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男孩跟家長一說話就懟就嚷嚷,什麼都要反著來,怎麼辦?

不甘沉睡的靈魂


家庭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親密感和成就感,如果孩子缺失這些基本感受,就會導致行為、心理和學習上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不在孩子。審視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忽略婚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做的再多也可能是治標而不治本。如何避免婚姻關係中的矛盾波及孩子?張旭玲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應對得法,家長一樣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同一件事,不同的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家長說得和顏悅色,有的家長軟硬兼施,還有的家長厲聲呵斥,不同的說話方式反映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的不同心態。飲食講究膳食平衡,聊天也一樣,讓自己的說話更有營養,才能拉進與孩子的距離[呲牙]

解決親子矛盾問題,孩子青春期叛逆問題,家長一定不能一味地抱怨孩子小時候是多麼多麼聽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他們已經長大了,要換一種和他們相處的方式,所以多多反思自己的語言和思維,親子關係自然得到改善[耶]





啥都懂的董老師


家長教育出問題


朝陽68581


找個傳武老師讓他學真正的太極拳,包你孩子聽話又自律。


實用內家拳法踐行者


十三歲基本定型了。


老神仙161891519


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一直以來手伸的太長,管的太多?當孩子逐漸長大時,需要獨立空間的意願越來越強烈,卻依然得不到家長的正面反饋,所以才會反應越來越激烈。試著退一退,給孩子更多自由和空間,給孩子更多成長和反思的時間,也許一切都不是問題了,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