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理赔金!被“东京奥运延期”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谁最亏?

近日,随着日本与国际奥委会达成一致,东京奥运会将推迟至2021年举办,关于东京奥运会取消与否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在咬碎钢牙硬挺了多日后,东京奥组委还是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做出了妥协。

35亿理赔金!被“东京奥运延期”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谁最亏?

奥运延期牵一发动全身,谁都不能幸免?

这注定是个很艰难的抉择,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当今全球最为重要的体育赛事——奥运会的延期,会牵扯到多个复杂的利益方。

很明显,“奥运经济”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因为这次推迟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品牌赞助商、转播商,到器材供应商,乃至旅游公司、饮料厂商,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开始规划。

毋庸置疑,其中损失最大的还是日本政府。据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预计,如果东京奥运会延期,加上各种拉动效应,会让日本损失约3.2万亿日元,约270亿美元。日本政府前期为接待各国游客所做的各种基础设施投入,比如酒店住宿、交通等,都将不可避免的迎来复杂的后期处理。

35亿理赔金!被“东京奥运延期”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谁最亏?

奥运赛事风险多,东京奥运会花费2400万美元购置保险

虽然,东京奥运会延期带来日本国内的经济损失,但比较幸运的是,东京奥运会组委会事前购买了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奥运取消保险。

据奥组委要求,奥运会需引入保险机制分散风险。据路透社报道,国际奥委会为每届夏季奥运会投保8亿美元的保费,以覆盖主办城市总额高达10亿美元的总投资。按照2%-3%的保费来计算,国际奥委会为东京奥运会支付了约2400万美元的保费。曾多次承保奥运会项目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为东京奥运会提供了赛事取消保险,若奥运会取消,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可能要承担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理赔金。

由于承保赛事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可能赔付的金额巨大,也成为此次延期事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何为赛事活动取消险?

引起市场关注的正是赛事活动取消险。对于财险公司来说,这是一项颇为传统的保险业务,欧美市场更为发达。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保险品种,又覆盖了奥运会面临的哪些风险?

据了解,赛事取消保险承保由于保险合同条款列明的意外事件的发生,使预定的赛事不能如期在指定地点举办或彻底取消时,导致主办方遭受损失,由保险人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进行赔偿。赛事取消分为完全取消、放弃、部分取消、推迟、中断、重新选址和缩减等七种情况。

这类保险属于行业定制保障,一般来说承保时需要双方谈判定制,可以涵盖的范围包括大部分常见的突发或偶发情况:恶劣天气、意外事故、恐怖袭击、核、生物或化学攻击、传染病疫情、城市骚乱、城市交通系统故障、停运以及行业罢工等,而这些条款在一般的保险条款中是属于除外责任的。

一位保险从业人士表示,赛事取消保险通常采用“一切险”的方式承保,即承保除了列明除外责任之外的事故导致赛事取消的风险。在赛事取消保险单中通常列明的除外责任包括:赛程变化、资金缺乏、场馆准备不足、己知传染病、故意行为、核风险、生化污染、战争/恐怖主义等,其中恐怖主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保障。

赛事活动取消险存在的意义

事实上,这种赛事取消保险是应对赛事取消造成组委会财物损失的重要补偿手段,也并非本次奥运会才有。

2012 年纽约马拉松因飓风取消,主办方就获得了 1500 万美元的赔付。

2003年“滚石”演唱会因“非典”取消,成为我国首例类似保险发生的索赔。据了解,“滚石”演唱会原定于2003年4月4日在北京举行。主办方北京时代新纪元公司与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两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最高赔偿限额为415万元人民币的保险合同,保险条款包括赛事取消保险和公众责任险,3月底,演唱会因疫情取消,两家公司最终为其支付了250万元的理赔款。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在2003年,中国举办第4届女足世界杯,并为此投入近9000万元,但在“非典”影响下异地举行,有人估算间接损失可达2.8亿元,但由于没有引入赛事取消险,仅得到国际足联92万美元的直接损失补偿。

新冠疫情的持续,也使得类似风险再度被重视起来,例如在春节期间,不少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因为疫情封闭,如若提前引入风险保障计划,便可以分散部分经营风险。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而这一“安排”就是保险公司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