨大的经济增长压力和转型发展压力,更多还是在意料之中,尤其是考虑到濮阳可能正在经历并将继续经历其历史上最为严厉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政的背景下。

当然,就像我们此前在分析豫北另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鹤壁时所提到的,“一个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一旦出现长时间的经济下滑,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城市品牌被‘污名化’的风险随时可能被放大,一旦城市品牌和形象遭遇‘污名化’,将对地区发展带来更严重更综合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区域和城市的转型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直至转型失败”。

对此潜在风险,显然应该引起濮阳市乃至河南省的警惕,尽快推进濮阳的产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整体的区域和城市转型,尽早实现经济增长的触底反弹,走出低谷,甚至开启新一轮的对河南省内其它城市的追赶超越(按照2018年的数据,濮阳GDP1654.5亿元,在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14位,增速排名倒数第一)。

现实虽然有些残酷,但前景并非一片黑暗。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从内部对于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新的共识的达成及推进来看,还是从与濮阳直接相关的国家新一轮的战略布局以及全球新的区域和城市崛起逻辑来看,濮阳都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这些潜在的战略和发展红利至少包括:在互联网、大交通、平台企业等综合赋能背景下边缘地区和中心地区正在经历的新一轮全球化再表达,当地从能源经济模式向城市经济模式转变的基础条件的形成,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出,以郑州到济南的高铁的开通为代表的濮阳立体化交通体系构建的历史性机遇,濮阳当地政府对区域和城市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的迫切诉求和努力,等等。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出带来了战略机遇

当然,从时代洞察到价值认知到思维转变到战略布局到政策设计到产业结构调整到经济转型升级到区域和城市的综合性崛起,中间还牵涉一系列具体而微的实践,并对决策者的耐心和毅力、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高效互动、关键性的基础设施配套、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广泛的社会共识的凝聚、在地文化的挖掘和创意以及区域和城市综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等,提出了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要求。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濮阳从现在开始必须要坚决走下去的一条转型发展之路,也是濮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其城市新价值时代的必由之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濮阳也等不起了。

1、超越石油和化工的产业转型

无论是在河南省来看,还是在全国来看,濮阳都算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正式建市是在1983年,直接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了中原油田的开发。

中原油田包括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主力上游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油气产品销售等业务,用工总量4.42万人。

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从1975年进行勘探,1978年开始出油,在40多年中,中原油田为我国贡献了1.54亿吨原油、995亿立方米天然气,上缴税收993亿元,可谓是为我国能源的供应和保障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和价值,而且,考虑到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背景,这种作用和价值往往不是以单纯的油气产量和资本当量所能考量的。

当然,中原油田的发展也为濮阳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建市以来,濮阳的城市发展史可谓是一部与中原油田共兴衰的历史,而且,直到目前,无论是从城市空间角度看,还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甚至从城市人力资源结构和城市治理体制和模式来看,中原油田及其相关产业结构、企业文化传统和企业管理模式,对濮阳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鲜明的定义色彩。

甚至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濮阳的城市发展都是作为中原油田及其相关产业的配套而存在和发展的,这不仅体现在濮阳市的领导一度是由中原油田的领导兼任的,而且,哪怕是在濮阳的城市经济属性越来越强化的情况下,油田和濮阳市分而治之的情况都是依然存在(所谓的“一城两制”,中原油田管一块,市里管一块),所以,濮阳与其说是一个城市经济体,还不如说是一个典型的大型的能源经济体。

比如,就濮阳的产业结构而言,正是因为得力于中原油田的产业基础,以及濮阳市长期以来对石化石油化工绝对是濮阳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濮阳市是河南化工产业最多的市。按照当地官方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9月,濮阳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1270亿元,占河南省石油化工业的五分之一以上,“石油化工是濮阳市吃饭当家的第一个饭碗”。

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作为因中原油田勘探开发而兴起和建设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濮阳当然也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其后来的发展中也难免遭遇资源型城市普遍都会出现的经济下滑(这也是所谓的“资源诅咒”在全球资源型地区和发展中所普遍表现出来的境况,只不过,有的城市相对成功实现了转型,有的则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持续性的长久的衰落)。

随着时间推移,中原油田油气产量也在逐年下降,濮阳市也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并在国家和河南省的支持下,开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征途,而且,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这种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直到目前,在濮阳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切。

关于产业转型,濮阳的做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中原油田现有的油气稳定下来,将中原油田采掘后的空区利用好,建设国家天然气战略初期库群;另一方面发展新型化工材料,并获得了来自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2018年已经批复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致力于使濮阳由过去依赖上游(原油天然气)变成走向下游(化工产品的精细加工,化工新材料)。

按照当地政府的介绍,截止到2019年9月,濮阳有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加工的规模以上企业247家,占河南省的一半,这被认为是濮阳努力转型的突破口,而其主抓手就是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通过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推动石油化工转型升级,推动石油装备的生产。

此外,当地政府还致力于推动南乐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基材料、台前羽绒制品加工、清丰家居产业升级,以此带动濮阳更加综合的产业转型升级。

截止到2019年9月,国家级的石油化工救援基地、培训基地、国家级的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羽绒制品的检测中心、河南省家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都在濮阳。

2、从能源经济模式到城市经济发展

不仅是产业转型发展,为了推动濮阳的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当地政府明确提出了“四大战略”(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开放活市),致力于推动和确保濮阳从区域边缘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通过专门的文本对相关内容作出了诠释和说明。

比如:关于“开放活市”,明确提出“濮阳处在京津冀、中原、山东半岛三大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是河南的东北门户、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对外开放条件优越,但对外开放的层次却不高。直面发展短板,加快实施开放活市战略正当其时”;关于“生态立市”,明确提出“对接城市发展规划,科学确定生态空间,依托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黄河、金堤河、马颊河等自然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廊道,优化城乡生态格局”。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加快实施开放活市战略正当其时

就公开的内容来看,当地政府对“四大战略”的思考视野可谓开阔,也比较专业和系统,而且,还结合当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甚至是项目,具有很强的落地性,并明确提出“产业强经济,环境夯基础,创新出活力,开放促发展,‘四大战略’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战略体系,只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同向发力,实现濮阳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强保障和战略支撑”。

在我们看来,这些战略如果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未来五到十年,濮阳的转型发展将会获得根本性突破,更重要的是,将在客观上改变濮阳过度依赖能源经济或者说石油经济和石化产业的被动局面,向着真正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城市经济发展也将是濮阳转型发展的最具综合性的战略平台和抓手之一,尤其是在油田转型和地方城市统管的体制机制调整获得根本性突破以后。

从能源经济到城市经济,至少从战略思考和规划的角度来看,濮阳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城市经济的逻辑和思维之下,我们将会发现,此前一度限制濮阳转型发展的一些决策难题将不再成为难题,一些困难的取舍就不再难以取舍,一些之前因为缺少足够动力而变得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将得以快速的推进,包括对当地政府已经提出的“四大战略”,也将获得新的更加系统的思考,并获取更丰富的实践路径——对现代化的城市经济的转型诉求,不仅是濮阳新一轮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的价值观,还是方法论。

比如,关于产业要不要多元化和如何多元化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作为一个城市经济体,不仅要继续发展与能源和化工有关的产业,还要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并统筹考虑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命题;不仅要发展面向能源及化工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面向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生活服务业;考虑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体对创新创业的基础性和普遍性要求,这就需要在当地尽快构建面向多种产业和面向全产业链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最大程度激活民间的创新创业力量,不断提升当地的经济复杂性和经济发展活力。

再比如,出于对包括能源和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需要,不仅要大力推进包括60平方公里以上的现代化工基地在内的园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其区域和城市规划更是要在全域范围内统筹考虑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问题,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和重要园区的功能配套和品质的同时,同步构建完整的市镇体系,从而形成中心城区、县城、产业园区、小城镇、乡村以及产业小镇的协同发展,并结合区域内的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文旅产业等,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基本内涵。

尤其是关于水污染治理、流域治理和空气质量治理等问题,如果说以前从产业转型节奏调控的角度,还可能会算一算经济账,那么,在城市经济的思维和逻辑之下,这些生态问题就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发展底线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而且,从现代城市营造和竞争的角度来看,必须以最高的标准为标准,因为,城市的生态竞争力已经是包括濮阳在内的所有的城市发展中最基础的竞争门槛,在此背景下,关闭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是必须尽快完成的工作,哪怕遭遇经济负增长,也在所不惜,否则,连参与城市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在城市经济的思维和逻辑之下生态问题是发展底线问题

此外,类似的问题还包括:基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尽快补齐立体交通的短板,并综合考虑多层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信息化平台等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构建中必备的一些基础设施;还要面向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质量供给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体系,快速提升本地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水平;无论是致力于成为河南的东北门户城市,还是致力于成为面向冀豫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甚至致力于成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都需要站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层面,重新评估包括全面开放在内的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等等。

如此以来,濮阳就不再是那个更多是“为油而设、因油而兴”的能源经济体或者说是能源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了,而是一个以能源和化工为优势产业之一的现代化城市经济体,更是一个向城而生、向人而新、向文而塑、向黄河而生长的新兴城市。

3、新时代背景下的两大战略命题

最近几年来,我们对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洞察和研判中,至少有两点是比较明确的:

首先,随着互联网、大交通和平台企业的赋能,边缘地区和中心地区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全球化再表达,也就是说,再也没有绝对的边缘地区了,而既有的中心地区如果不能在新的时代变革和区域经济重塑保持竞争力,则很容易变为边缘地区。

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正面的像贵州和贵阳依托在大数据产业的快速集聚和系列生态文明论坛的举办,无论是在经济硬实力方面,还是在价值观层面的软实力提升方面,都成为了“换道超车”的典型(当然,贵阳如果不能持续地推进和优化其在大数据和生态文明领域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和要素集聚,之前所形成的优势,也将可能被稀释,并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和城市竞争中被淘汰);反面的例子也很多,姑且不说中国东北地区出现的普遍下滑,在中国上一轮增长中一直排在前面的天津和内蒙,这几年无不出现了GDP缩水甚至是断崖式下滑,直到今天都没有能够完全翻身,甚至可以说,濮阳本身就是反面例子之一,随着油气资源的减少,经济面临严重的下滑。

其次,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区域经济和城市而言,颠覆和重塑每天都在大规模的发生,大而不倒的“规律”不再有效,独角兽公司大量出现,快速崛起的城市和区域越来越多——今年你可能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如果战略安排合理、资源配置高效、财务策略稳健、品牌营销到位,完全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百亿市值、500亿市值甚至千亿市值,而对一个区域和城市而言,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完全可以实现快速的经济崛起,以及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追赶超越和城市逆袭的故事将会频繁的上演。

在此时代背景和经济地理逻辑之下,对于濮阳而言,一方面,像很多内陆型城市尤其是传统的大交通边缘性城市一样,可以对其在新一轮的区域和城市竞争中的追赶超越和逆袭抱有更大的信心,并全力推进当地与全球互联网、大交通和平台企业的互联互通和战略合作,将濮阳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另一方面,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新一轮的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中,除了要基于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体的繁荣而展开一系列内部的改革创新之外,还需要尽快推进适配于新时代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需求的全面开放格局的构建。

在我们看来,随着郑州到济南高铁的建设和开通,以及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客观上为濮阳的城市价值提供了新的坐标,这为濮阳提供发展便利性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口和产业流失的风险在加大,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基于濮阳现有的发展基础和水平,被虹吸的概率远高于其作为门户型城市崛起的概率。

所以,在濮阳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除了当地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并大力推进的相关战略和规划外,在我们看来,至少还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并做出专题思考和具体规划:

其一,如何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去,让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濮阳带来生态治理的红线效应,更要带来综合的发展红利。比如,可以让黄河和黄河文化成为濮阳新的城市品牌的重要符号构成,甚至是超级IP;可以让黄河和黄河文化成为濮阳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的空间载体和文化资源;作为黄河流域两大中心城市以及河南和山东两大经济体的省会城市的高铁连接线和黄河连接线的交叉点,濮阳完全可以基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做出更具体的战略策划和发展规划。

其二,更加积极主动的拥抱这个开放竞争的时代,是濮阳的必然选择,而且,要在重塑其区域和城市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做出更具创新性和系统性的安排。

比如,立足于强势产业做开放,推进本地优势产业的走出去,通过产品输出、技术输出、服务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等方式,在化解本地资源瓶颈的同时,提升本地的开放度。比如,针对能源和化工产业而言,不仅可以在本地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以将既有的传统产能和服务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其它油气资源富集地区进行市场拓展,充分利用中石化的全球支持体系,以走出去和全球资源导入来改善中原油田内部和濮阳当地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甚至是困境,从而为濮阳的城市经济赢得全球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再比如,可以立足于区域独特的文化做开放,在地的就是世界的,深度挖掘濮阳厚重而丰富的地区文化,并大力推动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依托文旅产业、文创产业构建区域和城市品牌的新符号和超级IP。比如,濮阳依托当地厚重的杂技文化,构建了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杂技产业链,这一案例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濮阳的新价值时代

在地的就是世界的,可以立足于区域独特的文化做开放

还可以立足于区域的改革创新做开放,比如,在乡村振兴领域,濮阳的改革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全国影响力,不仅涌现出李连成这样的明星村支书,而且,依托于其品牌效应还实现了基层干部的培训服务,并实现了基地化和产业化的建设。

公开的资料显示,濮阳市针对“四大战略”中的“开放活市”战略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规划和举措,其中不乏一些很具体的项目设计和基础设施安排。

比如:协同安阳、鹤壁联手推进豫北机场建设,形成与周边三大经济板块快捷连接的立体通道,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等重大工程,打通濮阳对外开放的“大动脉”;对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天津港、日照港,构建空、铁、海联运格局,建设多式联运集散地,扩大濮阳至天津港“中原号”铁海联运班列业务,与天津港集团合作共建“无水港”,把濮阳打造成内陆开放节点城市;深化与菏泽、聊城战略合作,加强豫北区域合作,打造中原城市群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与中原、京津冀、山东半岛三大城市群互动发展。等等。

应该说,这些规划和举措不仅具体,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是我们认为在濮阳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很值得称道的内容之一。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在我们看来,现代城市经济的建设和全面开放格局的重塑,将成为濮阳新一轮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中尤其关键的两大命题,也是濮阳构建其城市新价值时代的最重要的两大综合抓手,而这两者又都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并有很大的互动空间。

值得期待的是,针对这两个方面,当地政府至少从战略规划层面已经做出较为明确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哪怕是在濮阳正在经历经济增长的至暗时刻的背景下,依然认为濮阳未来五到十年值得关注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种期待的背后,需要具备的前提之一是,濮阳市真的能够在心理上、战略上、政策上、产业上等方面,打破对中原油田、对能源和化工产业的过度依赖,而这,对于一个长期被中原油田和能源化工产业影响甚至是定义的城市而言,显然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的。

祝濮阳好运。


设计:孙月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