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財報出爐:鴻蒙不配有姓名?

3月31日下午,華為在線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同時華為官方推送了《一張圖看懂華為2019年關鍵業務進展》。

華為財報出爐:鴻蒙不配有姓名?

疫情蔓延外加中美貿易摩擦的層層陰霾下,華為今年的財報有著不同以往的意義,其中有亮點也有槽點。

利潤率下降,研發投入繼續上升,華為表現出了強勁韌性

2019年,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由2018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2018年,華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人民幣747億元,同比下降22.5%。

但在現金流的亮點之外,華為2019年的利潤率卻在下降,由2018年的8.22%下滑到了2019年的7.3%,下滑近1個百分點。

結合兩個數據來看,現金流大幅增長,利潤率卻在下降,說明成本大幅提升。

仔細搜索財報,華為的錢不是花在別處,正是花在了人上。

2019年,華為全年的工資之處達到1349.37億比2018年多了225.34億人民幣。

在研發上,華為的投入也繼續加碼。研發投入從2018年的1015億人民幣上升到2019年的1317億人民幣;研發佔收入比例相應從14.1%上升到15.3%。

華為的研發支出/收入比已躋身全球第5,僅排在Alphabet(Google母公司)、三星、微軟和大眾之後。

在2019年遭受中美貿易摩擦重創的華為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其研發投入的上升也再一次證明了公司對長遠發展的堅定投入。

儘管受到打壓,消費者業務仍增速第一

備受關注的手機業務方面,據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由於美國製裁的影響,去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海外市場至少有100億美元的損失。

各大業務來看,2019年消費者業務收入4673億元,佔公司總收入比例達到54.4%,同比增長34%,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由於美國禁令的影響,消費者業務增速低於此前一年,但依然是華為三大業務中增速最快的,對華為營收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消費者業務從2018年開始,已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

關鍵業務中,鴻蒙存在感微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關鍵業務裡,沒有提到鴻蒙的產品名。芯片、數字平臺、移動互聯網服務、IoT服務都有具體的產品和服務名。為什麼鴻蒙沒有姓名?

華為財報出爐:鴻蒙不配有姓名?

自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列入“實體名單”,美國核心供應商接連宣佈遵守美國禁令時,業界關於華為自家“備胎”——鴻蒙OS的討論就不絕於耳。看好看衰,眾說紛紜。

在2019年8月9日,華為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佈操作系統鴻蒙OS。會上華為CEO餘承東曾表示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第二階段將會用於國產創新PC上。對於大多數手機用戶最關心的是否可以替代安卓系統的疑問,餘承東表示,鴻蒙系統隨時可以用在手機中,但為了考慮應用生態原因,會優先使用安卓。

2020年1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稱,華為的鴻蒙系統已經上線,未來會應用到華為旗下手機、平板、電視等系列產品。

相比系統,生態搭建難度顯然更高,GMS安卓斷供之後,華為海外市場下滑,海外用戶的高頻應用已經形成用戶的高度依賴,要完成用戶習慣的遷移並不容易。

近日又有消息稱華為即將推出和深之度聯手的PC新系統。據瞭解,華為對於此次即將攜手深度發佈的PC系統十分自信,將出貨至少60萬臺國產PC。有理由推測,華為和深度聯手的PC新系統很可能就是基於鴻蒙內核研發國產PC操作系統。

對於這一消息,業界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華為作為手機行業的佼佼者,初次定位是合理的,這也表明了華為對於系統實力的自信;不過也有人認為新的操作系統剛剛上市肯定會面臨各種困難,60萬臺的出貨很有可能少有人買單。

加碼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未來可能有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也在積極進入一些想象空間巨大的新領域,比如自動駕駛。

在過去一年裡,華為與18家主流車企和繼承商在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已設定了內部目標,欲在2025年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提供商。“華為對自動駕駛的態度變得非常激進。即便是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在今年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華為仍然要求我們為許多的測試進行準備,”一家華為的供應商透露。華為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發力,將會與Alphabet旗下的Waymo、英特爾的Mobileye、特斯拉、蘋果以及中國網絡搜索巨頭百度展開更激烈的競爭。

截至目前,華為對此報道未予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