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最近互聯網圈最紅的人莫過於老羅——羅永浩了,經歷了多次創業未果之後,老羅終於想通,要將自己的“單口相聲”天賦帶到直播賣貨圈了!

一時間,互聯網圈炸開了鍋,粉絲們表達了“堅決支持”的態度、大V們紛紛表達祝福,每個關注直播行業的人都對老羅的抖音直播首秀充滿了期待。但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主播誇大和虛假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兩點問題反饋較多。

對此消息,即將進入電商直播的羅永浩表示,從業人員必須高度自律,不能因為粉絲信任自己就胡來,否則大家就沒得玩了。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欣奇作為金融圈人士,一直非常看好“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這種面對面互動的方式顛覆了我們對“網購”的固有印象:

物品的展示不再依靠一張張精心修飾的圖片,或是提前備好的視頻,而是通過直播的方式最真實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不由得讓我們開啟頭腦風暴:

要是“羅永浩”這類大主播直播賣銀行理財,我們老百姓會買單麼?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畫面簡直不要太美:十分鐘賣出金額上千萬的理財產品,任何銀行都會笑開了花。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羅永浩們”真的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銷售理財麼?

根據《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金融監管機構對於金融營銷行為的管理是較為嚴格的:對於銀行而言,必須“審慎”確定合作對象,並且一旦合作方的金融宣傳過程中出現差錯,作為委託方的銀行機構依舊要承擔連帶責任。作為極為重視聲譽的銀行業來說,無疑是非常高的不確定風險。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那麼,假設銀行機構能夠做到上述條例的要求,找到靠譜的合作方(比如:抖音)是否可以開展直播營銷呢?下面這條規則給了我們可能性: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可以清楚的看到,儘管金融行業屬於特許經營行業,“但信息發佈平臺、傳播媒介等依法接受取得金融業務資質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經營者的委託,為其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則是被允許的。

然而。。。沒高興多久,重磅條例就來了: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要求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互聯網宣傳“具體的理財產品”。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這條規定對於“直播賣理財”來說可以說是致命的...

直播本身就是一個人性化十足的行業,除了頂級主播的個性鮮明表現,其推薦的產品必定也是有過人之處。但上述的前提是,你得允許具體地、有特色的介紹銀行理財產品:除了金額、利率、期間等常規要素,還需要主播對合作銀行進行深入的宣傳,吸引合格群體進行購買,當然這裡會涉及到風險評估、產品介紹等具體細節,大多是技術層面可以解決的問題。

這一方面有制度的約束,另一方面,各大直播平臺也會遵循“風險最小化”的原則做出內部規定,儘可能地避免爭議產品的營銷,減少社會成本支出。

可以遺憾地說,在當前的環境下,讓老羅通過“抖音平臺”銷售理財的美好願景怕是行不通的。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終極一問:商業銀行可以自建直播平臺銷售理財產品麼?

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通過本行電子渠道,邀請自家專業的理財師進行理財產品的營銷,在制度上並不違規。同時,銀行可以依託強大的物理網點渠道,引導一大批目標客戶觀看理財直播,營銷潛力絕大。

更重要的是,“直播”填補了下班時段銀行理財營銷的空白,對於那些上班忙無暇顧及理財需求的人群而言,下班後觀看理財直播可以說是一個極為有效的瞭解財金知道的渠道,容易獲得年輕客戶的青睞。

當然,銀行理財不同於普通商品,對於合規性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縱然是通過“本行直播的方式”營銷,也必須注意措辭的準確性和合規性。類似“我的媽呀~”,“Oh my god!”,“ 這個利率也太好了吧 ”,“ 所有客戶的錢包都在顫抖!”這樣的話術肯定是不過關的。。。


剛涉足直播就被打壓?號稱行業終結者的羅永浩,賣銀行理財可行麼


總而言之,儘管目前銀行業“直播銷售”的模式還不夠成熟,但欣奇依舊對“直播帶貨”的模式充滿信心。

畢竟我們所有人都不會拒絕有一個風趣幽默、且不失專業性的“銀行主播”,幫我們做理財介紹,為我們的投資決定出謀劃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