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一位母亲拿回来一筐苹果,她每天给儿子、丈夫和自己各分一个。时间一天天过去,筐里的苹果一天天减少了,最后筐里只剩下一个苹果了。吃罢晚饭,这位母亲把苹果交给儿子说:“孩子,这最后一个苹果就由你来分吧!”儿子接过苹果,拿来水果刀,一分为三,爸爸、妈妈和他自己各一份。这位母亲笑了,说:“孩子,你学会了公平--这正是我希望于你的。”后来,这位孩子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官。他就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任首席法官约翰.杰伊。

一个苹果,既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这虽然是个“个案”,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有普遍意义,那就是家庭的引导和教育,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关键的作用。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一位教育家说:“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人的行为,习惯,品质将形成人的最终命运。”

而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质的形成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伟人----孟子、柳宗元、徐霞客、林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等,他们的成功显然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挑战;如何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便成了父母们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教育理念,以及来自老人的各种经验传授,新与旧之间,中和西之间,我们经常不知道如何去甄别和选择。正面管教中国区早期的元老级导师之一王霄老师,她用《王霄老师的5堂幸福课》带领我们解开10大养育难题。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1、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父母自己的过程,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自己的言行。在和孩子沟通时,他们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站在孩子的身边给予他表达的权利和机会,然后再帮助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家长们总是试图用多种方法教育出好孩子,然而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教育预期目标时,那种深深的挫败感就打败了自己,而对孩子生出更多的埋怨。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又怎会产生出爱呢?

那在改变不了孩子的时候,作为父母,是否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呢?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多的是批评,而给与的正面引导则在批评之后。如果我们在不良行为出现就给予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当我们改变自己,尝试着包容的接纳孩子,会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变的轻松许多。从敌对的情绪中跳出来,让亲子在愉悦的氛围中互动,会让自己身心愉快,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所以我们帮他选择,帮他做决定,避免他受伤害。但就是在我们一次次的干预下,孩子失去了培养判断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兴趣。要知道,有些事一定要孩子自己去尝试,哪怕是错,他也能从中获得经验,这是成长必经之路。

你想象一下你在走路,一个人在旁边不停督促你,说下一步走大一点走的快一点,你要看路面别摔了,你反而就不会走了,你会很烦躁。监督的人也会很烦躁,因为他想,我都告诉你应该这么去做,为什么不按照我说的去做呢?我是为你好啊,你还不听我的,你就不是在伤害我吗?于是冲突就会升级。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也特别适用于做父母的人。有修养的父母也应该是一个“伏尔泰主义者”。

2、营造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

“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千万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培育“牛娃”的梦想让家长们乐此不疲,“别人家的孩子”让童年变得沉重,难以抑制的“比娃”冲动让教育显得急功近利。

其实,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背后,都有望子成龙的家长,而盲目的攀比往往让家长们深陷漩涡却无法自拔。爱攀比的家长培养孩子绝大多数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

这些家长以爱孩子的名义,实际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发泄不满和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是为了自己在同事面前有面子,不让自己在家长会上丢脸,在同学会上可以吹嘘;还可能是为了完成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所以极力把孩子变成一个可以展示的产品,或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渠道和工具,始终没有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主体和独立的个体,没有考虑孩子内在的需求和心声。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我们每个家长都要认真的反思一下,你所期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而塑造的模样,其实只是你的一个面子工程。你是否真的思索过,到底是要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还是塑造一个以孩子本来面目为原型的自由又快乐的人。

一次,有人问哈里.杜鲁门的母亲,是否为自己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母亲回答说:“是的。但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身心健康、快乐向善、自食其力就是成才,就值得父母为之骄傲。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幸福的天堂。但多数人却把方法弄错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

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

每个孩子都像花的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每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亦有快有慢,快和慢没有优劣,只是节奏不同。很多时候,父母因为外界吵杂的声音,而急于让孩子去绽放,却忘了花开有时。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有一位农民,将家里五个孩子全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记者去采访这些孩子,问他们的父亲是怎样把他们培养成才的,孩子们说:“身教。父亲从不讲大道理,他为我们制定一份计划,早晨五点起床,锻炼身体,包括他自己。每天早晨,父亲总是第一个起床,敲敲我们的房门,不多说一句话,我们便很自觉地爬起来。十几年如一日啊,父亲从未间断过!我们从跨进小学的第一天起,父亲便发给我们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意味着以后我们要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们的独立性便从这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开始了……”

虽然亲子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真正唱主角的却是父母。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王霄老师把培养孩子看成人生的自我修炼,看成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5个词:选择、接纳、连接、改变、放手,分别表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家庭的连接永远不断,改变从自己做起,最后是带着爱放手。《王霄老师的5堂幸福课》是一趟有关爱与自我关怀的旅程,在途中,父母会遇见更好的孩子,也发现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