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宋 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當時蘇軾與泗州劉倩叔同遊南山,在山上野餐後作此詞以示紀念。這首詞,色彩清麗而境界開闊的生動畫面中,寄寓著作者清曠、閒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詞的上片主要描寫了蘇軾遊玩時沿途的風景。清晨時風斜雨細,絲絲寒意籠罩在心間。細雨走後留下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在盡情沐浴著晴暉,一個“媚”字,足以見證蘇軾此時的喜悅。蘇軾以眼前的淮水聯想到上游清碧的洛澗,當它匯入濁淮以後,就變得渾沌沌一片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3詞的下片著重描寫了蘇軾在山上野餐時歡快心情。乳色鮮白的好茶,配上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雪沫乳花,是狀煎茶時上浮的白泡。蓼茸蒿筍,是立春的應時節之物。從這兩句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蘇軾野餐時的歡快。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結句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一個具有哲理性的命題,用詞的結尾,卻自然渾成,有照徹全篇之妙趣,為全篇增添了歡樂情調和詩味、理趣。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浣溪沙》:一次野餐,道出了快樂的真諦

這樣的生活,是那種歷經了紅塵風雨之後的選擇,它那麼美麗,那麼禪意芬芳。這是另一種淡然超脫的境界。這樣的清歡,須得閱盡紅塵的歷練。蘇軾歷經宦海沉浮,才有“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感悟和曠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