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关注一切商业生命体成长动机与逻辑

1.

>>>会计检查<<<

步长制药等国内医药企业,一定恨死康美药业了!

2018年底,证监会对“白马股”康美药业展开调查。2019年5月17日下午,证监会公布调查结果:康美药业2016-2018年财报存在重大虚假。

至此,普通投资者刘志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他早在2014年就开始举报康美药业,甚至上诉至最高法院,无奈处处吃闭门羹,5年之后,终于有了回响——康美药业被定调为“A股历史上性质最恶劣、数额最大的财务造假事件,给A股市场带来了极坏影响。”

紧接着,6月初,财政部决定于6-7月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涵盖了77家药企,其中27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严重倒挂的步长制药赫然在列。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药企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正是此次会计检查工作的重点之一。

医药行业向来重销售、轻研发。比如,奥赛康药业,2018年研发费用2.90亿元,而销售费用高达24.28亿元,按其264人销售队伍来算,每人每天要花掉两万多块钱。

至于步长制药,2013-2017年步长制药的学术推广费用分别为44.66亿、51.83亿、58.41亿、60.13亿元和70.17亿元,数字在逐年递增,且占同期营收比重超过一半,只有2016年是48.8%。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2018年,步长制药销售费用超过80亿元,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达到74.86亿元,平均每天的推广费用超过2000万元,组织了19000 余场次市场活动,高居行业前列。

那么,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是多少呢?2018年仅有4.8亿元,正抵得上推广费的一个零头。

众所周知,学术推广费中存在灰色地带,可能出现代金销售现象。2013年7月,震惊业界的“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就是打着“学术推广费”之名,行商业贿赂之实的。

2.

>>>数次行贿前科<<<

在商业贿赂方面,步长制药有着多次行贿前科,想必更加对此次会计检查提心吊胆。

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15年以来,步长制药至少7次卷入行贿受贿案中,大多是销售人员在药品推广过程向医生及领导行贿,行贿金额在6-11万元不等。

比如,2016年,上杭县溪口镇卫生院药房负责人黄某、上杭县稔田镇卫生院院长温某、上杭县茶地乡卫生院院长陈某,因收受步长制药业务员的药品回扣被判受贿罪。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步长制药最著名的一次行贿事件,发生在2002年。步长制药创始人、步长脑心通发明人赵步长,向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行贿1万美元,换取步长制药脑心通胶囊“从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获批”的帮助。

最近的一次,是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为了让女儿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通过一位摩根士丹利的财务顾问,牵线联系上辛格——今年震惊全美的高校招生舞弊丑闻主要人物,向其“支付”了650万美元(约合4300万元人民币)。

此次事件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赵涛女儿被斯坦福大学开除,赵涛紧急发布声明称,“本人的女儿在美国留学事宜,属个人及家庭行为,资金来源与步长制药无关,对步长制药财务状况不构成任何影响。”

3.

>>>产品质量漩涡<<<

步长制药有多少利润是建立在行贿基础上的?靠行贿打开绿色销售通道的步长制药当红产品,质量和疗效是否靠得住?这无疑是巨大的问号。

资料显示,步长制药成立于2001年,2016年登陆A股,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涉及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领域,也覆盖妇科用药等其他领域。

步长制药的崛起,主要得益于3个独家专利品种: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再加上后来的谷红注射液,2018年,这4个产品合计实现收入91.43亿元。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上述产品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的成熟品种,且已拿到国药准字,按理说质量和疗效十分可靠,但是仍然陷入到产品质量漩涡之中。

比如脑心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检测不合格、丹红注射液被11个省市26次列入预警重点监控、限制使用。

不过,步长制药在今年5月13日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表示:“经公司自查,丹红注射液不存在媒体所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质量问题。”

4.

>>>市值大跌<<<

在上交所问询函中,除了关注产品质量问题,还对步长制药现金流进行了关注,要求其“分析说明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波动的具体原因。”

而步长制药现金流问题,早在2016年上交所发布的年报问询函中,就重点关注了,看来已是旧疾。

步长制药按照上交所要求一一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故本年度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波动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活动收到的现金波动所致,属于正常波动。”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一切都显得十分正常,那该如何解释步长制药市值跌去过半这一现象?

想当初,步长制药市值曾经一度高达992亿元,如今只剩下232亿元,跌去了76%。

这对投资者而言,显然不是好事情。

步长制药股吧“医药之坑”网友表示:“莫接飞刀,长生、康美历历在目,三千多股票非得买问题股?80亿天价推广费、50亿高溢价商誉和150亿原始股解禁盘没解决前关注就好。”

“老股民2581”网友表示:“该股上市以来,年年高分红,其它我们小散不知道,该信谁呢?”

5.

>>>三步走步步惊心<<<

为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步长制药上市之后制订了三大转型战略——由销售型向科研型转换;从天然药、中药向生物药全产业链转换;从本土向全球化转换。

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表示:“外界一直将步长制药看作一家中药企业,但步长制药五年前就开始转型,加大了对化学药、生物创新药的投入,目前转型较为顺利。”

据了解,未来三年,步长制药将通过构建平台、引人才、寻合作的模式,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国家医改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步长制药的挑战在于,以赵涛为核心的赵氏家族,如何焕发出家族企业的活力,避免一言堂导致的管理失控、发展短视、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

步长制药市值低位徘徊,2018年营业收入(136.65亿元)同比下降1.44%,说明了步长制药的三步走战略,还需要持续深化。

很多失败的企业案例告诉我们,在政策影响和行业激烈竞争之下,如果企业不能顺势而为,只关注眼前利益,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步长制药三步走,可谓是步步惊心,化危为机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步长制药遭遇会计检查 上市三步走步步惊心

中间财经 不被左右的商业新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