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近日發佈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的大學招生新動向,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順應學科發展綜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探索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的選拔模式。

據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大學。大學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辦學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截至目前,大學在優質教學、人才引進、國際交流、學生培養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秉承將學生培養成為“學貫中西、匯通古今、融合文理”的國際化人才的人才培養理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經過六年的發展,大學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已設立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開設17個本科生專業、18個研究生專業。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5600多名優秀學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採用新型的更大類的招生模式

大類覆蓋更全面:

僅設置三個招生試驗班——理科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三個試驗班將覆蓋大學所有的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心理學、翻譯、英語、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金融工程17個本科招生專業。

更大類的招生模式,專業的招生名額不再受限制:考生按照文理科或選考科目填報理科試驗班或經濟管理試驗班或人文科學試驗班的高考志願。入學後,報考理科試驗班的學生在深入瞭解各學院各專業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兩週內選擇學院,在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報考經濟管理試驗班或人文科學試驗班的同學,修讀完成所在學院一年級的學院課程後,在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這樣的大類招生模式,提供了考生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學院和專業的機會,而不再受具體專業的招生名額的限制。

選考科目更科學:針對3+3高考改革省(市)學生,經濟管理試驗班選考科目不限,大一結束在經管學院內選專業。人文科學試驗班要求選考時必選歷史和地理兩門科目,大一結束在人文社科學院內選專業;未同時選考歷史和地理且希望就讀於人文社科學院開設專業的同學可依據個人選考科目報考理科試驗班,入學兩週內仍然可以選擇進入人文社科學院。理科試驗班選考科目須選物理、化學、生物中的任意一門,入學兩週內可選擇的學院包括: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金融工程專業,大一結束在所屬學院內選最心儀的專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2020年大學新增兩個本科專業

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新增英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本科招生專業。這意味著,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本科招生專業將達到17個。分別是:

經管學院的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其中,國際商務包含三個專業方向:環球商務管理、環球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環球商務與創新。經濟學包含兩個專業方向:經濟科學、應用經濟學。

理工學院的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其中,統計學包含三個專業方向:統計科學、數據科學、金融統計。數學與應用數學包含三個專業方向:理論數學、應用數學、金融數學。

人文社科學院的應用心理學、翻譯、英語。其中,英語包含三個專業方向:國際企業文傳、法律事務、語言技術。

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的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

金融工程屬經管學院與理工學院聯合招生,包含兩個專業方向:量化金融和金融科技。

新增的英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除了延續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一貫秉承的專業設置國際化、課程設置前沿化、教學內容實用化外,還適應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

英語專業不是傳統英語專業的重複,而是有一定創新意義且具有跨學科特點的新嘗試。該專業除了培養學生紮實的英語基礎之外,還提供國際企業文傳、法律事務、語言技術三個方向供學生選擇,同時該專業的設計採用了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特點的“英語+X” 的模式,旨在將語言及溝通能力的培養與專業方向的培養結合起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的外語人才,併為有志於在大灣區或是境外從事專業語言服務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獨特的辦學理念,其結合中西文化的辦學實踐、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將吸引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加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增強此英語本科專業的實力。畢業生將在教育機構、跨國企業、政府外事部門、新聞出版行業、涉外金融機構等行業有著廣泛的職業選擇,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本專業的人才需求也將為畢業生們提供良好的就業發展平臺。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學術成績優異且有實踐能力的數據科學相關領域的人才。專業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運籌學、統計學、機器學習、運營管理和決策科學等研究領域及相關交叉領域。教授隊伍由海內外知名學者組成,所有教授均擁有世界一流學府的博士學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相關領域具有顯著的國際影響力。他們不僅研究成果斐然、屢獲國際獎項,而且教學經驗豐富,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年輕才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許多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了研究合作,包括 IBM、京東、 順豐、騰訊等,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與實踐平臺,也為深圳市在信息科學科技創新和教學科研做出巨大貢獻。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將培養學生畢業後前往國際一流大學或者機構進行研究生學習或研究或加入一流企事業單位從事數據相關的工作。

大學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得到國內外讚許

截至目前,大學已培養了兩屆本科畢業生,四屆碩士畢業生。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位高達98%以上,位於國內知名高校就業率前列。超過75%的學生選擇世界名校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選擇升學的畢業生中超過60%的畢業生攻讀QS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其中,2019年培養的大學首屆理工學院本科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備受世界矚目,82.69%的畢業生攻讀世界名校的碩/博學位,13.02%的升學學生全獎直博攻讀世界名校的學位;選擇就業的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備受認可,得到了國內外知名公司、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一致好評,平均年薪超過14萬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招生六年來,本科分數線一直處於高位攀升。2019年面向25個省市招生1230人,理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137分,文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85分。大學的招生分數逐年升高,連續四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

據悉,4月5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舉行“雲端校園開放日”,將會有校長講大學理念、教授講學科專業、招生辦解讀招生政策、校友講成長故事、學生講大學感悟等一系列環節,各省招生組的老師們也將在線上與大家時時互動答疑。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2020年本科大類招生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