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老奶奶(美文)

亲,请关注我,让我们牵起手,一起行走,一起感悟,一起直面人生,一起接近智慧……

老院子,老奶奶(美文)


幼童时代,我住在老村的一所老院子里。

老院子,老房子,老得能长出胡子来。


老院子共有三进深,东西对面厢房,没有上房。院子北高南低,每一进的门槛都由厚厚的方木做成,门槛外边铺着青石台阶。门槛的方木都已经伤痕累累,青石台阶则被人的脚踩得光滑可鉴。房子下面的地基部分是青黑色大砖,中间为土坯泥墙,再上面又是青黑色大砖。房子上的窗户一律是老木匠精工细作的方格子木窗,大都贴着发黄的麻纸。房坡上一律是黑灰色大瓦,屋檐上有着尖尖的滴水檐。房坡上的瓦缝里,长着一丛又一丛大大小小稀稀疏疏的宝塔似的瓦松。


回忆起来,当时院子里至少住着六户人家。我家,我三伯家,我的同姓一族的四个叔叔家。算起人口来,应该有二三十口吧。这么多人家同住一院,现在想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那时候,人们相处得非常和谐。各家大小事互相照应,有困难互相帮衬,农忙时跟亲人一样互相支援。长辈们关爱每一个幼童,幼童见到长辈,必定亲热地称呼。每逢节日,谁家做好饭了,各家的小孩都会沾一些光,从而变得兴高采烈。


大院子是娃娃们的乐园。我们常常在院子里前后奔跑,你追我赶,大呼小叫。我们玩打仗,玩捉特务,玩捉迷藏,玩“挤油油”,玩“打面包”,玩“打撵转”,玩推桶箍。玩着玩着,我们一个个个子长高了,样子斯文了,说话有板有眼了,成了懂事的大孩子了。


院子里有一位老奶奶,就是对面四个叔叔的妈妈,裹小脚,一年四季穿黑衣,只有裹脚布是白的。老奶奶心地非常善良,模样极慈祥。她喜欢我们这些小孩。谁冷了,她会抱到怀里暖一暖;谁饿了,她会给谁掰一块自家的干粮;谁跌倒了,她会跑过去扶起来,哄一哄。她家来客人,有了好吃食的时候,她会偷偷地给我们中的哪一个分出一点点。为什么偷偷地?那时物质匮乏,食品金贵,她怕儿女们见了数落她。


老院子,老奶奶(美文)


我后来读大学的时候,老奶奶已经很老了,人更矮瘦,头发全白了,一张缩得很小的脸上沟壑纵横。老奶奶的晚年并不非常如意富足。儿子们轮流养着她。但是老奶奶很知足,精神很好。我放寒暑假的时候会去某一个叔叔家看看她,她总能一眼就认出我,两只手拉着我的一只手,问长问短,说好多好多话。在老奶奶眼里,我是个上了大学的有大出息的孩子。

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总是忙,回村少,有时回去了也没顾上去看看老奶奶。也曾经多次想到,回村时要给老奶奶买些好吃的带去,比如奶糖点心什么的。但是实际上没做到一次。有一次回村,忽然听说老奶奶已经过世,埋在村北了。

我真的是有心给老奶奶带一些奶糖点心回去的,但是实际上没有带去。老奶奶离世了,终生没有吃过我一点东西。这是我永远都抱着歉意的一件事!


至今,我仍然常常回想起老奶奶抱我时的温暖,常常回想起老奶奶偷偷塞给我一块饼干时我小小的心儿里巨大的惊喜,常常回想起老奶奶当年白净的吉祥的面庞。


距离我的幼童时代,四十多年倏忽而过。老村早已废弃,老院子老屋子已经成为断壁残垣,而老奶奶坟头的树木,早已枝繁叶茂了。


但是,我觉得,遥远的老院子老屋子,善良慈祥的老奶奶,都还活在我心里,并将永远活在我心里!


老院子,老奶奶(美文)




谢谢您的欣赏!欢迎再来!

文中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贺点松,语文高级教师,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著有小小说、诗集两部,并经营文学、观点类微公号“一个人可能发出的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