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全球各产业领域头部领跑企业,是人类商业社会与科技创新的“头号玩家”。“头号玩家”们不断创新突破、发展壮大,引领整个产业赛道演进与变革,其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同时他们持续探索、思考、实践,也带领人类社会走进全新、充满不确定机遇的未来。

全球市值前五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不断变化与趋同,均基本形成软件+硬件(多终端)+操作系统+云+AI等全方位布局,巨头间的竞争,面向更大层面的全局、甚至是终局,已升级为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竞争,未来这种竞争与博弈将更趋直接激烈。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量新经济企业不断涌现与壮大,以华为、阿里、腾讯为代表,过去20年已发展为世界级巨头。面向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赶超美国,将有更多中国的世界级企业与世界级品牌崛起,未来在全球最头部企业梯队,中国“头号玩家”也将与美国“头号玩家”一较高下。

在此背景下,六合咨询新增“头号玩家”栏目,基于各产业领域国内外头部领跑企业财报、电话会议、开发者大会等内容,对其发展情况与最新动向进行跟踪研究,把握“头号玩家”们的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洞悉其对未来的思考判断,挖掘新的趋势与机遇。

“头号玩家”栏目自2020年1月15日起,每周三更新一期,将跟踪研究国外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三星、Visa、万事达、英特尔、可口可乐、迪士尼、百事可乐、英伟达、特斯拉、赛富时、Netflix、星巴克、高通、Uber、AMD、Shopify、Zoom、易昆尼克斯EQIX、Roku、Lyft、Peloton、Beyond Meat、维珍银河等,国内华为、阿里、腾讯、台积电、中国平安、字节跳动、美团、小米、滴滴、拼多多、好未来、比亚迪、韦尔股份、腾讯音乐、舜宇光学、吉利、爱奇艺、大疆、兆易创新、跟谁学、中芯国际、哔哩哔哩、瑞幸、卓胜微、阅文、蔚来、新东方在线、虎牙、网易有道、斗鱼、乐信、宝尊、微盟、有赞、嘉楠科技等,未来将持续拓展公司类型,提升丰富度、前瞻性。

目前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巨头企业市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会有更多企业进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巨头企业市值将不断创新高,朝着2万亿美元、乃至10万亿美元迈进,未来我们将共同见证10万亿美元市值企业的诞生。

六合咨询第356家公司380篇研报

全文14,922字

预计阅读29分钟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星巴克抓住精品咖啡、咖啡饮品机遇,成功崛起

星巴克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咖啡烘焙商、零售商,通过自营与授权模式,在全球82个国家与地区,拥有3.2万家门店,销售高品质咖啡豆、手冲咖啡、茶饮及新鲜食品。除旗舰品牌星巴克外,公司旗下还有Teavana(茶)、Tazo(茶)、Seattle’s Best Coffee(咖啡)、Evolution Fresh(有机果汁)、La Boulange(烘焙)、Ethos(矿泉水)等子品牌。星巴克199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SBUX),截至2020年4月1日,市值772亿美元。

星巴克抓住精品咖啡概念起家,早期定位区域精品咖啡豆零售商。20世纪50年代,美国咖啡消费市场以速溶咖啡为主,受生产工艺等限制,口味平淡、苦涩。荷兰咖啡烘焙商的儿子皮特,1955年移民美国,1966年在美国加州开店,将欧式烘焙技法带入美国,出售新鲜烘焙的高品质阿拉比卡咖啡豆,咖啡味道更浓郁,口感更丰富,引领精品咖啡潮流。1971年,Zev Siegl、Jerry Baldwin、Gordon Bowker三位年轻人,受皮特咖啡馆启发,每人出资1,350美元,又从银行贷款5,000美元,在西雅图建立第一家星巴克门店,主要售卖精品咖啡豆与咖啡器材,咖啡豆进货自皮特的咖啡馆。星巴克的精品咖啡豆在西雅图当地大受欢迎,到1982年已有5家门店。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星巴克第一家门店

霍华德·舒尔茨发现咖啡饮品机遇,创立天天咖啡获得成功。厨具公司副总裁霍华德·舒尔茨,注意到来自星巴克的大量咖啡机订单,经过实地访问后,对星巴克咖啡大感兴趣。1982年,舒尔茨加入星巴克零售运营与市场推广部门;1983年,舒尔茨前往意大利,受到意式咖啡馆社交氛围启发,决定在美国发展相似的精品咖啡馆文化。但因星巴克创始人们不愿意销售咖啡饮品,1985年舒尔茨离开星巴克,成立天天咖啡馆,开始提供拿铁等意式浓缩咖啡加奶制成的饮料,口感适宜,大杯容量更符合人们此前速溶咖啡饮用习惯,受到热捧。

舒尔茨收购星巴克,转变定位,以连锁咖啡馆模式向其他城市扩张,开启规模化扩张之路。1987年,天天咖啡馆已有5家门店,舒尔茨通过融资380万美元收购已有6家门店的星巴克,并整合旗下所有门店,统一采用星巴克品牌。合并后的星巴克门店,沿用天天咖啡馆产品体系,出售咖啡饮品与精品咖啡豆;同时开始向芝加哥等城市扩张,1987年底,星巴克门店总数达17家。

星巴克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明星单品刺激用户需求,驱动营收增长。星巴克持续创新、拓展产品品类,推出拿铁、卡布奇诺、馥芮白等咖啡单品,改变咖啡原有苦涩口感,将深度烘焙咖啡豆配合糖与奶,制成口感丰富、浓郁的咖啡饮品,激发市场对精品咖啡的需求。咖啡饮品本身成瘾性强,附加提神效果后,容易转变为刚需,形成高顾客粘性。同时咖啡制作流程相对简易且固定,容易标准化,可复制性强,加之所需原料简单,使精品咖啡大范围推广成为可能,门店便于以连锁咖啡馆形式扩张,且成本在大规模制作时更加可控。

星巴克立足店内体验,营造“第三空间”,休闲属性提升产品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生产力富足,婴儿潮一代正值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收入增加激发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及繁忙工作之余的休闲需求。星巴克通过打造“第三空间”,汇集高档门店装修、轻松舒缓的音乐、柔和灯光,在提供高品质咖啡的同时,满足人们社交或独处需求。独特的店内设计,提升咖啡饮用体验,星巴克采取半开放式吧台,顾客可以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与咖啡师交流,无形中提升咖啡价值。

星巴克开启全球扩张之路,中国大陆地区成为全球化战略重心。星巴克1996年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先后进入亚、欧、非、拉美等地区,通常采用合资形式进入新市场,试水成功再逐步收回股权。星巴克1999年与统一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7年以13亿美元收购合资公司剩余50%股份,中国市场门店全部成为自营店。中国目前已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星巴克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在中国与阿里、腾讯合作。星巴克围绕移动端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包括星巴克会员体系、移动支付、个性化移动端购买体验。2015年12月,星巴克推出天猫官方旗舰店,将独特门店体验与线上“第四空间”体验对接;2016年12月,星巴克宣布与腾讯合作,在微信推出创新社交礼品体验“用星说”;2018年8月,星巴克宣布与阿里合作,探索新零售创新;2018年9月,星巴克官方线上订餐平台专星送上线,通过星巴克APP与饿了么提供星巴克外送服务。

星巴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利用中国地区经验积极应对。星巴克利用在中国获得的疫情应对经验,保证员工与顾客安全,中国超过90%的门店已重新营业。星巴克2020年3月18日宣布,在美国与加拿大全面转为“外带/外送”模式。顾客可到柜台点餐,或用星巴克APP提前下单,去星巴克汽车餐厅取餐,或使用星巴克外送服务。在美国与加拿大所有直营门店,暂停使用门店座位,包括咖啡店内与露台区。在部分门店,为在线提前下单的顾客,设立自提区。同时,人流密集场所,如购物中心与大学校园的星巴克直营门店暂时关闭,新冠肺炎疫情病例较多的社区直营店,将临时关闭或缩短营业时间。

星巴克与Uber Eats合作,扩大外送服务。星巴克外送服务与Uber Eats合作,将于2020年4月底前,在美国48个州推出外送服务,目前两家公司在这48个州都经营业务。星巴克外送服务范围持续扩大,不断满足顾客数字化消费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通过更多渠道触达消费者。

星巴克将在中国打造咖啡创新产业园,深度布局中国市场。星巴克2020年3月13日宣布,将在江苏昆山打造一座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2022年落成。咖啡创新产业园包括咖啡烘焙工厂、仓储与物流中心,推动智能与可持续的咖啡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投资约9亿人民币,用于建设园区核心主体咖啡烘焙工厂,这是星巴克在美国以外最大一笔投资,也是其在亚太市场的首次生产性战略投资。同时星巴克披露,计划到2022年,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瑞幸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星巴克通过在中国占领精品咖啡定位,打造休闲消费品属性,提高品牌定位,获得较高溢价。原神州优车高管钱治亚,2017年11月离职创立瑞幸咖啡,从外卖咖啡品牌切入,精准定位白领细分人群,通过分众广告投放迅速占领用户心智,加上外卖配送与顺丰深度合作,依靠高效率的新零售模式提升性价比,带动Luckin coffee迅速走红,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截至2020年4月1日,市值68.8亿美元。瑞幸咖啡CEO钱治亚披露,截至2019年12月,瑞幸咖啡直营门店数量为4,507家,成为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比星巴克同期4,292家门店,多出215家。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公司业绩超预期,中国市场门店3年接近翻番增长

公司收入保持增长,2020财年Q1财季(2019年10~12月)业绩超预期。公司2019财年(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入265.1亿美元(+7.2%);净利润36亿美元(-20.3%);毛利率67.8%;净利率13.6%。公司2020财年Q1财季收入71亿美元(+7.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净利润8.9亿美元(+16.4%),好于市场预期。

公司历年财务简表(单位:亿美元)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

公司按季度财务简表(单位:亿美元)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财年Q1~Q4,分别对应上年10~12月、当年1~3月、当年4~6月,当年7~9月。

公司通过自营+授权特许门店,建立连锁门店体系,通过包装食品拓展产品品类。自营门店: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直接开设、运营的星巴克品牌连锁咖啡店,收入来自消费者购买咖啡等饮料、食品零售收入。授权门店:公司收入来自被授权商向公司支付的星巴克品牌版权使用费,及公司向授权商销售设备、咖啡、茶叶等饮料制作原料的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销售包装食品收入,包括速溶咖啡、瓶装咖啡、茶包等。

公司自营、授权门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自营门店收入占比80%。公司自营门店、授权门店、其他业务收入,2020财年Q1分别为57.8亿美元(+7.6%)、7.9亿美元(+7.4%)、5.2亿美元(-0.2%),分别占比81.5%、11.2%、7.4%,自营门店、授权门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包装食品为主的其他业务季度收入在5.5亿美元上下波动。

公司自营与授权门店收入情况(单位:亿美元)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财年Q1~Q4,分别对应上年10~12月、当年1~3月、当年4~6月,当年7~9月。

公司产品主要由饮料、食品构成,门店饮料销售收入占比60%。公司饮料、食品、其他收入,2020财年Q1财季分别为42.6亿美元(+8.5%)、12.8亿美元(+7.8%)、15.5亿美元(+2.4%),分别占比60%、18%、22%。饮料:公司自营门店内销售的饮料收入;食品:公司自营门店内销售食品,及向授权门店销售食品;其他:包装及一次性使用的咖啡与茶、特许权许可收入、软件服务、饮料相关材料、即饮饮料等。

公司分产品收入情况(单位:亿美元)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财年Q1对应上年10~12月。

公司门店总数稳步增长,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公司门店总数,由2016财年2.5万家,增至2019财年3.1万家,自营门店、授权门店,保持同步增长;自营门店,由2016财年1.27万家,增至2019财年1.58万家;授权门店,由2016财年1.24万家,增至2019财年1.54万家。中国门店数量快速增长,由2016财年0.24万家,增至2019财年0.41万家,3年时间接近翻番,仅次于美国的1.5万家门店。

公司自营门店分布情况(单位:家)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

注:泰国自营门店2019财年均转为授权门店;

注:星巴克烘焙工坊、星巴克臻选等被统称为Siren零售,通过创造高端咖啡体验,提升品牌形象;Teavana为独立品牌茶饮门店。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注:公司财年为上年10月~当年9月;

注:中国授权门店2018财年均转为自营门店;

注:星巴克烘焙工坊、星巴克臻选等被统称为Siren零售,通过创造高端咖啡体验,提升品牌形象;Teavana为独立品牌茶饮门店。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公司2020财年Q1财报电话会议纪要

2020年1月28日,公司发布2020财年Q1财报后,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星巴克美洲区总裁、COO兼董事Rosalind Gates Brewer,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并现场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为本次电话会议问答纪要,由六合咨询独家原创翻译整理发布:

Morgan Stanley分析师John Glass:能否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或量化来自中国的影响?首先,部分门店关闭,而那些没有关闭的门店,当前销售下降幅度是多少?公司是否继续向员工支付工资?我想是会的,但是请阐明一下。最后,是否外送服务能够抵消部分停业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外送服务同样因疫情爆发而减少?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我们将让John Culver为您介绍中国的情况,随后Pat会进一步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

显然Kevin重申了一个事实,我们致力确保照顾合作伙伴与顾客,保障他们的健康。就关闭门店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周中,疫情形势加速发展,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配合他们的工作,采取行动关闭部分门店。正如我们分享的那样,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有超过一半门店关闭,我们每天都在对此进行评估,我们也通过仍处于营业状态的门店,向客户提供外卖服务。

我重申一下,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我正在与Belinda及其中国团队紧密合作,以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作为一家公司,我们之前已经处理过复杂的情况,在中国,我们认为,没有其他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我们相信并能够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定关系,并相信中国团队能够与客户建立信任。

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将保持透明,对我们所做的决定完全有信心,我们将继续为我们的中国团队与中国人民,提供全面支持。我们进入中国市场20年了,已经建立令人钦佩且值得信赖的品牌。在接下来几周与几个月中,我们将继续在中国进行长期努力。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根据John所说,鉴于形势动荡,在这一关头,确实很难说,疫情会对我们的业务产生多少影响,以及它将如何在我们的财务中显示出来。业务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件事,即关闭门店数量与关闭持续时间。关于关闭持续时间,这并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我要说的是,财务影响与在停业期间,我们如何管理工资成本有关。因此,我们目前无法提供合理的估算。我们需要等过了延长后的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再来评估情况可能会如何发展,及关闭门店的影响。

我们可能最早在3月初进行调查,以合理评估疫情对Q2财季及全年收入、利润、每股收益的影响。最迟,我们将在4月28日发布Q2财季财报时,提供最新信息。我们的承诺是保持对投资者的透明度,并在合理基础上,估算季度与年度财务影响。但重要的是,我们预期这些影响是暂时的。

Baird 分析师David E. Tarantino:Pat也许只是就业绩指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跟进,您是否愿意分享,在没有中国问题的情况下,您的业绩指引所处的位置,以便我们能够了解基础业务的基准在哪里,尤其是在您假设它是暂时问题时。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我不会提供关于我们计划的业绩指引提升幅度或具体项目提升幅度的详细信息,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根据我们Q1财季的业绩,我们调高了业绩指引。但是,鉴于中国冠状病毒情况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我们近期业务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暂时的),我们认为最好推迟对指引的任何更改,直到我们对全年结果有更好的了解为止,包括冠状病毒的影响。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致力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投资者保持透明,并且在对数据有合理信心情况下,会提供最新信息,因为此时进行推测无济于事。但是,撇开中国出现的这个新问题,我们对Q1整体业绩、业务潜在发展势头,及使我们有能力提供优于预期业绩的信心,感到满意。

William Blair分析师Sharon Zackfia:我不会问中国的问题,我想谈谈美洲,以及一般性支出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的问题。我知道降幅比较适度,但您是否能谈论一下。然后,在渠道开发方面,您曾预计2020年收入会下降7%~9%。就下降程度而言,Q1显然要少得多,这方面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预期是动态的吗?下半年权重更大吗?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首先,在一般性支出(G&A)方面,我们对整个公司在履行一般行政事务效率方面的进展,感到非常满意。提醒一下,我们已承诺将一般性支出占整体销售额的百分比降低1个百分点。这不是我们通常要报告的内容,因为我们不报告系统销售情况,但一个很好的替代数据是,我们报告的非GAAP的G&A占收入的百分比。而且,我们已经看到Q1财季出现了有意义的效率提升,并且我们希望这种情况将全年保持。这是我们过去12~18个月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实现我们所有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一般行政事务的效率,都得到提高。

关于全球咖啡联盟(公司与雀巢联手打造),确实在Q1看到了比预期更好的结果。我们预计Q1与全年渠道开支,都会有所下降,同时我们Q1表现出色,业绩好于预期,特别是在全球咖啡联盟方面。因此,当我们继续与雀巢合作时,我们对产品的性能感到满意,并且我们预计,渠道开发部分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将是我们2020年改进指引的方面之一。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John,您也许应该对新市场发表评论。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是的,Sharon,我们对渠道开发,尤其是全球咖啡联盟的业绩,感到非常满意。在本季度中,我们看到向全球40个市场的加速发展,消费者通过食品门店与餐饮服务,可以购买我们的产品。到本季度末,我们将进入50多个市场。

无论是包装咖啡、Nespresso咖啡胶囊,还是Dolce Gusto胶囊咖啡机,我们的产品销售均继续大超预期。当您查看我们在美国的核心业务时,会发现新产品增长很快,烘焙与研磨产品收入占比增长0.8个百分点,K-Cup咖啡收入占比增长0.4个百分点,而且我们即将推出一些令人兴奋的新产品。

2020年春季,我们宣布将推出优质可溶性咖啡,这使我们感到兴奋,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机会。此外,最近我们成功推出具有四种口味的奶精,现在正扩展到另外两种新口味。

JPMorgan分析师John Ivankoe:我希望获得有关Deep Brew(公司人工智能计划)的最新信息,尤其当我们进入4月时,我认为AI机器,以及My Starbucks Rewards(公司用户忠诚度计划)的变化,并为客户带来一些改变,确实为公司带来一些优势,您对我们在消费者产品上做出的一些重大改变,拥有多少信心?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我会让Roz为您介绍Deep Brew,并说明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业绩。

星巴克美洲区总裁、COO兼董事Rosalind Gates Brewer:首先,我想让所有人都了解我们在设备创新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看到的最强大的创新之一,就是结合了我们的Mastrena II机器,这是我们的浓缩咖啡机,我们2019年安装大约1,900台。2020年我们将迎来4,000台此类机器,并且这些机器都支持AI。这样的话,我们将在这里看到最重要的可交付成果,围绕我们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提供最好咖啡体验中去,并减少交付时间,从而使我们有机会提供各种咖啡,给我们的客户。因此,您将看到它获得成功。围绕Deep Brew还有其他一些创新。它会出现在业务的各个方面,但在设备上的应用是我们目前最强的地方。

除此之外,当我们谈到用户忠诚度计划中发生的事情时,我们确实看到本季度的一些显著改善。目前,我们美国地区活跃Starbucks Rewards members会员人数增长1,890万,与2019年相比增长16%。这是三年来,我们见过的最强劲的增长率。因此,我们在业务实践中所做的工作,也让我们扩大我们的会员基础,我们的年度会员增长270万。它使我们能够重新构想欢乐时光的场景,从而进行真正的创意工作,并确保我们了解客户的需求。

随着会员数量增长,我们能观察到很多客户行为。我们看到用户忠诚度计划的会员行为,这些贡献本季度6%收入增长中的2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在将人工智能与设备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受益于用户忠诚度计划,该计划使我们更接近客户的期望,它的影响力正在加深。

Barclays分析师Jeffrey A. Bernstein:这是关于中国经验的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撇开冠状病毒不谈,很明显,市场上竞争很激烈,我认为通常在用户习惯与客户富裕程度方面,中国市场处于低端。所以我想知道,您从中国市场的竞争中,获得哪些经验来改善您的定位。好像您在一年前就已经放慢脚步,但现在趋势似乎正在再次向上发展,我只是想知道您是否可以提供两个或三个清晰的说明,也许您从一些竞争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从而使自己在市场上变得更好。谢谢。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John,您为什么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呢?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好的,Jeffrey,我认为我们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首先,着重于咖啡的高品质,以及我们以客户想要的方式,为客户手工制作饮品的能力。我们认为,在中国,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够做到或复制我们的水平,就像我们每周在4,300家门店中服务700万以上客户所表明的那样。

此外,我们的合作伙伴与客户之间也会产生关系,在为客户带来星巴克体验的过程中,我们的合作伙伴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因素。当您去中国时,您会体会到我们的员工,他们对咖啡的热情,以及对客户服务的热情,这是我们在市场上真正与众不同之处。

然后,我们将美丽的门店,诱人的环境放在第三位,我们拥有一个能够吸引顾客,想要和他们的家人、朋友一起光临的环境。现在,我们所做的是,通过数字化对用户体验进行升级。我们经历一个伟大的季度,并且它与数字化有着紧密联系。现在,在中国,我们90天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0%,达到1,020万,这几乎是一年前的两倍。

我们也建立了移动下单与支付能力,以及外送服务。因此,本季度移动订单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超过15%,Q4该比例是10%,其中9%是外卖,6%通过移动端下单与支付。我们正在继续与客户建立这些数字关系。

然后,您可以将所有这些,与全球咖啡联盟,以及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没有其他公司品牌,拥有我们拥有的经销点。我们在中国拥有超过10万个星巴克品牌的分销点,我们的合作伙伴每天都在把它变成现实。他们的热情与承诺使我们成功,并将使我们保持成功。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Jeffrey,让我补充一下John的评论,并分享一个观点。我认为,纵观整个历史,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看起来,咖啡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我们始终专注创造星巴克的优质体验与独特优势。如果纵观整个历史,就会发现一个一致的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多专注价值游戏,您会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这一点,而且我认为我们仍会看到这种趋势。

因此,这些教训启发我们要继续扩大那些使星巴克独特的差异化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当考虑大规模增长时,正如John所说,我们确实可以优化我们在门店中创造的客户体验。我们提高了咖啡的质量,并且进行饮品的创新,这些饮品对每个客户而言,是手工制作与个性化的,然后,我们将店内体验扩展到数字客户关系。

这些元素的混合,才使我们与众不同,我们对了解它们充满信心。我们不会妥协这些,我们会专注我们的战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Guggenheim Securities分析师Matthew DiFrisco:我只是想做一些跟进。关于中国,感谢他们贡献全球收入的10%。我是否可以这样猜想:在您过去的分析中,您显然已经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强大程度,以及那里的机会与回报。我想,这也会在默认情况下,对收入有更高的贡献吧?然后,如果您也可以发表评论,旅行限制是否会对实现这些增长目标的能力,产生任何形式的影响?我知道您计划在中国新开600家门店。在这段时间内,是否也暂缓了这样的计划?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J. Grismer:是的,Matthew,关于第一个问题,中国的营业收入占全球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略高于10%。然后,第二个问题交由John回答。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在门店方面,我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致力于以前在中国店铺增长方面所传达的数字,我们将继续建立漂亮的店铺,并加速品牌成长。可以说新店贡献我们80%的收入增长,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专注中国团队建设。

UBS 分析师Dennis Geiger:我只是想问更多有关美国客流量持续增长的问题。也许,Roz,您能谈谈它的来源吗?还有其他您可以分享的观察或见解吗?然后,是否有任何您可以更加深入说明的,如客流量中有多少是由用户体验驱动的?有多少是由数字化驱动的?有多少是由饮品创新驱动的?谢谢。

Rosalind Gates Brewer:当然,谢谢您Dennis,有几件事情,您听到了Kevin的讲话中,我们在本季度实现6%的增长目标,其中有5%来自饮品的增长。因此饮品创新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同时,收入增长也受到店内创新的影响,以及我们的门店效率与数字化的影响。

如果进一步研究我们在门店里看到的效率,会发现我们实际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创造与提高门店效率。在很多情况下,这并不是通过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我们的门店成本,而是让我们的合作伙伴,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顾客身上。因此,我们在我们的门店里看到顾客联系得分记录,这些都是创纪录的数字。我们相信这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包括减少门店经理与咖啡师必须在门店中完成的任务量以及琐碎的任务。

除了我们看到的设备改进,我们所有的门店现在都有硝基冷萃咖啡(Nitro Cold Brew)。当我们使用Mastrena II机器时,我们看到运行效率提升,这是一台低调的机器。它使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越过吧台看到外面,并与客户互动。实际上,我们大量工作来自通过数字关系学到的东西,所以我们更加了解谁会在早上光临门店。

Kevin的言论还表明,我们每天都在成长。我们还发现冷咖啡的显著增长,其中包括所有冷饮,也包括茶。而且,我们看到冷饮在早晨与晚上时有增长。我们也看到了这项工作,如果您回想起,我们的用户忠诚度计划带来的客户增长,而且,冷咖啡、晚上的场合、偶尔的顾客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晚上11点以后,我们看到偶尔的顾客与冷咖啡在增长。

因此,我们认为就饮品创新而言,正是这种结合在我们身上发生了。因此,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合适的饮品,可以改善我们的合作伙伴要做的店内工作,以便他们可以与客户互动并提高客户参与度,然后从我们的数字关系中,学习并了解如何向客户进行营销,并将他们带入门店。我们重新定义的欢乐时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正在这样做,我们将这三个计划结合在一起,我们坚信这项工作及其相关纪律,确实在推动我们的收入表现。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几个季度看到这一点。

Bernstein 分析师Sara Senatore:

我仅有一个关于利润的问题,您刚才说了您可能会提高业绩指引的地方。我想,Pat,总的来说,您说过您想对指引保持保守。但是,您能否谈一谈发展节奏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是否实际上就是您对指引的定位?还是有些惊喜?另外,供应链方面,很明显店面销售额与我预期或长期算法的结果相比,要好一些。因此,您是否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举措或消息来源,来谈谈利润的上升空间在哪里?

然后,您说过中国大规模的门店关门,是影响业务的主要因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于那些仍在营业的门店来说,您并没有真正看到中国门店趋势的变化?我本以为这将对消费者信心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谢谢!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谢谢您,Sara。我将回答这两个问题,然后再转向John,看看他对中国的看法。首先,关于本季度的利润表现,我们对第一财季的整体利润结果非常满意。在您看来,好于预期是由于比预期的复合增长率要高,对利润有积极的贡献。我们也从供应链中获得比预期更大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美国,我们的食品、饮品、商品,在假期的销售情况非常好,我们没有像过去那样动用那么多的库存储备。因此,许多举措结合在一起,在Q1实现非常强劲的利润表现,这是我们提高全年利润指引的主要原因。

关于中国业务影响的驱动因素,我强调了门店数量与关闭时间是两个主要驱动因素。这并不是说,这里没有其他驱动因素或其他考虑。当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看到的零售人数减少,也是另一个因素,这是在采取措施控制病毒之后发生的,而且与以前相比,消费者通常不太愿意参观商业中心。这是一个有影响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关闭的时间。我要把重点放在John身上,来获取一些额外的观点。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Sara,很明显,我们在跟踪我们门店里的顾客与交易,我们每天都在看。我想说,与历史水平相比,它确实慢了下来,Pat为您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观点。我们每天都在看这个。我们已经在营业的门店采取行动,调整营业时间。我们还根据供应链的可用性,对一些产品进行调整。然后,我们还研究特定的市场区域,在那里我们可以把几家门店合并成一个有意义的门店,并触达客户。

所以我们采取很多不同的措施,但是正如Pat所说,大部分的影响将来自关闭的门店。这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评估。如您所知,中国的新年假期已经延长,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团队一起,密切关注此事。

Evercore ISI 分析师David Palmer:这是关于美国市场的问题,饮品贡献5%的增长率,这当然比几年前高多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感觉星冰乐(Frappuccino)平台已经稳定下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新的冷饮品平台的好处,比如冷萃(Cold Brew)与硝基(Nitro),也许最近还借助了泡沫的帮助。如果我们从多年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您能谈谈改进的最大贡献吗?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展望未来,您能谈谈未来饮品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吗?谢谢。

Rosalind Gates Brewer:David,谢谢您的问题。有几件事,如果您还记得,2019年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发行了很多LTOs(限时优惠),有些是基于星冰乐的。我们在门店里没有足够的硝基设备技术,我们知道硝基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类别。您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我们将硝基设备,放置于每个美国店铺中,因此,这是我们已经完成的重大转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挥冷咖啡的优势,以及倾向于冷咖啡的产品。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为Cold Brew技术,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部分原因是,要确保我们在此过程中始终有存货,因此实际上,我们将会为此进行设备更新。

我还要提到的是,您已经看到我们在饮品系列中添加替代牛奶,这使我们有机会进行定制。我们知道,我们的客户群中有一部分想要更多的“健康为您”(healthy-for-you)的概念,因此,您已经看到我们在全国各地添加燕麦奶的一些工作。随着这样的改变在行业中越来越多,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客户容量。除此之外,我们的热门产品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利。

此外,从假日的角度看,我们推出需求量很高的饮品,如爱尔兰奶油冷萃咖啡,同时我们还推出南瓜香料类别产品。在前进过程中,给我们充分信心的是,我们正在努力确保能够按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您将看到更多替代牛奶的产品加入冷饮中。

另外,食物的提供也对饮品销售有着正面影响。2020年,我们将在美国与加拿大推出一种以素食小馅饼为馅的早餐三明治,这些配对的组合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体现出我们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如何考虑客户需求。

我还要提到的是,我们早上的营业额也在增长。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本季度我们开设第一家便利店。因此,当我们创造新的方式,我们看到客流量在增加。我们的第一家便利店是在纽约的Penn广场。在过去10天里,我有机会参观了那里,客户反响非常好。这只是表明我们的品牌对我们的客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旦您离开Penn广场车站,您就会直接来到我们的门店。顾客的反应是,这感觉就像一个步行通道。这家便利店也配备了我们的最新数字技术,能够直观地告诉顾客饮品准备情况。这些事情结合饮品创新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倾听客户需求,并为他们提供触及我们门店与品牌的途径,即一个能够便于顾客购买咖啡,并方便他们给予我们相关饮品创新建议的途径。

因此,我们目前致力冷咖啡品类,并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紧跟客户的下一个饮品偏好。

KeyBanc分析师Eric Gonzalez:只有一个关于中国的问题,然后可能会有后续问题。似乎您正在更积极地向低线城市进军,那里的咖啡消费量比高线城市要低一些。那么,您是否能谈谈在那些低线城市,回报模型(return'sequation)如何,以及在这些地区,产品组合有何不同?

然后,作为一个后续,随着外送服务带来本季度9%的销售,这是否意味着店内业务正在负增长,如果是在2019年这个时候推出外送服务呢?您能谈谈为什么会这样吗?是由于竞争,还是潜在的销售转移?还是送货上门正在蚕食店内业务?谢谢。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这个季度我们开了167家店,其中46%在一、二线城市。我们的确在二线城市看到非常强劲的表现,我们将继续在这些城市进行长期投资。很明显,当我们开设第一批门店时,这些城市对星巴克的需求很大。随着我们的足迹不断扩大,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是,总交易量继续显著增长,交易量与我们的一些一线城市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对这些四、五线城市的整体增长感到满意。

外送方面,它带来9%的销量,显然使我们看到很多好处。它为我们现有客户创造一个全新机会,并有助于推动我们门店交易增长。我们在130个城市的3,500多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占门店总数80%。我们认为这是对现有客户的一种增值服务,同时也能吸引新客户。它略微稀释了利润,但它确实提供更高的单价以及更高的食物附加值。我们也看到早晨与午餐时段的需求增加。总的来说,美元计价的利润因此持续增长。

Goldman Sachs 分析师Katherine Fogertey:我有几个问题。首先,在海外市场,除去您在中国看到的优势,其他海外市场在客流量方面似乎还很薄弱。所以我想知道您是否可以逐步了解在特定市场中看到的动态。然后,关于供应链的问题,以及在中国地区的门店存货方面的一些问题,对于那些仍在开放的门店,你们现在是否看到在全国范围内运输货物的困难?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会产生某种连锁反应,以阻止新店开业与业绩增长?谢谢。

星巴克渠道开发及全球咖啡与茶业务国际集团总裁John Culver:是的,Katherine。正如Pat强调的,鉴于日本市场与我们在日本所看到的情况,我们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日本的综合表现。首先,在本季度初,一场毁灭性的台风席卷了整个国家,影响整整两天的市场销售。第二件事是10月初提高消费税。本季度我们看到的好消息是,企业利润在加速回升至正常水平。因此,我们对目前在日本看到的趋势感到满意。

当您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国际市场,再看具体的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以及亚太地区时,您会发现,通过我们的授权合作伙伴关系,这两个地区都实现强劲增长。在英国表现尤其出色,在欧洲、中东、非洲表现也很好。当您去亚太地区,韩国表现出另一个强劲的季度,这是非常好的。然后我们有一些较小的市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做得很好。

切换到关于中国商品与服务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监视供应链所遭受的挑战。尤其在湖北省,由于该省的出行受限,该地区在供应链方面受到影响最大。我们还没有看到在其他城市中产生明显的影响。尽管正如我分享的那样,我们将继续调整门店与产品的菜单,以适应我们面临的任何供应链挑战。

Fred Wightman 分析师Greg Badishkanian:大家好,只是一个快速跟进的问题,您之前在回答有关全年前景变化的问题时,提到一些额外的观点,我认为这有关2020年营业利润,您具体指的是什么?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是的,我们看到在渠道发展方面的进一步上升。因此,我们对全年收入与渠道开发带来的客流,有更强的预期。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我们预计也会做一些调整。但毫无疑问,我们计划提高业绩指引的主要驱动力,是我们非凡的Q1业绩表现。

Cowen & Company 分析师Andrew Charles:Roz,美国门店销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推动力之一,是用户忠诚度计划带来的增长;Q1增加140万会员,这是自你们公开会员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我想知道,随着用户数量增长,您能否谈谈您为更有效地向这些客户推销而采取的策略,有什么变化?

Rosalind Gates Brewer:好的,Andrew,这里有一些东西。一是我们有非常有效的媒体支出。因此,如果您回到一年以前,我们在媒体上的投资要么很少,要么不是很直接。所以现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与消费者的一对一关系。因此,如果我们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我们可以查看他们过去购买的商品,然后向他们建议他们可以在我们的门店里享受什么,然后提醒他们到店享受快乐时光与门店里正在发生的其他事情。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的机会。

除此之外,当我们介绍新产品时,我们从冷饮品的角度,看到的也是与他们谈论新的冷饮品。所以它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接触到他们,并且可以个性化地为客户提供产品。

同时,我们正在做的其他一些工作,帮助门店合作伙伴了解谁在门店购物。过去,他们只是通过多年建立的关系来了解客户,现在他们对谁在他们的门店购物,以及谁到访过我们的咖啡馆有更多了解。因此,我们与门店合作伙伴共享该信息,这让他们在工作中非常有效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许多见解,我们正在使用它来制定决策。而且,这也推动我们去思考,我们需要去建立与发展怎样的创新。

因此,我们正在有效地运用我们的洞察力,从我们正在成长的新会员那里学习,然后在业务实践中,观察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该计划仅用接近一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Bank of America 分析师Gregory Frankfurt:

回顾一下美国的业务,我想18~24个月的门店增长放缓,从这个角度看,您是否看到新门店有更少的侵蚀效应(cannibalization,公司新产品销售,挤占原有产品销售)?或者你们是否看到一些东西,可能会体现到营业额中?对此有什么看法吗?在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已经处于3%~4%增长区间的底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在美国门店增长的长期计划?谢谢。

Rosalind Gates Brewer:关于我们在美国的门店增长,我们在业务中看到几乎相同的侵蚀率,这里没有变化。对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做出的最佳投资就是新店的增长。我们非常感谢新店投资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您会看到这种回报还在继续。

我们一直做的是,研究我们的总体安排,并确保当我们增加配送服务与新商店时,我们有考虑到如何覆盖我们的美国客户。我要提到的一件事是,配送服务与我们新店增长的结合。我们当前在49个市场的3,500家门店推出配送服务。因此,与此相结合,我们在美国拥有广泛的覆盖范围。而且,我们仍然有一个关于在美国开设新店数量的估计值,并且这确实在促进我们的发展,从开设便利店的计划,到Roastery(咖啡烘焙工坊)门店计划等,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仍然对新门店的投资感到鼓舞,并且目前我们的业务侵蚀率没有任何变化。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CFO Patrick J. Grismer:Gregory,基于Roz所说,我们将重申我们对美国店面净增长的指引在3%~4%之间。

Morningstar分析师R.J.Hottovy:还有一个关于Roz的后续问题,您在上一个答案中暗示过,但是有一个领域我们还没有听说过,那就是配送计划。很明显,您一直在与一些新的餐厅模式合作并开发它,但只是想了解一下,您是否可以向我们提供有关该计划的立场,以及外卖产品品类的最新信息。显然,在触达率与新客户增长方面,你们分享了一些来自中国的外卖信息,但是到目前为止,你们在美国的外卖项目中看到什么?

Rosalind Gates Brewer:我们正在继续扩张。因为我们现在有75%的星巴克门店在美国;当前,我们有一个全国性的营销计划,如果你还记得,2019年这个时候我们大概有115家门店,没有针对配送服务的营销。因此,我们被鼓励继续观察,当我们通知客户在他们喜欢的地点可以送货时,会发生什么。从技术角度看,我们的商店配备齐全;同时,我们的合作伙伴受过良好培训,懂得如何处理与配送员之间的交接工作。所以在操作上,它运行得非常好,我们将保持关注。

关于美国业务,我想说,如果将其与中国进行比较,在美国,外卖服务的采用率仍然相当低。因此,我们只是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使我们在美国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咖啡。但是,如果将它与中国进行比较,它在美国将被适度采用。

星巴克总裁、CEO兼董事Kevin Johnson:谢谢大家,最后,我想感谢全球星巴克合作伙伴在Q1的出色表现,以及我们作为一家公司正在建立的潜在增长动力。我也想认识我的星巴克合作伙伴,他们正在应对与中国冠状病毒有关的情况。在应对这些特殊情况时,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合作伙伴的健康与福祉,在卫生官员遏制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支持,并尽一切努力实现造就这家伟大公司的使命与价值观。

对于我们的投资者,我感谢您在我们应对中国临时业务影响期间的耐心与理解。对于长期的两位数收入增长模型,我们一如既往地充满信心。我们致力保持透明度,因为我们对近期业务影响的程度与持续时间有更好了解。我为这家伟大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我对我们的未来非常乐观,因为我们将继续建立一家经久不衰的公司。谢谢。


相关研报:


九宇资本赵宇杰:CES见闻录,开个脑洞,超级科技巨头将接管一切


【万字长文】九宇资本赵宇杰:5G开启新周期,进入在线世界的大航海时代|GBAT 2019 大湾区5G峰会


【2020回乡见闻录】20位90后2万字,特殊的春节,时代的集体记忆


【头号玩家】第10期:Netflix奈飞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流媒体行业龙头,全球化扩张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9期:Salesforce赛富时2020财年Q4财报,全球领先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商


【头号玩家】第8期:特斯拉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汽车、能源、服务多点开花,推动业绩再超预期


【头号玩家】第7期:英伟达NVIDIA 2020财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服务微软、亚马逊、阿里、百度等云计算厂商


【头号玩家】第6期:英特尔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转型“以数据为中心”,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5期:Facebook 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业绩受监管影响大


【头号玩家】第4期:谷歌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YouTube、谷歌云表现亮眼


【头号玩家】第3期:亚马逊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AWS、第三方卖家服务、广告业务是亮点


【头号玩家】第2期:微软2020财年Q1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云为先”战略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1期:苹果2019财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AirPods等可穿戴设备业绩亮眼


【重磅】年度观察2019系列合集:历时3个多月,超20万字近500页,复盘过去,展望未来,洞悉变与不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云游戏产业发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义电视,引领新一轮客厅场景争夺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续推动VR头显迭代升级,助力VR设备打开主流市场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6期:AR头显开启新浪潮,站在虚实融合世界的边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动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力5G加速发展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4期:小米加速国际化,AIoT搭建万物互联网生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3期:拼多多占据国内社交电商龙头,打造商品“上下行”产销一体化渠道,致力开创新电商模式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2期:美团以“吃”为核心,构建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1期:腾讯占据国内社交与游戏市场霸主,布局产业互联网打造新增长引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0期:阿里构建新商业操作系统,引领创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文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9期:华为全面布局“5G+AI”,迎接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8期:Facebook构建多维度社交产品矩阵,开源AI硬件打造产业基础设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占据全球搜索与广告市场霸主,“AI优先”打开新成长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6期:亚马逊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万税帝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5期:微软大象跳舞,借云计算重获辉煌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4期:苹果软硬件结合构建护城河,可穿戴设备将成第二大硬件品类,附电话会议纪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3期:行业完结篇,5G推动移动互联网提速换挡,短视频、直播电商、下沉市场亮点频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费时代到来,洞察电商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团点评数据,洞察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时代消费被重新定义,世界级中国品牌崛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9期:华为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国产替代” 打开产业链公司想象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在即,区块链孕育新机遇,附中本聪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续推进,开启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6期:5G开启产业新周期,终端创新迭代升级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5期:短视频领跑泛娱乐领域,5G带来视频产业新机遇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云游戏、VR/AR游戏、BattlePass、区块链多点开花,引领游戏新方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3期:电商发展模式求变,直播电商异军突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期:技术变革引领用户注意力转移,新广告浪潮蓄势待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5G开启新周期


【珍藏版】六合宝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3年,210万字超5,000页,重磅推荐


九宇资本赵宇杰:九宫格分析法,语数外教育培训领域的道与术


九宇资本赵宇杰:抓住电子烟这一巨大的趋势红利,抓住产业变革中的变与不变


【重磅】22位“90后”2万字回乡见闻录,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县城、乡镇、农村


六合君3周岁生日,TOP 60篇经典研报重磅推荐


下午茶,互联网世界的三国杀


5G助推AR开启新产业周期,AR眼镜开启专用AR终端时代


新商业基础设施持续丰富完善,赋能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识服务本质,信用构建增长飞轮,以肉眼可见速度持续进化


【重磅】中国新经济龙头,赴港赴美上市报告合辑20篇

【珍藏版】六合宝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2年,150万字超3000页,重磅推荐


知识服务+付费+音频,开启内容生产新的产业级机遇,知识经济10年千亿级市场规模可期


从APP Store畅销榜4年更替,看内容付费崛起


新三板,我们有个九宇会家族

新三板破万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资本赵宇杰:科技改变消费,让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经济新消费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创业时代的时间法则,开发用户平行时间|2016 GNEC新经济新智能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互联网引领新经济,内容创业连接新生态|2016 GNEC 新经济新营销峰会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最新财报+独家原创翻译电话会议纪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